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波粒互斥原理、波粒互斥学说、波粒互补原理、波粒互补学说。
前 言
经典量子基础理论玻尔波粒互斥互补原理为:
波粒是互斥的,波粒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量子运动过程中去,同时,波粒又是互补的,缺少波粒任何一种理论对量子运动的描述都是不完备的。
我在研究玻尔波粒互斥互补原理时,产生一个百思不解的问题:量子物理学家玻尔是根据什么理论认为波粒是互斥的呢?
就此问题,我曾请教若干位量子物理学专家,专家告诉我:经典物理学家们认为波粒运动遵守波粒互斥原理:
波粒的定义、本质、分类、性质都是截然不同的,波粒是互斥的;物质要么以独立的波的形式运动具有波动性,要么以独立的粒子形式运动具有粒子性,但绝不能以波粒形式运动具有波粒二象性。
以波粒定义、本质、分类、性质、互斥原理为基本思想的波粒运动理论可以称为波粒互斥学说。
如果说西元前的亚里斯多德时代波粒互斥学说就已经初步建成了,那么,波粒互斥学说已经在物理学史上流行两千多年了。
如果物理学没有发现物质运动具有波粒二象性,那么,这个原理就是正确的,如果物理学发现物质运动具有波粒二象性,那么,这个原理就是错误的。
二十世纪初,物理学家发现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该发现说明波粒互斥原理是错误的,波粒互斥学说是错误的。如果波粒互斥原理是错的,那么,它错在哪里呢?
我经过八个物理实验发现:波粒互斥学说对波粒定义、本质、分类、性质、的看法是有缺陷的,波粒互斥原理的看法是错误的。
为了解决波粒互斥学说中的波粒定义、本质、分类、性质的缺陷性和波粒互斥原理的错误性。我提出了新的波粒定义、本质、分类、性质。根据新的波粒定义、本质、分类、性质提出了波粒互补原理。
我将新的波粒定义、本质、分类、性质、波粒互补原理称为波粒互补学说。
第一章 波粒互斥学说概述
1、波粒研究方法
质点法:质点是人们在研究物质运动过程中,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其大小形状而建立一种没有大小形状的理想化的物质模型。
界定质点的标准不是物体大小形状的线度,而是物体的大小形状线度在所研究的现象中不起作用或所起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2、波粒的定义
波是一种机械振动传播形式。它是人们在研究物质运动过程中,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其大小形状而建立一种理想化的物质运动模型。
粒子是只有品质而没有大小形状的物质,它是人们在研究物质运动过程中,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其大小形状而建立一种理想化的物质模型。
界定粒子的标准不是物体大小形状的线度,而是物体的大小形状线度在所研究的现象中不起作用或所起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粒子定义=粒子定义。
3、波粒的本质
波动是一种运动而不是一种物质。粒子是一种物质而不是一种运动。
4、波粒的分类
波动分类分为集体质点平面波、集体质点球面波两类。粒子分类分为单个质点粒子流、集体质点平面粒子流两类。
5、波粒性质
波动具有(能量)扩散性没有(能量)集中性。粒子具有(能量)集中性没有(能量)扩散性。
6、波粒互斥原理
波粒的定义、本质、分类、性质都是截然不同的,波粒是互斥的;物质要么以独立的波的形式运动具有波动性,要么以独立的粒子形式运动具有粒子性,但绝不能以波粒形式运动具有波粒二象性。
经典波粒互斥学说具体整理过程,参看宋吉伦《量子波粒运动轮》一书第一卷。
第二章 经典波粒定义的缺陷性
§2-1经典波粒定义缺陷性
1、经典波动定义缺陷性
经典波动定义是:波是一种机械振动传播形式。它是人们在研究物质运动过程中,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其大小形状而建立一种理想化的物质运动模型。
本书认为波的经典定义存在缺陷,原因是:
原因一、经典波定义中没有指明什么在机械振动
人们将传播波的物质称为媒质,又将媒质质点化,即将媒质看成无数个质点,所以波应当是媒质质点的机械振动。媒质 是不是一种物质呢?答案是,那么,波实际上是物质质点机械振动。对这一事实经典波动定义没有说明
原因二、经典波定义中没有指明质点的不传播性
在机械振动的传播中,只是机械振动传播,质点本身没有传播,经典波的定义中没有指明质点的不传播波动性。
优于上述两个原因,本书认为经典波动定义是有缺陷的。
2、经典粒子定义的缺陷性
经典粒子定义为:粒子是只有品质而没有大小、形状、体积的物质,它是人们研究物质运动规律时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物质大小形状而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物质模型。
