(記者立貝卡/綜合報導) 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美國西部的積雪正面臨雙重危機——不僅逐年減少,還受到採礦廢棄物的污染。
為了填補聯邦政府在積雪污染監測方面的空白,研究人員在2018年針對48個地點的雪樣進行分析,發現樣本中含有汞、鋅、鎘和銻等化學物質。根據美國環保署的資料,若長期高劑量接觸這些物質,恐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例如呼吸道問題、腎衰竭,甚至因鎘的毒性而引發癌症。
落磯山脈的積雪與內華達州南部的水資源密切相關。當積雪融化後,雪水會流入鮑威爾湖,而聯邦政府則會決定流入下游米德湖的水量。米德湖正是拉斯維加斯地區約九成水源的來源。
研究主要作者、沙漠研究所水文學家Monica Arienzo指出,好消息是,我們發現的金屬濃度相當低,但仍建議持續監測這些金屬,因為這些污染不只源自過去的採礦活動,也與目前仍在進行的採礦有關。
-污染雖低 仍需關注
研究顯示,這些化學物質多數可追溯至落基山脈內已廢棄的採礦場,其中一些場址被列入美國環保署「超級基金計畫」名單,該計畫專責處理危險廢棄物的清理。
研究團隊成員來自美國地質調查局、內華達大學里諾分校及波特蘭州立大學。他們能追蹤到這些塵埃的來源,主要來自太平洋西北地區、愛達荷州和蒙大拿州的礦場。
起初,研究人員以為數據出錯,但隨後運用一項修正公式,更精確地區分出污染源是自然還是人為造成。Arienzo也因此深入研究銻礦的歷史。
研究指出,銻常用於製造電池,並在軍事用途中佔有重要地位,從夜視鏡到核武器都可能含有這種金屬。
Arienzo補充,我們的修正結果顯示,北落磯山脈中的鎘、汞、銻與鋅等金屬,與人類活動的關聯性更高。
-強化監管、持續監測成關鍵
雖然目前這些污染濃度尚未達到危險等級,但研究團隊呼籲應加強對污染場址的監督與研究,以避免未來這些有害物質濃度上升,進一步影響科羅拉多河水源。
研究報告總結表示,若要減少這些金屬排放至北落基山脈的風險,應聚焦於污染場址的修復,並持續監控與減緩當地的採礦與冶煉活動。
未參與本研究的沙漠研究所冰雪水文學家Nathan Chellman指出,這項研究在理解採礦污染如何影響積雪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他建議進一步調查這些污染濃度在長期是否仍持續存在,藉此建立更完整的污染趨勢圖像。
研究發現,落磯山脈積雪中發現有毒金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