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学中始终存在定性与定量的相互关系,通常是先定性,后定量,而不是先定量,后定性。但定性正确与否,也会直接影响定量的对错。定性通常是用符合逻辑的文字表述,而定量则用数学表述;定性是定量的依据,定量是定性的工具,两者不能相互替代。
例如:一个小小的水星进动就有几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即水星椭圆轨道的成因、水星近日点与远日点的成因、水星进动的成因等,这些成因必须要用文字来说明和解释。而有的学者不知水星进动的原因,盲目用牛顿力学计算水星进动,结果水星进动一周与地球进动一周差距约3000年。所以,不知水星进动成因的数学算计是不准的。更有甚者,爱因斯坦在不知水星进动的成因的情况下,直接以纽康计算出的水星进动的差值43"为依据,计算出水星进动一周要300万年,这就是爱因斯坦不知水星进动的成因的结果。
以牛顿引力计算水星随太阳围绕邻近恒星系进动一周是23145年,而以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计算水星随太阳围绕邻近恒星系进动一周是300万年。
地球与水星同是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同在太阳的椭圆斥力场范围内,同被太阳的椭圆斥力场拖拽,同随太阳围绕邻近恒星系公转,所以才表现出进动,而地球每个地球年实际观测位移值(进动值)是50.29",地球随太阳围绕邻近恒星系位移(进动)一周360度约需25770年。太阳系中,冥王星同随太阳围绕邻近恒星系公转一周(进动)需248个地球年,如以冥王星第248个地球年最后一次随太阳围绕邻近恒星系公转(进动)抵达近恒星系点,那么,地球与水星随太阳围绕邻近恒星系公转(进动)一周,也抵达近恒星系点,因此,地球、水星、冥王星三者(同在太阳斥力场内)进动的误差时间是被控制在248个地球年的范围内。
以上三者比较,以牛顿引力的数学公式算计根本不准,误差不是248个地球年,而是约3000年的误差。而以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数学公式计算水星进动一周需300万年,更是不靠谱。([德]艾-爱因斯坦[波]利-英费尔德:著《物理学的进化》169页:“水星的椭圆轨道在300万年之内才完成全转一次。”)。
过去我对数学计算深信不疑(反正数学计算都是说一不二的),现在我觉得有的学者把数学看成无所不能的工具,不是先定性,而是先定量,胡乱计算一翻,以示自己已经进入认识自然科学的最高领域了,无论对错,列出公式计算出来再说,反正无法验证也没人能懂,其实这是玩弄数字游戏,是“数学家”,而不是物理学家。
阅读: 119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