界定粒子的标准不是物体大小形状的线度,而是物体的大小形状的线度在所研究的现象中不起作用或所起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粒子的定义与质点定义完全相同。
人们研究波动的方法是质点法,即首先将水槽内的水看成无数个质点,因为粒子的定义与质点定义完全相同。所以就是将水槽内的水看成是无数个粒子,这无数个粒子机械振动具有波动性,这样一来,水波就具有波粒二象性了,即波具有波粒二象性了。
因为波粒互斥学说中的波粒互斥原理认为物质决不能以波粒新形势运动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波具有波粒二象性与波粒互斥原理相矛盾。
上述矛盾是由经典粒子定义引起的,所以本文将上述矛盾称为波粒互斥学说悖论。
波粒互斥学说悖论说明,经典粒子定义具有缺陷性。
鉴于此本书认为经典粒子定义是有缺陷的。
3、解决经典波粒定义缺陷性的方法
在这里我们做一组狭长水槽水波水流实验:
狭长水槽水波实验(本书将这个物理实验称为物理实验1):设有一狭长水槽,令一水波从槽一段向另一端传播,因为水槽非常狭窄,所以该水波为行波。如图2-1所示。
狭长水槽水流实验(本书将这个物理实验称为物理实验2):设有一狭长水槽,令一水流从槽一段向另一端流动,因为水槽非常狭窄,所以该水流为一细细的水流。如图2-2所示。
因为物理学研究物质运动的方法是质点法,所以研究狭长水槽水波、水流运动时,首先将狭长水槽内的水物质质点化,即将狭长水槽内的水看成是由无数个质点构成的。
根据狭长水槽内的水波物理实验知,水波实际上是:水波是物质质点的一种机械振动的(及传播)形式。它是人们研究物质机械振动过程中,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物质大小形状而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质点运动模型。
这样定义波,既体现了机械振动的主体是物质质点,又提出了了物质质点的不传播性,解决了经典波定义的两个缺陷性。
根据狭长水槽水波实验,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波动:
波是物质质点的一种机械振动的(及传播)形式。它是人们研究物质机械振动过程中,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物质大小形状而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质点机械振动模型。
根据狭长水槽内的水流知,水流实际上是:
水流是物质质点的一种直线运动形式。它是人们研究物质直线运动过程中,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物质大小、形状、体积而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质点运动模型。
根据狭长水槽水波实验,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波动:
水流是物质质点的一种直线运动形式。它是人们研究物质直线运动过程中,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物质大小、形状、体积而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质点直线运动模型。
如果我们将波粒定义称上面形式,那么,那么就可以完全将水粒子流和水波完全分开,不会出现水波具有波粒二象性的 结论,这就避免了水波的波粒二象性与波粒互斥原理之间的悖论。
为此根据上述狭长水槽水波、水流实验,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粒子:
波是物质质点的一种机械振动的(及传播)形式。它是人们研究物质机械振动过程中,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物质大小形状而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质点机械振动模型。
粒子是物质质点的一种直线运动形式。它是人们研究物质直线运动过程中,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物质大小形状而 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质点直线运动模型。
这就是说:波粒定义都是物质质点一种运动形式。
综上所述,重新确定经典波粒定义后,可以解决经典波粒定义缺陷性。
§2-2 经典波粒本质的缺陷性
1、经典波动本质缺陷性
经典波动的本质是:波动是一种运动而不是一种物质。
这一看法来自经典波动定义:波是一种机械振动(及传播)形式。它是人们在研究物质运动过程中,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其大小形状而建立一种理想化的物质运动模型。
