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继2005年世界“科学共同体”把这一年定名为“世界物理年”,为纪念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对爱氏的“相对论宏论”大事歌颂与赞美之后,十年后的2015年,“科学共同体”再次掀起了全球性的针对爱氏“广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的气势浩大的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具有标志性的是世界顶级科学杂志《科学》出版了一期专刊《广义相对论》。有媒体称,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震惊世界的广义相对论,一举成为蓝色星球上最聪明的人之一。互联网上更传颂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最经典的9句话”,其中的一句话是:“任何一个有智力的笨蛋都可以把事情搞得更大,更复杂,也更激烈。往相反的方向前进则需要天分,以及很大的勇气。”襟怀坦荡,是爱氏的一贯风格。早在1930年,他在所发表的“我的信仰(What I Believe)”一文中就谦逊地说:“我自己受到了人们过分的赞扬和尊敬,这不是由于我的过错,也不是由于我自己的功劳,而实在是一种命运的嘲弄。”在新世纪之初,霍金发表了《相对论简史》一文,文中如此高度地赞颂爱氏的伟业:“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世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原因不在于政治,也不在于经济,而在于科学技术——直接源于先进的基础研究的科学技术。没有科学家能比爱因斯坦更代表这种科学的先进性。”霍金先生也是一位诚实和坦率的人,他在该文中还向读者提供了如下的两条资讯:(1)到现在我仍然每周收到2至3封信,告诉我爱因斯坦错了。(2)1933年,……当被告知一本名为《反对爱因斯坦的100位科学家》的书得以出版时,爱因斯坦回答说:“为什么要100位,一位就足以证明我错了,如果我真的错了的话。”【1】霍金真的是一个老实人,他还在其大著《时间简史》中向世人披露了这样一个重要的史实:1919年,一个英国探险队从西非观测日食,指出光线确实像理论所预言所的那样所偏折。……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后来人们检查这回探险所拍的照片,发现其误差和所企图测量的效应同样大。他们的测量纯属是运气……【2】
能赶上互联网时代的人是幸福的。对于百年来论争不止、真伪莫辨的“爱氏相对论宏论”这样的世界顶级难题,正本清源揭其真相已经不是天大的难事了。对于爱氏所炮制的“狭义相对论”中错误的不可救药性,以及应将“广义相对论”正名为“爱氏引力论”(或“引力本质论”等)以排除其对学界独立地破解“狭义相对论”所带来的牵制和干扰,笔者均有专文论述向学界奉献求正【3】。现本着“低碳”的精神,本文再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这一代表作,运用最通俗和平实的语言作一“短平快”式的评论,力求实现“连根拔”的目的。文中如有谬误不当之处,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以讹传讹人云亦云之“大公式”
打开互联网,键入“世界上最伟大的十大公式”,或是“物理学的五大核心公式”,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都赫然在目,并名列前茅。其实,即使没有互联网,即使没有像英国科学期刊《物理世界》向读者进行“评优调查”这类活动结果的公布,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同样会深入人心——对于缺少物理学系统知识的社会大众来说,对爱氏质能方程重大意义的评定决不会只是“名列前茅”,而必然地应当“名列榜首”才对。这是因为,将近一个世纪来全球围绕爱氏相对论的“造神运动”,业已在大众的心目中形成了一种认知导向和思维惯性,而形式那么简洁、优美,又有那么扣人心弦的“神话传说”的爱氏“质能方程E=mc2”,早已成为了充斥于全球每个角落的伟人爱因斯坦的“专用图示”!
