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智慧之学,是人们认识世界、适应并改造世界重要的思想工具;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重要的思想力量。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
中国古代哲学蕴含着非凡智慧,认识到世上事物全都有显性和隐性两个部分。《易经》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已经认识到事物普遍存在着形上、形下两种相关但又不同的呈现形式。“器”是实体,看得见摸得着,比较好理解;这个“道”,是感官不能直接受理,又是切实存在,是无形的物质和规律。例如:无形的法则、通达的道理、实体伴生的信息、目前玄妙难测的存在。
在《道德经》里,对器、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对感觉不到存在的“无”,的解读非常精彩“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阐明有(形而下)、无(形而上)的微妙,是同时呈现而称谓不同、虚实互补、相依相存的-伴生关系。
千百年来人们生活在器物时代,容易感知形而下的器物。形而上是阳春白雪、只有少数智者能够揣摩一二。二千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能够以形为界辨析有无、虚实的伴生同出和相辅相成,并且著书立说,确实是有惊人的智慧。
然而近代物理,看不见“伴生”这自然普遍现象。当实验中电子发生衍射,呈现波的现象时,百思不解。只能强词夺理,说电子有时候是粒子、有时是波。因为他们的词典里,没有形上、形下的道、器的共存,没有“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的伴生智慧,对微观物质能够粒波伴生更是不敢想象。
其实,形之上、下的伴生是自然事物的普遍、真实的存在;是基本的知识、有普世价值。她将开辟哲学和物理学的新纪元,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在我探讨物质文章中,多次提及“伴生”,因为“电子的运动伴生着电磁波”是自然本质的呈现,是重要的科学发现,是电子具有波特性、发生衍射的根源。伴生这个生物学名词被运用到物理学上,有人觉得生僻、深奥。其实,器、道的伴生是天地间最普遍最广泛的现象;伴生一点也不神秘、突兀,普通得无处不在,伴生时时刻刻都发生在你、我,我们每个人身边。
事实上所有的人和物都处在伴生之 中,如:每个实体人都有姓名、有身份证、学生证、有手机号…这些萦绕在身体外的非器物的信息,就是该人的专属标志、就是这个人体所伴生的波。人的呈现有时候是实体(在教室上课、机场安检),有时是波。有时是姓名(签到簿、工资单)、有时候是手机号(通讯录)、有时是照片和一串数字(身份证)。
在自然界,动物、植物用伴生的波-气味、信息相互交流:飞蛾能够接收到数公里同类的气息、植物能够以信息素科学分配彼此的范围;我们能够看到房屋山川、看到绿叶红花,是因为这些物体分子伴生的波反射了部分阳光的波。
伴生是手机和信号的关系,人们就是靠这些形而上、看不见的波与亲朋好友、与世界保持联系、进行交流。
在宏观:太阳是器,形而上伴生着阳光、磁暴,伴生着引力场;
地球是器,形而上伴生着大气、磁场、引力、春夏秋冬;
月亮实体之外伴生着潮水、阴晴圆缺。伴生着中秋节。
宇宙天体就是在场(道)作用下维持相对位置、保持规律运动。
在微观:具有质量的基本粒子只有质子、电子(中子=质子+电子),这是因为只有质子、电子周围存在着伴生的场。质子是粒子、伴生着引力场,并且从微观的原子核向周围无限延伸到物质世界、到宏观的太空,形成了弥漫在宇宙空间的非接触的但是能够相互作用引力场。
没有形而上(场)的思维,就不能解读没有接触,产生相互作用的物理现象,就不能解释牛顿的苹果,难以解读太阳与太阳系,难以解读电子环绕原子核规律运转形成原子、形成分子;没有场思维也不能解读物质为什么会有质量。
电子若是个单纯形而下的粒子、就不能解读电子所携带的电荷、也不能解释电子之间非接触的相互排斥以及电子的质荷比。所以电子是粒子、并且伴生着电、磁、波。在奥斯特实验中,导线外的小磁针偏转;现代磁共振电流形成的强磁场、都证明电子的运动伴生着磁场;我们的手机和通信基站之间的信息交流(发射和接收的)是电磁波,都是电子振动伴生着的电磁波的辐射。
双缝实验-电子束发生衍射;高能电子束射向金箔和铝箔,穿射出的电子束在靶上形成了明显的衍射环。这些电子“波动性”的实验并不能说明电子是波,而是电子伴生着波。电子伴生着电、磁、波,是在形而之上,只是当时的“伴生”只是一个生物学名词,哲学人还没有感悟到伴生现象是大自然的普遍存在。
重视伴生哲学、正视“电子的运动伴生着电磁波”,光电实验中,较高频率的紫外线与金属核外电子运转所伴生的电磁波形成共振、振出了电子,在电压推动下形成电流。由此,可以全面地解读光电效应、光电现象的所有特性。光只是电磁波、光不是光子,“光子”名词和理论是一个时代的错误。
器物思想则总是把自然的波想象成一个个的什么“子”、相互作用靠“碰撞”。物质内存在着波,这个波是质子、电子规律运转伴生的波,是自然的客观存在。物质中不存在用德布罗意公式计算出来的物质波。
近代朴素唯物主义为主体的哲学,注重实体、器物。引领、推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的发展,功勋卓著。但漠视“道”的存在,对事物的认识仅停留在“器”的层面,所以看不到形上形下的波粒伴生,在百年前已经走到尽头。
朴素唯物认为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就是唯心,把形而上打入唯心主义的黑牢。把国外科研中批判的劣迹,孤立、静止、片面的思想方法翻译成“形而上学”。是亵渎古代精妙的哲学思想。
今天的哲学要给形上、形下伴生的学说正名,形而上的学问是高妙之学。要恭恭敬敬地请回、并且供奉我们祖先高瞻远瞩的哲学思想。
量子物理的波、粒二象,不死不活的猫,现在发展到量子纠缠、意识因果,居然占据科学讲坛90年。这不是学者弱智,而是因为哲学尚沉浸在器物时代、哲学对科学的有效智慧供给不足,导致物理学流连忘返在实体之中。致使世界科学90年的沉寂。物理困惑久攻不下,一些学者求助意识、走上唯心之路。
在此郑重声明:形而上是真实、客观地存在,是器道伴生,是手机和信号,不是意识,不是佛学。
明者因时而变,哲学亦应与时俱进,推动形上、形下伴生的思想责无旁贷。伴生是自然事物的普遍存在;却是哲学、物理学的新发现。是自然的香闺艳约、是物理学的一唱雄鸡、是中国梦的梦寐以求。伴生理所当然的应该引起重视、应该凝练为现代哲学的新理论。
复兴古老哲学精华,开拓微观波粒伴生。百年物理的多种波、粒同时呈现的所有实验都得到解读。能系统地诠释所有的物理学现象、破解诸多的科学之谜。现在,哲学将要还原器道伴生的本来面目,探讨形而上的玄微存在,新哲学携手物理学、众多的自然之谜将迎刃而解,科学将迎来灿烂的春天。
阅读: 408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