因为传播是一种运动,所以经典物理学家们将这一定义浓缩就是:波是一种运动。
因为经典粒子定义为:粒子是只有品质而没有大小形状的物质,它是人们研究物质运动规律时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物质大小形状而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物质模型。
将这一定义浓缩就是:粒子是一种物质。
因为运动和物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将波粒定义比较后,经典物理学家们得出结论:波的本质是一种运动而不是一种物质。
在本书的上一节中,我们证明了经典波动定义存在缺陷。为了解决经典波动定义的缺陷,我们给出了正确的粒子定义为:
波是物质质点的一种机械振动的(及传播)形式。它是人们研究物质机械振动过程中,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物质大小形状而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质点机械振动模型。
将新的波动定浓缩可得结论:波动是物质质点一种运动。
根据“波动是物质质点一种运动”知,波动形成既离不开物质又离不开运动,即:
波动是物质质点一种运动,波动运动既是一种物质又是一种运动。
在这一结论下,将波粒加以比较无法得到“波是一种运动而不是一种物质”的结论。
由此可知,,经典波的本质(波是一种运动而不是一种物质)是有缺陷的。
2、经典粒子本质缺陷性
经典粒子本质为:粒子是一种物质而不是一种运动。
这一看法来自经典粒子定义:粒子是只有品质而没有大小形状的物质,它是人们研究物质运动规律时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物质大小、形状而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物质模型。
将这一定义浓缩就是:粒子是一种物质。
将波粒相互比较,于是经典物理学家们得出结论:粒子的本质是一种物质而不是一种运动。
在本书的上一节中,我们证明了经典粒子定义存在缺陷。为了解决经典粒子定义的缺陷,我们给出了正确的粒子定义:
粒子是物质质点的一种直线运动形式。它是人们研究物质直线运动过程中,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物质大小形状而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质点直线运动模型。
将新的波动定义浓缩可得结论:粒子是物质质点一种运动。
根据“粒子是物质质点一种运动”知,粒子形成既离不开物质又离不开运动,即:
粒子是物质质点一种运动,粒子运动既是一种物质又是一种运动。
在这一结论下,将波粒加以比较无法得到“粒子是一种物质而不是一种运动”的结论。
由此可知,经典粒子的本质(波是一种物质而不是一种运动)具有缺陷的。
3、解决经典波粒本质缺陷性的方法
因为经典波粒定义存在缺陷,为了解决波粒定义缺陷,我们将其修订为:
波是物质质点的一种机械振动的(及传播)形式。它是人们研究物质机械振动过程中,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物质 大小形状而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质点机械振动模型。
粒子是物质质点的一种直线运动形式。它是人们研究物质直线运动过程中,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物质大小形状而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质点直线运动模型。
将新波粒定义浓缩可一个结论:
波动的本质是物质质点一种运动,波动运动既是一种物质又是一种运动。
粒子运动的本质是物质质点一种运动,粒子运动既是一种物质又是一种运动。
这就是说:波粒本质都既是一种物质又是一种运动。
综上所述,重新确定经典波粒本质后,可以解决经典波粒本质缺陷性。
§2-3经典波粒分类的缺陷性
1、经典波动分类的缺陷性
经典波动分为集体质点平面波、集体质点球面波两类。
经典波动定义为:
波是一种机械振动传播形式。它是人们在研究物质运动过程中,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其大小、形状而建立一种理想化的物质质点运动模型。
粒子是只有品质而没有大小形状的物质,它是人们研究物质运动规律时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物质大小形状而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物质模型。
经典物理学家们根据经典波粒定义认为:
波动分为集体质点平面波、集体质点球面波两类。