但是我们毕竟还是需要深深地感谢互联网,感谢一切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现和发明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的许许多多物理学大师和能工巧匠们(诸如牛顿、伽利略、法拉第、麦克斯韦、佛兰克林、瓦特、爱迪生等等等等),以及当代资讯技术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因为正是有了互联网,由学阀和某些精英所把持的“科学共同体”的话语垄断现象已经“风光不再”了,而真正具有实质性的意义的,是挑战权威、揭露谬误的真知灼见的广泛交流和快速传播有了可能,“谎言重复千遍就成为真理”的可悲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试问今日无论是专业的物理学工作者,还是业余的物理学爱好者,可有人能讲得清楚、弄得明白爱氏的“质能方程E=mc2”究竟是怎样得出来的,它的确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又经受过哪些实践的确切检验呢?——我们打开爱因斯坦先生从26岁作为一名科学知识的“偏才”和做“白日梦”的高手,为了抛出“质能方程E=mc2”所撰写的“奇迹论文”,以及尔后数十年间他为此不断地“炮制”的一系列新的论文和著作,竟然找不到对此伟大公式的实实在在的完整推导和论证。反之,我们倒是发现在爱因斯坦之前明确地提出并正式发表“E=mc2”公式的确是真有其人,这就是义大利学者De Pretto,他的文章在1903年提交,发表在1904年2月出版的《威尼斯皇家科学院进展》刊物上。有分析认为,由于种种人脉缘由,爱因斯坦应是De Pretto 此项工作成果的及时知情者。【4】但Pretto没有诸如提出“冒牌洛伦兹变换”那种非凡的“创举”,以及向公众发出(在日全食时将可以观测到的)“光在引力场中的弯曲”的伟大预言此类足以惊世骇俗的“大名堂”,当然不会有像天文物理学界大名人爱丁顿,以及知名物理学家朗之万等人那样的“人梯”来举荐他——事实上,由Pretto所首先提出的公式“E=mc2”从现代的观点来看并不正确,其被“埋没”也不是理论物理学的损失。
但正如爱氏自己所说的那样,“我自己受到了人们过分的赞扬和尊敬,……实在是一种命运的嘲弄”。世界上无人能懂的爱氏的“质能方程E=mc2”,直到在其身后已历60载风云的今天,依然在全球还拥有那么一大批“崇拜者”(包括许多名流学者),其所享有的天时地利人和实非同寻常也。“以讹传讹、人云亦云”威力之大,由此亦可见一斑!
概念模糊逻辑混乱之大迷宫
品质和能量,是物理学上的两个互相独立的概念,并且在学界早已形成共识。
品质(mass),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数量;亦有将其解释为“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物理属性,是物质的量的量度,它是一个正的标量”。虽然可以有不完全一样的表述方式,但基本看法是一致的。这是一个属于经典力学范畴的物理学基本概念,它不考虑所研究的物体的形状、体积、密度以及其微观的内在结构和化学性能等,仅把它看成一个“质点”并具有一定的“份量”(即该物体所含物质的数量的标志)。在经典力学里,与之相关的“能量”只涉及到“动能”和“势能(位能)”,而不涉及到“物质的内能”。至于“万有引力定律”,在对品质的概念上并无新解。
能量(energy),其解释就比较复杂和多样了。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是品质的时空分布可能的变化程度的度量,用来表征物理系统做功的本领。”对“能量”给出统一的内涵定义是有困难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罗列其多种存在或表现形式,用“外延定义”来建立比较一致的概念。一种通俗易懂的解释是:能量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存在,按照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分类,能量可分为机械能、化学能、热能、电能、辐射能、核能、光能、潮汐能等。这些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通过物理效应和化学反应而相互转化。另外还提到,各种场也具有能量。至于对上面所罗列的“能量的外延定义”作概括性的内涵表述,有一种提法是:“能量是一种逻辑结构流动力”。此类解释,往往只能是给人带来一头雾水罢了。
