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认为,物理学一般发展形式,先从物理实验总结提升至唯象理论,然后再有理论架构。物理实验与唯象理论合起来属于实验物理,唯象理论与理论架构合起来是理论物理。有众多科学家为实现物理学理论的综合统一而竭尽努力。
以牛顿力学的发展为例,布拉赫(T.Brahe , 1546—1601)做了关于行星轨道的精密观测,后来开普勒(J.Kepler , 1571—1630)仔细分析布拉赫的资料,发现了有名的开普勒三大定律,这是唯象理论,最后牛顿创建了牛顿力学与万有引力理论,其基础就是开普勒的三大定律,这是理论架构。
电磁学的发展历程,通过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许多电学和磁学的实验, 安培(A.Ampère , 1775—1836)和法拉第(M.Faraday , 1791—1867)等人发展出了一些唯象理论。最后由麦克斯韦归纳为有名的麦克斯韦方程(即电磁学方程),才步入理论架构的范畴。
另一个例子:十九世纪后半叶许多实验工作,引导出普朗克(M.Planck , 1858—1947)1900年的唯象理论。然后经过爱因斯坦(A.Einstein, 1879—1955)的文章和玻尔的工作以及德布罗意等,又有一些重要发展,但这些都还是唯象理论。最后通过量子力学薛定谔方程之产生,才步入理论架构的范畴。
在杨振宁等绝大多数科学家看来,自从1913 年玻尔提出了他的原子模型以后,物理学即进入了一个非常时代:牛顿力学的基础发生了动摇,可是用了牛顿力学的一些观念再加上一些新的往往不能自圆其说的假设,却又可以准确地描述许多原子结构方面奇特的实验结果。
从宇宙学的发展历程中,通过大量的观测,提出哈勃定律等,属于唯象理论范畴,但理论架构并未在哈勃定律基础上总结提升,而是嫁接到广义相对论理论中,并把哈勃定律视为宇宙膨胀的最关键证据,反推宇宙过去越来越小,直到宇宙诞生于奇点,并由大爆炸所推动。目前存在诸多疑难问题。
爱因斯坦—德布罗意关系、薛定谔方程、牛顿第二定律、万有引力定律以及哈勃定律,是物理学理论架构的骨干,它们提炼了几个世纪的从微观到宏观直至宇观的实验工作与唯象理论的精髓,达到了科学研究的较高境界。
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过把德布罗意提出的物质粒子内在的周期性因素与物体的空间广延性联系起来,提出物质粒子空间本底量子辐射新概念,能够推得品质时变关系dM=-HoMdt,把居于微观宏观宇观核心地位的五个基本物理公式:爱因斯坦—德布罗意关系、薛定谔方程、牛顿第二定律、哈勃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联系和统一起来。
品质时变关系与哈勃定律V=Hor可以相互推导。品质时变关系可以把爱因斯坦—德布罗意关系、薛定谔方程、牛顿第二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和哈勃定律都推导出来。并且发现,牛顿力学与量子力学实质上并不矛盾,粒子与波是统一的!
物质粒子空间本底量子辐射,可以把微观宏观宇观这五个基本物理公式进行高度统一概括。但不包括电磁领域以及核力与弱相互作用,因为目前还不知道电与磁的根源等,但已有迹象显示它们与物质粒子的空间本底量子辐射有某些关联。
物理学理论的发展,以实验为基础,从唯象理论到理论架构,直至发现一些理论之间的联系并实现综合统一,构成物理学理论发展的三部曲。爱因斯坦的物理直觉指明了理论统一的大方向,但具体路径得靠研究实践,事先难知哪条是通途,只能靠具体研究实践来摸索和探索。
自然界是和谐统一的,物理理论统一实际上就是揭示物理世界最基本的存在究竟如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物质粒子与时间和空间是怎样的内在联系。类似最低能态或最小作用量原理那样,这最基本的存在状态一定是最简单的,而且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物理世界自然和谐长久运转而不散乱趋向无序。
物质粒子的空间本底量子辐射及其品质时变关系,符合John D.Barrow设想的“存在着某种更深刻的原理,它使宇宙必然(或者至少是以压倒优势的可能性)肇始于某种各向同性膨胀的状态之中,这一原理也许在较为局部的范围内还有着其它应用,据此便可以揭示其自身之存在”;能够深入地说明品质、能量、时间、空间、引力、惯性与物质粒子波动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自然本质,回答了R.Laughlin期待的“未来理论物理学应该说明空间和时间是什么”,印证了Roger Penrose推断的“所要寻求的量子引力必定是一个时间不对称的理论”,使牛顿经典力学与现代物理学及宇宙学在基础上自然地衔接起来;作为把这些基本概念、基本定律与一系列重大的基本的物理学疑难问题及观测结果厘清和统一起来的逻辑关系纽带,可能反映了物质世界最基本的普遍的自然演化规律。
阅读: 113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