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单个质点机械振动物理实验(本书将这个物理实验称为物理实验3):
一个质点在坐标系 中,沿垂直 轴方向上机械振动。
单个质点机械运动完全符合新波动的定义,按照新波动定义单个质点机械运动也是一种波动,本书将这种波称为单个质点波。如图2-3所示。
根据经典粒子定义,单个机械振动质点具有粒子性没有波动性。
在本书的“第二章 §2-1经典波粒定义缺陷性”一节中,我们用实验证明了经典波动定义存在缺陷,给出了正确的波动定义为:
波是物质质点的一种机械振动的(及传播)形式。它是人们研究物质机械振动过程中,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物质大小形状而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质点机械振动模型。
粒子是物质质点的一种直线运动形式。它是人们研究物质直线运动过程中,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物质大小形状而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质点直线运动模型。
按照新波动定义,单个机械振动的质点运动符合波动定义,这就是说,应当将机械振动的单个质点看成是具有波动性。
按照新粒子定义,单个机械振动的质点运动不符合新粒子定义,这就是说,不应当将机械振动的单个质点看成是具有粒子性。
这就是说,按照新波动定义,波应当分为单个质点波、集体质点平面波、集体质点球面波三类而不是两类。
鉴于此,本文认为经典波动分类具有缺陷的,原因是忽略了单个质点波的存在。
2、经典粒子分类缺陷性
经典粒子流分为单个质点粒子流、集体质点平面粒子流两类。
经典粒子定义为:粒子是只有品质而没有大小形状的物质,它是人们研究物质运动规律时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物质大小形状而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物质模型。
界定粒子的标准不是物体大小形状的线度,而是物体的大小形状线度在所研究的现象中不起作用或所起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经典物理学家们根据经典粒子定义认为粒子动分为单个质点粒子流、集体质点平面粒子流、两类。
前面我们证明,经典粒子定义存在缺陷,为了解决经典粒子缺陷,我们给出了新的粒子定义为:
粒子是物质质点的一种直线运动形式。它是人们研究物质直线运动过程中,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物质大小形状而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质点直线运动模型。
经典粒子流分为单个质点粒子流、集体质点平面粒子流两类。但是物质质点除了上述两种粒子流运动外,物质还有一种运动形式——集体质点球面质点流,现在我们进行一个集体质点球面质点流物理实验(本书将这个物理实验称为物理实验
在坐标系 的原点 处无数个质点向平面四中运动,其运动的平面是一个球面,这就是集体质点球面质点流。如图2-4所示。
集体质点球面质点流的运动完全符合新粒子定义,也是一种粒子流,本书将这种粒子流称为集体质点球面粒子流。
这就是说,粒子分为单个质点粒子流、集体质点平面粒子流、集体质点球面粒子流三类而不是两类。
鉴于此,本文认为经典粒子分类具有缺陷性,原因是忽略了集体质点球面粒子流的存在。
3、解决经典波粒分类缺陷的方法
因为经典物理学家们在进行波分类时忽略了单个质点波这一类型的波动,在进行粒子分类时忽略了集体质点球面粒子流这一类型的粒子运动,所以为了解决经典波粒分类缺陷,我们将经典波粒分类修订为:
波分为单个质点波、集体质点平面波、集体质点球面波三类。
粒子分为单个质点粒子流、集体质点平面粒子流、集体质点球面粒子流三类。
这就是说:波粒分类都分为三类。
综上所述,重新确定经典波粒分类后,可以解决经典波粒分类缺陷性。
§2-4经典波粒性质的缺陷性
1、经典波动性质的缺陷性
经典波动性质为:波具有能量扩散不集中性(非定域性),这一结论是从集体质点球面波的能量扩散不集中性中得出的。
在本书的上一节中,我们证明了经典波动分类具有缺陷性,我们给出了正确的波粒分类:波动分为单个质点波、集体质点平面波、集体质点球面波三类。
我们现在进行一个单个质点波实验(本书将这个物理实验称为物理实验5):在坐标系 的 上的 处,放置一个质点,令其沿着 轴方向机械振动,如图2-5所示。
按照新的波动定义,该质点具有波动性,是一个单个质点波。
我们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能量永远集中在单个质点内部,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扩散在整个空间中去,即波具有能量集中不扩散性(定域性)。
