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理论认为 “太平洋板块,在地幔流推动下,发生自东向西的板块运动,从而挤压亚洲大陆,并在其边部产生一系列压性的海沟俯冲构造带。日本福冈地区发生的9级特大地震,就是这种板块运动产生的挤压,造成地下岩层断裂的结果。”这种解释与日本岛震后的移动的方向相反,是不正确的。这也否定了现有的板块的产生与运动的地幔对流说。在太平洋板块产生之初,确实存在其在自身重力作用作用下的详细挤压作用的存在,这也是这里产生了海沟等地质构造的原因。但是,在随后的运动中,这一俯冲运动逐渐减弱并随太平洋板块的相对于欧亚板块的东移,同时出现坍塌而逐渐消失。这里的海沟的弯曲角度也发生了变化。这一点与阿留申群岛、海沟的弯曲转向是一样的。
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在渤-黄海湾的口子上,存在着一条窄窄的、不引人注目的地磁条带。而该条带,十分具体地记录了一件地质事件——该地,在第三纪末到第四纪初(距今530万年以来上新世-更新世时期)发生过强烈的地壳扩张运动(参见图1)。这体现了这里的断块在向东侧移动。这显然没有受到太平洋向西的挤压作用。我们从没有见到过一个受力物体向合力相反方向产生移动的现象,这一点与牛顿理论完全相悖。
此外,在该资料图上,还存在着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地学现象,那就是:在海湾正对着的大洋方向,在琉球-台湾外侧的菲律宾海盆中,还对应地存在着另外一条年龄较老的洋壳分张带——古新世(距今6500~5300万年)洋壳分张带。并该带中间更楔有一条宽阔而年轻的始新世年龄分张带(距今5300~3650万年)。我国老一辈地质学家李春昱先生,对这一发生在菲律宾海盆中的始新世阶段的洋壳分张带,在其著作中曾作过更为具体的资料介绍,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该分张带形成的时间与过程(图2)。假如这里的板块受到太平洋板块向西的挤压,能产生这里的扩张运动,在断裂处岩浆溢出产生新的洋壳吗?!
若真是这样,则牛顿理论被彻底否定了,而此是不可能的。任何板块的运动必须满足牛顿理论的要求,否则就是错误的。
这里的资料显示了这样的不争事实:
中国东部大陆发生“向洋开口”性质的拉张-裂解运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渤-黄海湾发生此种地壳变动时,海洋中也在发生同样性质、同样规模的洋壳拉张-裂解活动,而且拉张、裂解的方向都很一致——“南西-北东向”,两者的运动是太平洋板块东移过程的体现;从时间序列看,这一“对应张开”的表现是:海洋中的分张带(即渤-黄海湾正对着的琉球-台湾外侧菲律宾海盆中的洋壳分张带),裂解分张在前(距今6500~5300万年的古新世,和距今5300~3650万年始新世),陆地上的分张带(即渤-黄海湾分张带),其裂解分张在后(即在距今2000~530万年间,它还是一块“陆相沉积盆地”,尚未与外海相接形成海湾)。
由于失去太平洋板块的依托,从亚洲大陆上断裂处的大陆岛在太平洋板块东移过程中逐渐失去支撑力,因此,在想东北方向运动的过程中,还会发生形态的变化——其向大洋的一侧,慢慢消失在大洋中,性形成陡峭的山脉,而在其西侧则逐渐出现平缓的平地。这一点从日本岛、台湾岛的地形可以明显看出。
日本东侧火山活动,西侧平原体现了其断裂出大陆后向太平洋方向倾覆过程的存在。
现有理论认为我国台湾岛,是在6000多万年前的古新世时期,最后漂移到达的。它到达以后,中国大陆就拼贴完整最后形成了(豪威尔,1989)。可是,从我们前面的分析可知,在距今5亿年前的古生代至 3000 万年以前的新生代中期,我国整个东部大陆都处在一个张性动力环境中。而且刚才我们在图1上还看到,在紧邻台湾地块的东侧,那上面在标为“古新世”年龄带的地段,明明白白出现的是一个表现强烈的洋壳扩张带,并其中段在距今5300~3650万年期间,还发展出了一个始新统的新扩张带(参见图1),同上方渤-黄海湾的分张完全对应,充分表现出该地从陆到洋在若干亿年范围内张性动力环境的统一性与连续性。事实是存在的,理论必须和事实不冲突。
现有的主流思想完全完全不顾地质勘探得到的事实,乱用固有的理论解释问题。这不是科学的态度,这是盲从。
面对主流思想、主流思想家们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无奈!我真怀疑是否又回到了黑暗的中世纪!