由上所述可见,试图把“品质”和“能量”这两个概念直接地“挂上钩”,并把此两者之间的关系用一个数学公式作出统一的(定量)表述,简直是不可思议和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我们设想在面前放著“份量(重量或品质)相等”的同是一千克的木材、煤粉、汽油、泥土和砂石,或是“炸药”,试问由它们能产生(或转化)出数值相等(以焦耳为单位计)的“能量”来吗?稍有化学头脑者都知道在元素周期表中,从轻元素到重元素,不只是原子量在递增,其化学性能还呈现出周期性的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出现以及后人所研制并成功地利用的“原子能”,并不单纯到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学方程来表示其“品质”与“能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程度。因此,1905年刚26岁的“物理学和数学痴迷者”爱因斯坦先生用他的创新之“力作”《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包含的能量有关吗?》,试图推出他想像中的“质能方程E=mc2”实际上并没有成功、也不可能“成功”的。当然,业余物理学爱好者写论文是值得鼓励和赞扬的事,即使是错误的或无聊的观点,编者看不准或看走眼而予以刊登,自有读者来评判,或是最终由时间老人做结论。(注:时隔40多年后,爱氏在1946年又发表了《质能相当性的初浅推导》以及《“E=mc2”:我们时代最迫切的问题》。后来在国际上已有学者对之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认为此推导“既不符合经典物理学,也不符合相对论”。因为笔者已有专文彻底证伪了爱氏的“相对论”,故本文中对爱氏的这一“后补推导”不再涉及。)
爱氏的“质能方程”随着放射性现象推进到原子能的发现和发明而引起全球性的轰动效应,此项“国际大玩笑”自有它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逻辑:(1)基于“乙太猜想”而进行的“迈-莫实验”的无果而终,给爱因斯坦提供了“一显身手”的重大机遇;(2)1919年5月29日天文物理学界大腕爱丁顿率队去西非考察日全食“验证了”爱氏的“光在引力场中的弯曲”的“精确预言”,这件事通过媒体的炒作,使他在一夜之间成为了世界级的科学大明星——不只是在物理学界,连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波普尔也成为了爱氏“广义相对论”乃至包括“狭义相对论”在内的整个“相对论”理论体系的忠诚信徒……(3)核子物理学的深入研究推进到原子能的发现和利用,造就了爱氏质能方程“誉满全球”的大气候,被科学共同体推崇为爱因斯坦的又一伟大的“经典之作”,其风头甚至超过了他的“相对论”,而成为举世妇孺皆知的佳话。(4)为名人脸上“贴金”的故事陆续地编造出来,并广为传颂至今:爱因斯坦是“原子弹之父”!(实际情况是:1939年7月,作为世界级的科学明星,爱因斯坦应邀签署了一封由西拉德起草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制造原子弹的信。)
比舆论宣传更加严重的问题,是全球性的“科学共同体”竟然将足以体现爱氏“质能方程E=mc2”的物理涵义的“质-能守恒定律”取代了原来物理学的两个重大的基本原理,即“品质守恒定律”(亦称“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其理由是:爱因斯坦在其论文中称“物体的品质是它所含能量的量度”;品质与能量具有等效(等价)性。一言以蔽之:品质可以转化为能量,能量也可以转化为品质,将它们“一锅煮”就行了!
东拉西扯胡拼乱凑之大杂烩
关于科学研究的传统步骤,是首先从实践经验(或实验)和观察资料出发,经过整理、分析,研究者在形成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所掌握的丰富知识和充分发挥想像力,提出理论上的假说,然后在新的实践(或实验)中经受检验并进行必要的修正。凡被以后的实践证明为正确的,就上升为理论、法则或定律。在其中,由于归纳法,特别是其中的“简单枚举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相反地,演绎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它在寻求新结果、获得新知识方面的作用,比演绎法更大。