这就是说,集体质点球面波具有能量扩散不集中性(非定域性),单个质点波具有能量集中不扩散性(定域性)。即波既具有能量扩散不集中性(非定域性)又具有能量集中不扩散性(定域性)。
鉴于此,本书认为经典波动性质:具有能量扩散不集中性(非定域性)是有缺陷的。忽略了单个质点波的能量集中不扩散性(定域性)。
2、经典粒子性质的缺陷性
经典粒子性质为:粒子具有能量集中不扩散性(定域性)。这一结论是从单个质点粒子流的集中性(定域性)中得出的。
在本书的上一节中,我们证明了经典波动分类具有缺陷性,我们给出了正确的波粒分类:
粒子分为单个质点粒子流、集体质点平面粒子流、集体质点球面粒子流三类。
我们现在进行一个集体质点波球面粒子流实验(本书将这个物理实验称为物理实验6):
在坐标系 的 上的 处,放置一个无数个质点,这些质点以 为圆心,向四周扩散开来,如图2-6所示。
按照新的粒子定义,这些质点运动具有粒子性,是一集体质点球面粒子流,
我们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质点的能量随着时间推移扩散到整个空间中去,这说明集体指点球面粒子流具有能量扩散性。
通过上述集体质点球面粒子流实验知,经典粒子性质(粒子具有能量集中性)是存在缺陷的,缺陷的原因是忽略了集体质点球面粒子流的能量扩散性。
鉴于此,笔者认为经典粒子性质(粒子具有能量集中不扩散性)是有缺陷的,缺陷的原因是忽略了集体质点球面粒子流的能量扩散性。
3、解决经典波粒性质缺陷的方法
因为经典物理学家们在总结波动性质时忽略了单个质点波的能量集中性,在总结粒子性质时忽略了集体质点球面粒子流的能量不集中性,所以为了解决经典波粒性质缺陷,我们将经典波粒性质修订为:
波既具有能量扩散不集中性(非定域性)又具有能量集中不扩散性(定域性)。
粒子既具有能量集中不扩散性(定域性)又具有能量扩散不集中性(非定域性)。
这就是说:波粒性质都具有定域性又有非定域性。
综上所述,重新确定经典波粒性质后,可以解决经典波粒性质缺陷性。
§2-5波粒互斥原理的错误性
1、波粒互斥原理的错误性
波粒互斥原理是经典物理学家根据经典波粒定义、本质、分类、性质推导出来的,具体推导如下:
推理一、经典波粒定义截然不同,因而波粒是互斥的
因为经典波粒定义为:波是一种机械振动传播形式。它是人们在研究物质运动过程中,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其大小形状而建立一种理想化的物质运动模型。粒子是只有品质而没有大小形状的物质,它是人们研究物质运动规律时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物质大小形状而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物质模型。
波粒定义是截然不同,因而波粒是互斥的。
推理二、经典波粒本质截然不同,因而波粒是互斥的
因为经典波粒本质为:波动是一种运动而不是一种物质。粒子是一种物质而不是一种运动。粒本质是截然不同,因而波粒是互斥的。
推理三、经典波粒分类截然不同,因而波粒是互斥的
因为经典波粒分类为: 波动分类分为集体质点平面波、集体质点球面波两类,粒子分类分为单个质点粒子流、集体质点平面粒子流两类。波粒分类是截然不同的,因而波粒是互斥的。
推理四、经典波粒性质截然不同,因而波粒是互斥的
因为经典波粒性质为: 波动具有扩散性,粒子具有集中性。波粒性质是截然不同,因而波粒是互斥的。
根据上述四个推理,于是经典物理学家提出了波粒互斥原理:
波粒定义、本质、分类、性质是互斥的,物质要么以独立的波的形式运动具有波动性,要么以独立的粒子形式运动具有粒子性,但绝不能以波粒形式运动具有波粒二象性。
前面我们已经证明,经典波粒定义、本质、分类、性质存在缺陷缺陷性,我们并给出了新波粒定义、本质、分类、性质:
1、新波粒定义
波是物质质点的一种机械振动(及传播)形式。它是人们研究物质机械振动过程中,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物质大小形状而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质点机械振动模型。
粒子是物质质点的一种直线运动形式。它是人们研究物质直线运动过程中,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物质大小形状而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质点直线运动模型。
界定质点的标准不是物体大小形状的线度,而是物体的大小形状线度在所研究的现象中不起作用或所起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这说明无论波还是粒子都是物质质点的一种运动形式。
2、新波粒本质
波是物质质点的一种运动。粒子是物质质点的一种运动。
这说明无论波还是粒子都是物质质点一种运动。
3、新波粒分类
波分为单个质点波、集体质点平面波、集体质点球面波三类,粒子分为单个质点粒子流、集体质点平面粒子流、集体质点球面粒子流三类。
这说明无论波还是粒子都分为三类。
4、新波粒性质