3月11日当地时间下午2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8.8级地震,造成巨大海啸,岩手、宫城、福岛三县被毁,造成1000多人死亡,10000多人失踪,本田、丰田等日本大企业相继宣布停产,经济损失惨重。
“俄罗斯《观点报》4月20日报导 题:福岛地震导致滨海边疆区位移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的科学家测定,在去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地区发生大地震后,日本东部 沿岸下沉1米,俄远东南部沿海地区向震中方向发生位移。
远东联邦大学新闻处日前发布的消息称,在这次大地震发生后数分钟内,滨海边疆区南部沿海区域,包括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及周围地区向震中方向移动了4厘米,布拉格维申斯克市东移0.8厘米,朝鲜半岛也向东移动了1~5厘米。不过同日本东海岸相比,上述区域的位移可谓微不足道。科学家称,日本东海岸地表在地震后向东平移了5米,同时下沉了1米。
这则消息称,滨海边疆区南部区域目前仍在向东南方向缓慢移动。”
又说——
“福岛地震发生后,欧亚大陆板块上先是符拉迪沃斯托克及周边地区发生位移,接下来,整个俄远东南部地区、朝鲜半岛、中国东北直至上海在内的广阔区域开始东移。也就是说,距离震中2000公里范围以内的陆地均发生了移动。”
同时,俄罗斯科学家(舍斯塔科夫)据此还说——
“可以说,欧亚大陆板块的面积因此而略有扩大。同时这也不意味着俄罗斯距离日本更近了,因为日本本州东部海岸向东移动了5米之多,岛上其它地区东移的幅度也达数十厘米。”
这些事实有力地证明了我的由于太平洋板块地势低,其拥有的转动惯量小于欧亚大陆的转动惯量。因此,相对于后者其拥有较大的自转速度。从而相对于欧亚大陆存在向东的运动思想的正确性。现有理论解释不了:在欧亚大陆东端,覆蓋半径具有2000公里范围之远、之广,所发生的一场“大陆地壳整体大面积向东位移”的惊人地壳运动;越向东(即越近大洋一侧),陆壳的东向位移,越远——日本本州向东平移5米,符拉迪沃斯托克地区向东位移只有4厘米;从而造成滨临大洋一侧的大范围的“欧亚大陆东部区域”表面积的扩大。这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这里发生的扩张现象是这一过程的延续。
太平洋地幔流推动太平洋板块向西挤压欧亚大陆,怎能使这里新出现上述的扩张现象呢?尤其是福岛地震的发震地点,也不在“板块边界”,不在什么所谓“板块俯冲带”的日本海沟处。而且,它发震时的动力环境,还完全是张性而非压性的。
在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南侧外海、北美加里福尼亚湾和墨西哥西南部外海。其中震级最大的,是11日15时38分发生在印尼外海的8.5级地震。英国地质调查局地震学家马森都不得不说,这次印尼发生的是板内“走滑型地震,断层虽长达220公里,但基本上只发生横向错动”。这体现了版块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相对的运动,而不是在地蛮对流的推动下产生运动。两者存在方向上的不一致。
这又一次违背了我们熟知的牛顿理论。
“美国航天局的格雷斯卫星发现,地震力量太大,还改变了相关地区的地下引力……导致当地引力场略微减弱”又说:“地震加速地球自转,把一天24小时减少1.8微秒。”美国地球物理学家理查•格罗斯说地球自转加速的原因,是“因为地震改变了地球品质的分布。”这以事实的存在,证明了我的转动惯量支配板块运动理论的正确性。日本板块的重力下沉造成转动惯量减小,从而地球自转速度增加。同时产生重力值的微微减小(下沉-距离增加,卫星测得G值变小)。
此外,文中还指出:“地震发生后数月”,潜水器发现洋底出现了“这些1~3米的裂缝”。联系去年震后即发现的那一“在海底造成了一条长300公里、宽150公里的裂缝”的观察资料,我们发现:该处海域发震当时的地球动力环境,其力学性质,是完全属于张性性质,与挤压力作用完全不符合。
另外,一方面,日本岛下沉,另一方面,太平洋板块抬升,这就造成了海水相对于下沉的日本岛拥有较高的地势,因此,海水向下沉的日本岛区域涌去产生了十米以上的大海啸。