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牛顿是重视归纳的,他认为:“在实验哲学中,我们必须把那些从各种现象中运用一般归纳而汇出的命题看作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没有出现其他现象足以使之成为正确或者出现例外之前,仍然应当给予如此对待。”而爱因斯坦则强调演绎法,不太重视归纳和经验定律。他认为科学家的工作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发现公理,第二步是从公理汇出命题,并用实验来验证这些命题与直接经验的符合程度……爱因斯坦认为人们借助于思维,运用概念就能将我们的全部感觉经验整理出秩序来。【5】爱因斯坦一生在学术上的“多产”然而“备受质疑”,同他过分地夸大“直觉”的作用(他的“思想实验”拿手戏基本上都是“脑筋急转弯”式的足以迷惑人们心智的“忽悠”),以及过分地仰仗“演绎法”的手段是分不开的。他在被学界大腕们吹捧成科学大明星后在世界各地发表的讲演中,又在侈谈“关于理论物理学的方法”时加入了新的元素,这就是“经验和理性的永恒对立论”和“理智的自由发明论”。如他于1933年6月10日在英国牛津大学所作的斯宾瑟讲座上如此说道:“我们所关心的是,我们这门科学里的知识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即经验知识和理性知识之间的永恒对立。……这些概念和基本原理都是人类理智的自由发明,既不能用这种理智的本性,也不能以其他任何先验的方式来证明它们是正确的。”【6】如今我们就从爱因斯坦“提出”和试图推导、论证“质能方程E=mc2”的实际例子来具体地分析一下。
如前所述,在大师级的物理学家中,牛顿是重视归纳法的高手。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是一条从观察到理论的比较稳妥的路子,他能成为经典物理学的开山祖不是偶然的。当然理论高手还可以走“演绎法(从一般到特殊)的路子,这就要先发掘出公理,或确立“公设”,逐步地进行推理(包括数学推导)。这条路子的风险在于前提(原始命题)必须为真,否则全盘皆错。我们在之前破解 “狭义相对论”的过程中,已搞明白了爱因斯坦所走的路子是先建立三个“公设”(光速不变、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同时性的相对性),然后通过他在发挥“想像力”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方程再逐步推导出“(假冒的)洛伦兹变换”。我们通过找出其基本的“思维脉络”,再步步为营地跟踪追击和予以“各个击破”,就能实现短平快地“连根拔”的目的。【7】爱氏的“质能方程E=mc2”,虽然问题比较集中和单纯,但并不像爱氏的“狭义相对论”那样有明确的《洛兹变换的简单推导》这类可以“公开对决(包括在反相派和维相派之间)的靶子”,长期以来,整个科学界和社会大众都是本着一种“对超级天才的盲目信仰和崇拜心理”来接受这种朦朦胧胧的“伟大公式”。时至今日,我们已沐浴在伟大的网路时代的明媚阳光之下,特别是我们一旦领悟并把握住了最基本的“术语学”和足以厘清“主-客关系”和“心-物关系”的科学哲学“本体论(ontology)”的崭新的“方法论”武器之后,我们终于开辟出了一条披荆斩棘走出爱氏“质能方程E=mc2”百年迷阵的“蹊径和捷径”——通过运用新的方法论武器对“伟大的质能方程E=mc2”进行全方位的透视和剖析,我们发现它只不过是来历不正或不明的物理和数学知识以及离奇想像的“大杂烩”的产物,并且我们今天已经有充分的事实和理据将其彻底地证伪:
——爱氏提出和论证“质能关系”的”的力作《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其行文的风格同他的奇迹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如出一辙,即用思想实验假设情景和事物,然后将假想的事当作真事作出公式,最后说物理实际的变化遵从他的公式和结论。该文一开始就直接沿用了他之前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中所得出的一个公式,接着再用他所惯用的那种“思想实验假设情景”来说事,经过几轮“推导“之后得出一个新的“方程”,于是便得出结论说:“从这个公式可以直接得知:如果有一物体以辐射形式放出能量,那么它的品质就要减少……物体的品质是它所含能量的量度;如果能量改变了,那么品质也就相应地改变……”文末还说:“如果这一理论同事实符合,那么在发射体和吸收体之间,辐射在传递著惯性。”【8】在这篇文章中未出现“质能方程E=mc2”,但其怪诞的“推理论证”和模糊的概念陈述已有令人不堪卒读之慨——我们不要忘了,作者只不过是一个26岁的业余物理学爱好者,我们为什么要苛求于他呢?