波既具有能量扩散不集中性(非定域性)又具有能量集中不扩散性(定域性)。粒子既具有能量集中不扩散性(定域性),又具有能量集中不扩散性(非定域性)。
这说明无论波还是粒子都具有定域性又都具有非定域性。
根据上述正确的波粒定义、本质、分类、性质,我们可作如下推理:
推理一、波和粒都是物质质点不同的两种运动形式,它们不是相互排斥的。
推理二、波粒都都是物质质点的一种运动,它们不是相互排斥的。
推理三、波粒分类都分为波粒都分为三类,它们不是相互排斥的。
推理四、波粒都既具有集中性又都具有扩散性,它们不是相互排斥的。
根据上述四个推理,本书可得结论:波粒不是互斥的
如果波粒不是互斥的,那么,波粒能不能是互补的呢?
现在我们做一个物理实验(本书将这个物理实验称为物理实验7):
令一个质点坐标系 中沿坐标系 轴正方向等幅跳跃匀速直线运动,令质点初始位置为 ,我们从坐标系原点开始计时,如图2-7所示。
该质点等幅跳跃匀速直线运动可以分为两个分运动:
1、质点沿坐标系 轴正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2、质点沿坐标系 轴正方向的机械振动
根据新波粒定义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质点沿坐标系 轴正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具有粒子性。
2、质点沿垂直于坐标系 轴正方向的机械振动具有波动性,
综上所诉,等幅跳跃匀速直线运动质点具有波粒二象性。
为了进一步证明波粒能不能是互补的问题,我们再做一个物理实验(本书将这个物理实验称为物理实验8):
令一个质点在坐标系 中沿坐标系 轴正方向圆柱螺旋匀速直线运动,令质点初始位置为 ,我们从坐标系原点开始计时,如图2-8所示
该质点圆柱螺旋匀速直线运动可以分为三个分运动:
1、质点沿坐标系 轴正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2、质点沿坐标系 轴正方向的机械振动;
3、质点沿坐标系 轴正方向的机械振动。
根据新波粒定义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质点沿坐标系 轴正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具有粒子性;
2、质点沿坐标系 轴正方向的机械振动具有波动性;
3、质点沿坐标系 轴正方向的机械振动具有波动性。
综上所诉圆柱螺旋匀速直线运动质点具有波粒二象性。
物理实验7和物理实验8两个实验结果说明,经典波粒运动理论中的波粒互斥原理的“物质质点绝不能以波粒形式运动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看法是错误的。
2、解决波粒互斥原理错误性的方法
根据上述正确的波粒定义、本质、分类、性质,我们可作如下推理:
推理一、波和粒都是物质质点不同的两种运动形式,它们不是相互排斥的。
推理二、波粒都是物质质点的一种运动,它们不是相互排斥的。
推理三、波粒分类都分为三类,它们不是相互排斥的。
推理四、波粒都既具有定域性又都具有非定域性,它们不是相互排斥的。
推理五、质点等幅跳跃匀速直线运动和质点圆柱螺旋匀速直线运动具有波粒二象性。
根据上述五个推理可得结论:
波粒定义、本质、分类、性质不是互斥的,物质既可以独立的波的形式运动具有波动性,又可以独立的粒子形式运动具有粒子性,还可以波粒形式运动具有波粒二象性。
§2-6本节小结
经典波粒定义、本质、分类、运动原理存在缺陷和错误:
第三章 创建波粒互补学说
§3-1创建波粒互补学说
在上一节中,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实验证明了经典波粒定义、本质、分类、性质、运动原理存在缺陷和错误,同时,也给出了修订后的波粒定义、本质、分类、性质、运动原理:现在将修订后的波粒定义、本质、分类、性质、运动原理整理如下:
1、新波粒定义
波是物质质点的一种机械振动(及传播)形式。它是人们研究物质机械振动过程中,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物质大小形状而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质点机械振动模型。
粒子是物质质点的一种直线运动形式。它是人们研究物质直线运动过程中,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物质大小形状而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质点直线运动模型
界定质点的标准不是物体大小形状的线度,而是物体的大小形状的线度在所研究的现象中不起作用或所起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2、新波粒本质
波是物质质点的一种运动。
粒子是物质质点的一种运动。
3、新波粒分类
波分为单个质点波、集体质点平面波、集体质点球面波三类.
