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哲兵教授是山东省蓬莱县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长期从事道教与人类学研究。现任中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其道学方面的代表作有:《唯道论的创立——质疑中国哲学史“唯物”“唯心”体系》、《当代道家与道教》、《以道治国:道德经新译》等。宫教授的道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唯道论、新道学、以道治国思想。总的看来,宫哲兵教授的道学研究是有很高的战略眼观的,故一直能保持较高的创作热情,而其研究成果的影响也将是深远的。
一、首倡唯道论
过去几十年,哲学界长期争论老子的道是物质还是精神,老子哲学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宫哲兵教授在1980年10月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要注意中外哲学史的特殊性》一文,首先对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史模式提出了质疑。
宫教授认为,其实老子的道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是什么呢?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即宇宙本根。老子哲学不是唯物论也不是唯心论,而是“唯道是从”的唯道论。过去已有一些学者将老子哲学概括为唯道论,如许地山先生在《道教史》一书中称道家的理论为唯道论。许地山先生在《道教史》一书中说:“在道教建立以前,古代思想家已经立了多门底道说,其中最重要而与道教有关系底是倡唯道论底道家。”另有一些学者也使用过唯道论的概念,如林清泉在《太极之光》中说:“太极之道……唯道论……老子论道德。”周力行曾在《孔孟月刊》第20卷第7期发表过《唯道论》。但这些学者对于什么是唯道论,未加以论证与展开。宫哲兵教授在《唯道论创立》一文中对先秦道论的兴起、老子唯道论的创立、唯道论的基本观点、唯道论的理论渊源等等,给予了系统的论述。
陈鼓应先生指出“中国哲学史实际上是一系列以道家思想为主干,道、儒、墨、法诸家互补发展的历史。” 宫教授在《唯道论创立》一文则进一步指出:诸子百家纷纷创立各自的道论,各种道论互相争鸣又互相吸收,导致道论的丰富与发展。先秦道家的创始者老子,创立了比较系统的道论。老子道论与其他各家的道论的一个显著的区别是,老子的道论体系中,道是唯一的、最高的范畴。有的学派也将道作为最高的范畴,但道只局限于人道或人道的某个层面。有的学派也将道作为最高的范畴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最高范畴。在老子的理论体系中,道是唯一的最高的范畴。甚至于其他学派中常常使用的天道、地道、人道、君子之道、用兵之道等,老子认为它们都是“可道”之道,不是自己创立的唯一的最高的“常道”之道。所以《老子》第一章的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由此可见,老子的道论与他同时代的其他道论是不同的;道是唯一的、最高的范畴,所以他的道论可以说是唯道论。
而且宫教授认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最高文化精神,如印度人的梵文化精神、欧洲人的逻各斯精神、阿拉伯人的伊斯兰精神等等。最高文化精神是把整个民族维系在一起的哲学观念和价值体系,它决定了一个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文化心理、认同心理、性格特征、价值取向等等。中华民族的最高文化精神是什么呢?如果规定只能用一个字表示,那么从万千个字中挑选,唯一能够入选的只有一个字:道。
二、力挺新道学
宫哲兵教授在2006年“华中科技大学道德经研究中心”成立的发言中曾经说道: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一场初具规模的道学复兴运动已经开始了。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的复兴与儒学复兴运动不同,它不是从学术界,而是从科学界发起的,是由西方一批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从各自领域提倡的,这些科学家如普列高津、卡普拉、汤川秀树、李政道等等,许多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宫教授与胡孚琛一直致力于推动“新道学”。他们指出,如果中国儒学是和平主义的“羊文化”,近代以来在西方征服世界的“狼文化”面前吃了败仗。道学文化则是飞腾变化的“龙文化”,“龙文化”和自由、民主、宪政、科学之间没有任何“坎陷”,因而本质上是一种普世文明,最终会将人类引向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国界、没有战争的大同社会。
宫教授在武汉发起和组织了几次大型研究新道学文化的学术会议,在国内外引起较大的反响。胡孚琛评价宫教授:遇事颇有风力,敢想敢做。
对于当代“新道学”的特点是,宫教授作了非常精辟的总结:
(1)对古代文化的评价上,同属文化复兴运动,但在中国文化主干问题上,新儒家是儒家文化主干说,当代道家是道家文化主干说。
(2)对现实世界问题的态度上,解决世界棘手问题,如环境污染、宗教冲突与战争、道德水准下降,方法与手段不同。新儒家是内圣外王,注重政治与伦理;当代道家是道法自然,注重科学与管理,注重和谐自然社会的建立。
(3)在海外,组成人员不同。新儒家主要由哲学、伦理与儒教学者组成;当代道家主要由科学家、道教学者以及认同道的企业家、普通知识份子组成。新儒家的团体性强,当代道家个人主义明显。
(4)成就的方向不同。新儒家的成就主要在著书立论方面,注重师承与道统;当代道家的主要表现在对道的信仰与认同,以及生活方式上的淡薄、逍遥、自然,重视个人的修养。
(5)创新性与时代性。新儒家强调创新性,要有新的理论或文化形态;当代道家强调时代性,在当今仍坚持道家信念的人。
三、以道治国
宫教授在《以道治国:道德经新译》一书中指出:老子是一个政治革新家,他反对恢复西周的以德治国传统,而提出了一个新的政治哲学理论体系:以道治国。其治国目标是建立无名分等级、贵贱平等、慈爱不争、公平正义、公道和谐的社会。其治国方法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清静自正、柔弱胜强等自然主义法则。其治国的依靠力量是实行以道治国的政治家——圣人。
宫教授研究了我党邓小平和胡锦涛两位政治家的“治国之道”。
宫教授认为邓小平在国内治理方面有“无为而治”的管理智慧。在经济改革方面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放权和少干涉主义。1980年左右,邓小平实行将土地使用权承包给农民家庭分散经营的政策。在承包制度下,政府少干涉农民的经营,不下达计画指令,发挥农民的积极性。邓小平又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中央对特区放权,减少计画干涉,这就是政府无为而治,让市场经济活跃起来。
在政治改革方面邓小平的无为而治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是分权主义与取消终身制。邓小平主张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的改革。党委少干涉政府,政府的权力加大了;政府少干涉企业,企业的自主性增大了。
宫教授认为在国际关系方面,邓小平提倡“不争”、“守拙”的管理智慧。邓小平不争论“姓社姓资”的问题。为而不争,少说多做,实事求是,实践检验是邓小平的治国之道和外交之道。20世纪90年代初期,针对西方国家联手制裁的严峻形势,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善于守拙、绝不当头”的方针。宫教授认为相关思想都可以在《道德经》中找到依据。
老子在《道德经》言:“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宫教授认为,胡锦涛以人为本的亲民政治符合慈的观念,建设节约型社会与廉洁政府的国策符合俭的理念,谦下柔性的外交风格符合不为天下先的理念。
《道德经》中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这幅美好的景象是我们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是宫哲兵老师的崇高学术追求——“唯道是从”。
阅读: 17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