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西洋的形成(二):
现东非大裂谷的地势,就应该是原大西洋两岸的地势,现在它们倾向于低矮,是因为这里的下沉造成的。由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缓慢,因此大西洋的扩张速度也缓慢。从其他地方移来的岩浆在北大西洋溢出造成冰岛的产生。完全一样的原因,由于大西洋板块的转动惯量小于两侧板块的转动惯量,因此,大西洋板块的东移速度大于两侧大陆板块的东移速度。这样在大西洋的东侧开始出现俯冲现象。反过来这些事实的存在,证明了我的板块的产生与运动的理论的正确性。
《飞碟探索》杂志载文“关于亚马逊河,必须知道的8大要点”(马特•罗森柏格文、田呈莲译)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增几次改道,亚马逊河曾不止一次流入太平洋。这体现了在南大西洋演化过程中,南美洲同非洲大陆两在一起的时候,由于内部核裂变产生的能量的加热作用,使其中心隆起,这时的河流当然是向太平洋流动的,而当这一大陆从中间断裂开来,形成南大西洋后,由于地下岩浆的溢出,造成了相信大洋的一侧的陆地的下沉,加上太平洋板块的向东俯冲的挤压,从而在形成安第斯山脉的过程中,使得南美洲呈东低西高,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这里地势的西高东低会越来越明显。这样的板块运动必然促成亚马逊河的不间断的改道,这就形成了上述亚马逊河的改道现象。
中国的长江原本是向西流动的,后来伴随青藏高原的演化才改为向东流动。这体现了西侧的隆起加上东侧大陆下岩浆的流失,造成了西高东低的态势,长江流向的变化就是必然的了。这里从大陆下溢出的岩浆与大洋板块下的岩浆是不同的,见下图。
马绍尔提出,指以太平洋盆内部橄榄玄武岩、粗岩为代表 的碱性岩系和环太平洋带岛弧及活动大陆边缘钙碱性岩的地理岩石分界线。此线从阿拉斯 加沿西太平 洋岛弧 带、美拉尼西亚群岛、汤加克马德克到新西兰以东的查塔姆岛,以安山岩出现为标志。此线以东,代 表太平洋板块内部,以橄榄玄武 岩和 粗面岩为主;以西代表环太平洋岛弧和活动 大陆边缘,以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和玄武岩为主。
还有,现代的尼罗河是从其西侧8公里的地方东移形成的这体现了阿拉伯半岛断出,形成红红海的过程中,地下岩浆的溢出,地势的降低促成了尼罗河的东移。反过来,这也证明了大陆板块的断开,地下岩浆的溢出,使得大陆近大洋的一侧下沉,相反的一侧隆起的理论的正确性。可以预见,埃塞俄比亚高原寂静断裂出去,形成埃塞俄比亚岛。
盘古大陆分裂的第三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在新生代早期开始发生。北美与格陵兰从欧洲漂移开来,南极大陆释放出澳洲陆块,正如同五千万年前释放出的印度板块,后来迅速向北移动并撞上亚洲的东南位置。
我们说大西洋的产生与太平洋板块的迅速消失一一对应有三个依据,一是地球的面积基本保持不变,因此,没有旧大洋的迅速消失,就不可能有新大洋的迅速扩张;另一个则是,太平洋上最古老的洋盆位亚洲的西侧,属于侏罗纪。而在这最古老的洋盆的西侧对应着第三纪的新洋壳见下图所示。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太平洋板块已经开始逐渐远离亚洲大陆向东发生明显移动了。这一现象在中国的南海地区也明显存在。前面已经有分析我们就不在此重复。我们知道板块的移动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从相互挤压到彼此远离并最终产生分离在两者之间溢出岩浆产生新的大洋板块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连北太平洋中脊也一同消失在被美洲大陆下。这样的俯冲消失过程一定很剧烈;最后,就是在地质时期,环太平洋板块的剧烈活动期——火山喷发、地震等与大西洋的产生过程一一对应。
我们看下面的事实:
早三叠世,全世界基本继承晚古生代末的故地理面貌,变化不大。从中三叠世开始,特别是到晚三叠世,发生了规模宏大的印支运动,使古地理轮廓向着典型的中生代面貌过渡。印支运动影响最大的地区是古地中海东段的秦岭地槽、巴颜喀拉-松潘地槽、滇西地槽、缅马地槽,从而形成世界上大规模的印支褶皱带,导致古亚洲大陆向南增长和古地理面貌的重大改变,同时处于环太平洋地槽带范围内的苏联远东地区、日本群岛、马来群岛、北美科迪勒拉山脉等地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是,古地中海地槽发生强烈拗陷。