粒子分为单个质点粒子流、集体质点平面粒子流、集体质点球面粒子流三类.
4、新波粒性质
波和粒子既具有定域性,又具有非定域性。
5,波粒互补原理
波粒定义、本质、分类、性质不是互斥的;物质既可以独立的波的形式运动具有波动性,又可以独立的粒子形式运动具有粒子性,还可以波粒形式运动具有波粒二象性。
因为我们曾将经典波粒运动理论称为波粒互斥学说,所以现将上述新波粒运动理论称为波粒互补学说。
§3-2创建波粒互补学说意义
波粒互补学说提出意义有两个:
第一、解决了波粒互补学说的缺陷性和错误性
波粒互斥学说的波粒定义、本质、分类、性质、运动原理存在缺陷和错误,波粒互补学说的创立,解决了了波粒互斥学说的缺陷性和错误性。
波粒互补学说的创立意味着在物理学中流行了两千多年的波粒互斥学说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波粒研究的波粒互斥时代结束了,波粒研究的波粒互补时代开始了。
第二、找到了一种描述波粒二象性的基础理论
波粒互补学说认为物质运动只能有波动运动、粒子运动两种形式,波粒互补学说则认为物质运动具有波动运动、粒子运动、波粒二象性运动三种形式。该学说的建立找到了一种描述波粒二象性的基础理论。为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研究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波粒互斥学说与波粒互补学说是截然不同的,二者区别如下:
§3-3 结束语
波粒互补学说认为物质运动只能有波动运动、粒子运动两种形式,波粒互补学说则认为物质运动具有波动运动、粒子运动、波粒二象性运动三种形式。该学说的建立找到了一种描述波粒二象性的基础理论。为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研究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附录:
对质疑的回答
读者:您认为经典粒子定义是:粒子是只有品质而没有大小形状的物质,它是人们研究物质运动规律时便于找出其运动规律,忽略物质大小形状而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物质模型。我认为这不是经典物理学家的粒子定义。经典物理学家的粒子定义应当为:粒子的本来意义是构成物体的基本微粒,最基本的粒子是电子、质子、中子等等,原子、分子等也可看成是构成物体的粒子?
宋吉伦:你提出的粒子定义为:构成物体的基本微粒,最基本的粒子是电子、质子、中子等等,原子、分子等也可看成是构成物体的粒子?这一定义不是经典粒子定义,原因是:十七世纪时,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认为光是一种粒子流。同时代的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了光的波动说,认为光是一种波动。
从牛顿惠更斯论战知,在十七世纪经典粒子定义就形成了。
电子、质子、中子是在二十世纪初发想的,和十七世纪相比晚了三百年的时间,就是说十七世纪的时候根本没有发现电子、中子、质子。所以说,经典粒子定义不是“构成物体的基本微粒,最基本的粒子是电子、质子、中子等等,原子、分子等也可看成是构成物体的粒子”。
另外,电子、质子、中子是微观粒子,人们已经证明,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观粒子从理论上严格来讲,是不可以作为粒子定义的,因为如果将它们作为粒子定义的话,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这与波粒互斥原理矛盾,我们将这个矛盾称为波粒互斥学说悖论。那么,波粒互斥学说是不自恰——前后相互矛盾的,
阅读: 284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