——仔细地研读过爱氏“奇迹论文”的学者都有一个特别深刻的感觉,即爱因斯坦总是把他想要证明的东西(如“洛伦兹变换”和“质能方程”)在暗中当成前提,胸中早有成竹,只是数学和逻辑规则不允许他合理地推导出他想证明的结论,于是诡辩、数学上的故意错误和逻辑上的偷换概念等等都使用出来了。但“质能方程”并不像“洛伦兹变换”那样曲折离奇,我们可以拿出直接的事实和理据来予以证伪。
——质能方程所反映的只是一个比例函数:物质的能量与品质成正比。质能方程中的光速并不是指该物体的运动速度,而只不过是把“光速的平方”当成一个常数,只有表示物质的能量随品质的增大而增大的比例系数的意义。该方程对物体的运动速度没有任何要求,好像静止不动的和飞速运动的物体(物质)都“蕴藏”有同样大的能量,实令人费解!
——质能方程中的“质”,不管是什么种类,只要品质大小相等,其能量就相同——同时也不考虑能量的存在和表现形式,是动能、势能、内能(如热能)、辐射能等等,都一视同仁。原子弹爆炸了,所产生的巨大冲击波、强烈的辐射以及闪光和热量等等,其综合的能量恰好非常精确地与放射性物质的“品质亏损”相当(乘以“光速平方”),岂非天方夜谭?
(对于化学能来说,一千克水和一千克汽油,它们能转化出相等的能量吗?据有关材料,同品质的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分别是化学能的250万倍和一千万倍!)
——按照今天“科学共同体”所确认的品质与能量具有等效(等价)性,用“质-能守恒定律”取代了原来的“品质守恒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既然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成能量(如热能和辐射能等),那么能量在什么情况或条件下会转化成物质,又是通过怎样的物理机制来实现的呢?
……
总而言之,对爱氏的伟大的“质能方程E=mc2”,我们今天只能抱着疑窦重重的心态将其称为“东拉西扯胡拼乱凑的大杂烩”。这是依靠了伟大的网路时代大大提升了我们寻真辨伪的能力,也正是充分和迅速的资讯和学术交流和传播的力量所在吧。
最后还有必要提到,从1897年汤姆逊发现电子、玛丽•居里开始放射性研究,1919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32年查得威克发现中子……1942年美国科学家研制原子弹,1952年首次氢弹试验……原子能的发现和利用经历了近五十年间无数科技人员的努力,他们是真正的科学巨匠。若说他们的成就是因为有了质能方程作理论基础,或为了验证质能方程而研究,那是对他们的英名和业绩的亵渎和轻蔑。因此,对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的理解和态度,也可以说是今天一切有科学理性和良知的科学工作者和业余科学知识爱好者的学养水准和基本人格的标志。
拨乱反正科学复兴之大使命
关于科学哲学“本体论”的研究成果明确地揭示:一个人的思想、观点,一经用文字记述下来,尤其在印成书籍出版发行广为传播之后,那些原本属于纯主观的思想、观点就被牢牢地“外化”成一种可以独立存在、并到处扩散甚至世代流传的“客体”,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跨度上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积极的或消极的或二者兼而有之)。正是这样,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孟子提出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鲜明主张。有史以来,古今中外各个领域所产生出来的名人及其名言、名著等,都有各自的特定时代背景以及有些仅与某种特殊个性相关的奇特原因。一般地说来,许多名人的观点、学说或理论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为后世所敬仰并奉行,因而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令人难以释怀的“名人情结”和“从众(随大流)效应”,而后者则往往又有可能让一些流传的谬误乃至“糟粕”演变成一种束缚后人的“精神包袱”乃至“思想枷锁”,从而误导后世。
现已被称为“顾氏模式”的科学哲学本体论三个世界图解模式,精细地把宇宙大自然划分为物质世界(W1)、人的精神世界(W2)和客观的知识世界(W3,以文本为代表)三大存在方式(界域)。再进一步,通过对“客体”区分为“实存客体”(SW1,实物或实事)和“观念客体”(SW2,想像中的事物如“灵魂”、“乙太”、“永动机”),又把人的概念(SW2)区分为主观概念和客观概念。然后,强调说明具体的某个“文本(SW3)”是具体(一个或多个)人的思维活动成果外化的产物,而由于人的“认识的主体性因素”,决定了“上了书”的(命题、观点、理论)不一定都正确,故必须是经得起严格的逻辑分析和实践验证的,才能形成知识。【9】