由于太平洋板块的地势是南高北低,因此,存在一个从南到北的重力下滑力。从亚洲大陆上断裂出的大陆岛又向北运动的倾向(这里的重力场强度大)。在北美洲也是一样,太平洋板块与北美洲的相互作用是,太平洋板块向北运动趋势给北美洲一个方向向北的力,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北美洲给太平洋板块一个向南的作用力。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如下事实中。
美国洛杉矶是座落在一个大断层(加利福尼亚断层)上。该断层存在的这种相互作用力 ,阻止太平洋板块经向北运动,但随着时间的积累太平洋板块向北运动的趋势增加,破坏了这一对相互作用的平衡关系,从而突然发生断裂、错动,就引发了举世皆知的大地震。在这一过程中,太平洋板块获得暂时的向北运动,而北美洲收到相悖的力减小而产生向南的运动。于是就出现了,断层的东盘岩层向南错动,西盘岩层向北错动,一次大地震,让东西两盘岩层相对错动了几米甚至几十米。
依板块理论模式,那导致板块产生运动的根本动力,应该来自大洋洋脊带下的地幔对流。也就是说,导致北美洲西海岸出现加利福尼亚断层发生断裂与错动的动力,应该是来自大洋(太平洋)一侧,即断层的西侧。无法解释一个从西而来的作用力,它怎又能让所作用的物件产生南北向的断裂和错动。这是忽略了太平洋板块还存在一个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的北向运动的存在造成的。这一事实证明了我的重力下滑运动理论的正确性。
关于太平洋板块的这种北向运动是很复杂的,还与太平洋板块的坍塌有关。像所有的大洋板块一样,太平洋板块诞生于大陆板块的边缘。是在大陆板块出现断裂后,地下岩浆溢出遇到海水的冷却后产生的。因此,大洋板块一旦生就卡在周边大陆的腰上。随着海水的侵入使之不断降低高度,形成板块中央相对凹陷。新生大洋主要是在垂直于中脊的方向发生重力下滑。对于旧的大洋板块,由于海水的压力的增加,特别是有新大洋板块产生后。新大洋处的岩浆溢出,会造成整个地慢的岩浆的压强减小,从而使包括旧大洋在内的地下岩浆向新大洋方向移动——连通器效应。这样旧大洋下岩浆的短缺,会加速大洋板块的坍塌。这样他就会“架空”在周围的大陆上。从而造成相对于坍塌中心的收缩。这就是在太平洋板块的西北、东北都出现大磁弯的磁异常的原因。当然,这一磁异常的出现,也证明了上述观点的正确性。
这一坍塌现象还可从太平洋上沉积物的分布明显看出。如下图所示,在太平洋板块的西北角区域存在明显的厚度较大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并没有像板块运动理论所描述的那样集中在俯冲带上,而是在其的东侧。可见,这里并没有发生由于太平洋板块详细俯冲,使大洋中的沉积物堆积在俯冲带附近。这显示了这里发生了坍塌,所以地势较低的事实。
我们知道,海洋的底层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存在各种暗流的存在。在别这样的涌流的存在下,大洋海底的沉积物自然会在地势较低的区域聚集。
大西洋底存在的风暴式潜流,体现了变化的电磁场产生的感应涡电流的存在,其磁场对洋流的作用。这也是表层出现船舶、飞机再难的原因。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指出,那就是既然大洋板块会在大洋的俯冲带处消失,那么,运动的大洋会把其携带的沉积物留在俯冲带上,因此,就不会在这里形成海沟,相反,这里应该是堆积如山的海底沉积物。而存在的事实是,在这里的所谓大洋俯冲区域,存在明显的海沟——日本海沟、马里亚纳海沟等。这体现了这些海沟只是存在简单的断裂坍塌与挤压,并没有出现大洋板块在此区域明显的俯冲消减。这与现有的地幔对流说是不相容的。见下图(当然,这个图是不完全准确的,因为太平洋西北部的坍塌较明显,而澳大利亚北侧重力场正在形成新的坍塌 ,加上澳大利亚整体在向北运动。因此,太平洋板块的格局应该主要体现这三种运动的存在,而不会形成以澳大利亚为辐射核心的状况的。核心区域应该在北方,见下页图):
用现有的板块理论是不能解释太平洋板块存在的诸多问题的,面对这些问题束手无策,证明了地幔对流说是不成立的。板块的产生与运动确实存在,新生大洋洋板块也确实在扩张。但这种板块的产生与运动及海底扩张不是地幔对流产生的。前两者观点都对(也是观测的事实)但是对此的解释——地幔对流说却是错误的。
阅读: 144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