在中生代环太平洋地槽是构造运动最强烈的地带。从发展来看,环太平洋地槽可分为内外两带:靠近大陆的部分称内带,靠近太平洋的称外带,中生代时,环太平洋地槽有大幅度拗陷和巨厚沉积,火山活动异常频繁,大约从侏罗纪起到白垩纪,即相当燕山运动时期,地槽的内代受到挤压形成了宽阔的褶皱山脉。如北美的内华达山脉和亚洲西伯利亚东部各山脉等,都是这时先后形成的。
环太平洋地槽内带褶皱升起,转化为古陆的一部分,此后地槽的位置逐渐向外推移,在下颌就是所谓的外带。外带包括北美的海岸地槽,亚洲东部的日本和我国台湾,以及菲律宾、印尼、新西兰等地槽,他们到了新生代才褶皱隆起。可见,环太平洋地槽发展的特征,是其位置由内向外推移,褶皱山脉一次由内向外扩展。
当环太平洋地槽褶皱隆起时,而地台的某些部分却剧烈拗陷,发生了巨大海侵。侏罗纪,尤其是白垩纪,古地中海的海水侵入了欧洲、东非洲等许多地方。晚白垩纪海侵还是地史上最大的海侵之一。但亚洲东部包括中国在内以及其他一些地方,却一直耸立于海面之上,它和西方的海洋环境行形成鲜明的对照。
当然,环太平洋板块的剧烈活动及太平洋板块向北美大陆下强烈的俯冲消失,一方面促进了大西洋的产生与扩张;另一方面,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大西洋的强烈的扩张产生的挤压力也会挤压太平洋板块,使其产生强烈的活动及向北美大陆下的俯冲消失。
从大西洋的形成到科迪勒拉山脉的产生、青藏高原的隆起、阿尔卑斯山脉的产生、非洲版块的隆起及印度洋的扩张这是一个关系链。是时间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过程的先后体现。
前面我们详细分析过,由于今天大部分的张裂活动,都是发生在两千万年前,包括有:红海的张裂使阿拉伯半岛自非洲漂移开来,东非张裂系统的产生,日本海的张裂,让日本往东移动进入太平洋,以及加里福尼亚湾的开启,使得墨西哥北部及加州一起往北运动。
虽然许多新的海盆在新生代时张开,但是过去六千六百万年以来的地球历史可以说是各大陆在激烈碰撞的时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碰撞就是大约五千万年前印度撞上欧亚大陆的事件。
在白垩纪晚期的时候,印度是以每年15 - 20cm的速度在接近欧亚大陆,这可以说是板块运动速度的世界记录了。经过白垩纪晚期与边缘岛弧的碰撞之后,北印度开始隐没到欧亚大陆之下,抬起了西藏高原。亚洲、印度由碰撞所造成地壳变动的作用至今仍然持续著,这是因为印度是一片固态的大陆地壳岩石圈骑在主要由较坚硬的海洋地壳岩石圈所构成的板块之上,而另一方面亚洲则是由较松散的大陆碎块接合、拼凑而成。因此在碰撞带(或称缝合带)的地区,由于欧亚大陆内这些碎块与碎块之间仍然热络,而很容易产生反应。于是当印度撞上亚洲的时候,这些大陆碎块便沿着滑移断层(顺着老的缝合带)被挤往北边和东边,而沿着这些断层所发生的地震则至今仍然持续著。 同时这也造成碰撞缝合线的“古迹”变得越来越不明显。
印度与亚洲的碰撞其实只是古地中海在闭合过程中一系列大陆与大陆碰撞的一部份罢了。从东到西所有的大陆与大陆之间碰撞包括有:义大利、法国与瑞士的碰撞形成了阿尔卑斯山;希腊、土耳其与巴尔干省的碰撞,形成了西奈山和底那瑞;阿拉伯半岛与伊朗的碰撞;以及最后、也是最年轻的碰撞-澳洲撞上了印尼群岛。
二千万年前,南极洲整个被冰雪所覆蓋,同时北方的大陆也开始迅速冷却。世界看起来已经和今天非常类似,不过佛罗里达州和亚洲的一部份则还是在海洋的覆蓋下。
由于大陆岩石圈受到水准方向的压力,导致了大陆碰撞阶段的山脉抬升作用。就全球的尺度来看,在新生代的期间因为大陆被消耗,造成了海盆面逐渐增加的结果,也正因为海盆渐渐增大,容纳海水量变多的缘故,使得海水面在过去六千六百万年来持续下降,一般来说在大陆互相碰撞的年代(包括泥盆世早期、泥炭世晚期、二叠世和三叠世),海水面都比较低。
并且非洲版块是一个很古老的版块,处于大陆的核心区域,地下岩浆富集。膨胀抬升主要在这里进行。南半球先分裂,地势降低转速增加,与北半球搓开加速了南北美洲的断开。
阅读: 40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