近百年来全球闹得众口莫辨、难分难解的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正误问题,如今正好为顾氏模式的应用实践提供了重要契机。将这一“本体论模式”应用到认识论又推进到了知识论,所得出的结论有其现实的指导意义,其具体内容为:在知识理论中与主观概念和客观概念相仿,存在着主观命题和客观命题。对知识而言,必要的是真实性和正确性。一个命题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不真实的,或者对某个规律而言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只有在命题是真实的或者是正确的情况下,知识才会产生,因此命题必须证明。证明的过程可以是详细的理解过程、认识或逻辑推理过程。【10】
普朗克,这位全球驰名的理论物理学家、近代物理学的开拓者之一、量子力学之父,他在1900年提出的一个大胆的假说——认为辐射能(即光波能)不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流的形式,而是由小微粒组成的,他把这种小微粒叫量子——使物理学发生了一场革命。但就是这样一位物理学的“钜子”,竟然会如此轻率地在1905年以他的主编权柄,在物理学杂志上刊发(时任瑞士专利局三级技术员的)爱因斯坦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须知,凭著普朗克把光波视为“小微粒(量子)”的传播的这个判断,他应该明确地站出来表态肯定“迈-莫实验”的零结果是正常的结果,而建立在光的波动说和“乙太猜想”基础上的“洛伦兹变换”假说是不必要的和没有意义的。无独有偶的是,爱因斯坦先是在1905年3月18日所作的《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一文中,步普朗克的后尘,提出了“光量子”的观点,继后却又在6月30日发表了与他的“光量子说”自相矛盾的所谓“狭义相对论”即《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用他纯属杜撰的方式和错误百出的推导来支援“洛伦兹变换”(其实只不过是形似实异的“爱氏变换”而已)。关于上述这一段史实隐情以及其中的复杂微妙的因果关系,百年来的物理学界因为已被对爱因斯坦的“个人崇拜热”所笼罩,所以无人肯于和敢于问津也!
到今天,为了能“通盘解释”关于光的各色各样的物理现象,“光的波粒二象性”已成为一个折中主义的“主流学说(假说)”。进一步的探讨和“澄清”,当可留待后人去继续深化研究……至于电磁场和引力场、引力与斥力等等,如同宇宙的起源、生命的本质等等一样其探讨是不会有止境的。但无论如何,我们有幸跨进21世纪一十年代的当代人,对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和“质能方程”的根本错误,以及所谓的“广义相对论”的名不副实(殊有必要将其正名为“爱氏引力论”或“引力本质论”等以排除它对学界彻底破解“爱氏相对论”的牵制和干扰)已经到了可以以“速战速决”的方式谋求科学复兴的一个重要节点——在理论物理学领域的拨乱反正和重新洗牌,是不容违避和不容再延误的现实问题,这也是当今一切有理性和有良知的科学和哲学工作者的一份天职。
普朗克有一句传世名言说:“一个新的理论,不是靠说服反对者而获胜的,要等到反对者终于死去,而赞成它的新的年轻人成长了起来。”今天我们看到,这句话被反相、倒相者和拥相、颂相者在同时引用着并藉以自勉。前在2004年(2005世界物理年的前一年)春出版的马青平博士的反相大著《相对论逻辑自洽性探疑》一书中,作者在前言中就开门见山地引用了普朗克的这句话,意在相信并期待着拥相主流学派的权威们必有衰老死去之一日。【11】而在2012年初出版的一本高举宏相大旗的【美】简孙先生的新著《科学巨擘:爱因斯坦》中,作者更是义愤填膺地说:“无论是狭义相对论还是广义相对论,总有一些反对意见冒出来,还有若干实验公布于世,以证明他的理论是错误的……而这些暗流的来源,又不是孤陋寡闻之士,全是物理学领域的专家。这让诺贝尔奖委员会举棋不定,不敢把奖颁发给爱因斯坦。”因此,作为一种不平之鸣,书作者终于也想起并引用了普朗克的这句名言:“一个新的理论,不是靠说服反对者而获胜的,要等到反对者终于死去,而赞成它的新的年轻一代成长了起来。”【12】
其实,普朗克的话虽然听起来貌似有理,实为似是而非之言。因为如前文(三个世界的本体论顾氏模式)所揭示,世界3(客观的知识世界,特指出版后广为流传的文本)是现实世界中的一种独立的存在,有它自身生存、发展和消亡的规律,而无论是作为拥相派或是反相派的个人,又都有各自繁衍换代的功能,而不可能绝灭的。因而,真正能像“日心说”取代“地心说”那样终有水落石出之一日,不是要等持相反观点的一方人士统统死光,而是在于如何让相关的历史真相和科学真谛有朝一日完完整整地大白于天下!
我们必得深深地感谢一代代资讯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卓越成果,使“资讯公路”布满全球,带来了让当今举世之人乐在其中的网路时代。对于反相、倒相派来说,由于公共媒体所存在的“话语垄断”的现实(应该说在倒相者拿不出充足的反相理由的情况下这种状况是可以理解的),终于也有了开展横向联系和交流以及扩大宣传自己观点的新平台、新管道,通过“集思广益”和“众志成城”的不懈努力,可以大大加快反相、倒相的进度,而特别重要的是在挑战的策略和方法方面渐趋成熟。
照当今挑战者的一般情况和进度看来,按照常规的思维(包括做实验)方式,特别是在反相、倒相营垒中当前所运用的“头脑风暴法”的智力激励手段(即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打横砲”)的学术氛围中,要想统一认识,集中归纳出对爱氏相对论正误问题的具有一致性和公信力的观点和理论,并推向社会以求达成全人类的共识,其前景实在是太渺茫了……有鉴于此,作为挑战者悉心创建并善于运用新思维,就成为了用短平快速成手段来完成“倒相攻坚使命”的必由之路。
批判和证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质能方程,并不是要往20世纪的全球大名人和伟人身上“抹黑”(有相对论者形象地称反相者是为了“砍倒大树有柴烧”),而正像当年“日心说”取代“地心说”那样,是寻求科学真谛和推动科学进步所必须;其实爱因斯坦本人对其相对论建树始终缺乏足够的自信,以致在他七十岁的自述中坦言:“我感到在我工作中没有任何一个概念会很牢靠地站得住的,我也不能肯定我所走的道路一般是正确的。”【13】——相对论和质能方程最终被物理学“扬弃”并不意味着一代科学伟人的历史形象会变得黯淡无光;爱因斯坦的大名将永垂青史,但正如杰出的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所说过的那句无比深刻的话:“名望不超过他的真实光亮是有福的。”其实,从积极意义上来讲,爱因斯坦给世人开了一个跨世纪的国际大玩笑,是让后辈学子更好地注重文理兼修,确立好人生的大目标,有完善的治学方法和态度,在知识修养(包括人格)方面有均衡的发展,以便在为了人类的福祉而在探索未知、寻求科学真谛方面能有更大和更多的作为。
参考文献
[1] [英]史蒂芬•霍金. 相对论简史. 青年参考[N].2000-02-03:第11版.
[2] [英]史蒂芬•霍金.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
[3] 顾孟洁.寻根溯源话“正名”[J].格物,2015-5.
[4] [英]马青平. 相对论逻辑自洽性探疑[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397-399.
[5] 顾孟洁. 憧憬与探索——标准化科普与学术文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135-138.
[6] 爱因斯坦文集 第一卷[M].许良英,李宝恒,赵中立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313-314.
[7] 顾孟洁. 走出迷雾——挑战相对论文集[M].科荣出版社,2013.
[8] 爱因斯坦文集 第二卷[M].范岱年,赵中立,许良英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116-118.
[9] 标准化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M].中国标准化协会编著.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5.
[10] 同上书:69.
[11] [英]马青平. 相对论逻辑自洽性探疑[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3.
[12] [美]简孙编著.科学巨擘:爱因斯坦[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2:80.
{13} 爱因斯坦文集 第一卷[M]. 许良英,李宝恒,赵中立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485.
阅读: 12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