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前我们面对的2019-nCoV病毒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对手,由于我们对它知之甚少,给预防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依照当前对病毒防治过程中的信息,探讨新冠病毒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潜伏、生存、和肆虐过程中的“诡计”,找到对付病毒的思路和方法。
冠状病毒的初期孕育者是蝙蝠,生活在黑暗、阴冷环境中,这也是原始病毒所适应和喜欢的环境。来到城市在海鲜市场的阴、冷、湿中变异成为新型病毒,其面对的物理(力-比重、热-温度、光-辐射、电-负离子)环境跟我们人类的生活环境一样,人们在环境方面难有作为。并且冠毒有一套狡猾变异的应对伎俩,让自身生存、发展、壮大,造成了我们防治工作的被动和困难。
【力-比重】
这冠状病毒呈球状、为了能够在空中长久流窜、有利于传播,所以其比重必须与空气相当。大气分子有较低的比重,是因为其表面环绕电子、相互推开距离,所以有阿伏伽德罗常数。新冠病毒要找到宿主,不能像空气中的分子推开距离,而是有冠状凸起,希望与四面八方都能“亲近”,有利于找到附着体。新冠病毒为了在空气中传播,这个碳氢化合物构成体的比重必须与空气相当,所以它一定是一个中空的球体。
也就是说它是一个个飘荡在空气中的小气球,容易在空气剧烈的震荡中破碎,所以在疫情严重的地方炸响鞭炮,或者会有灭毒的功效。
冠状凸起是新冠病毒的重要生命系统,其端部表面有电子旋转产生电磁力与外界物质相互吸引而具有的附着功能,这种附着力与壁虎、苍蝇脚底的微观功能类似。同时物体由其核外电子的平面旋转产生的电磁力-聚合构成,所以表面存在少量电磁力,利用电磁力相互吸引的原理,新冠病毒易于在金属、塑料、玻璃表面附着,也能在宿主内附着,中空的冠状凸起还是其生命通道。
【温度】
冠状凸起还有利于感知周围的温度、环境。
温度对于病毒的作用,是人们疫情解困寄予最多希望的物理量,因为2003年的SARS也是冠状病毒肆虐全国,直到第二年的4月因天气转暖而销声匿迹,于是整个科学界都在说冠状病毒害怕高温。然而,这个说法不严谨,因为人体体温37℃,也是冠状病毒最喜欢的环境,说明病毒对温度和环境是有选择性的适应,病毒在宿主内有吃有喝并不害怕高温。
有文献说冠状病毒在宿主外会很快(几分钟、几秒钟)就死亡,这是错误的观点。因为新冠病毒不会孤立存在,它有很强的附着能力,它可以裹藏在飞沫中,吸附在空气的微粒身边,生存时间可以大大延长。甚至它在寒冷中它可以选择:冬眠!让其生命体低速运转、保存能量,在冷风中流浪,遇到宿主可以立即苏醒。
由此看来,人们对新冠病毒的生存能力应该有一个重新认识,事实上它在整个冬天肆掠,那么它冬眠的时间应该更长(希望有能力的实验室测试)。这也是我们在这个非常时期必须戴口罩,不能丝毫侥幸、马虎的原因。
冠状病毒怕热,也是这次疫情爆发在中国没有暖气的最北方城市的原因之一,冬天取暖调高室内温度也是一种防止病毒感染的方式。
冠状病毒怕热,我们是否可以在口罩之外加装一个加热装置(例如,暖宝宝),让它不能通过这个45℃的温度关口。(这可以设计一个专利)
【潜伏】
病毒,是一个独立的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必须要在动物体内才能存活。当年的SARS一旦进入人体一两天适应后就开始兴风作浪,病人体温立即升高,所以查体温是简单有效的排查手段。
这次的2019-nCoV病毒则要“聪明”得多,进入人体,它并不急于大吃大喝、大量繁殖。而首先是蛰伏,了解环境、估量对手,此主若是身强力壮、开朗乐观,它就在宿主内老老实实的待着,并不敢兴风作浪。它用其冠状绒毛感知此主体内的温度、体液的流速等,从而估量宿主身体的旺盛和衰老。然后欺软怕硬,在衰弱的宿主体内发动攻击,大量繁殖。人们发现这次病毒潜伏期很长,达7-14天。
更有甚者,人们发现该病毒能够在体格健康人的体内长期蛰伏,让此人成为无症状感染者,默默无闻的病毒传播者,一旦环境适合,就钻到老弱病残人体内,再一次肆意妄为。这种无症状宿主传染的隐蔽性让真相的缺席、人人皆危、防不胜防,相信医学人一定能够找到简单有效全面排查的办法。
事物有两面性,该病毒具备了隐蔽性,那么它的爆发性、致命性必定会有所收敛。这样就给医治留出了空间和时间,所以这次疫情的治愈率还是比较高的。
【光-辐射】
由于冠状病毒的先辈长期是与蝙蝠在阴暗中成长的,对明媚的阳光并不适应,尤其是害怕高频率的紫外线。所以在疫情时期必须外出,可选择在阳光的中午;紫外线能够穿透其表面、灭活其内在生命体,所以在室内(病房,办公室、超市、房间)可采用紫外灯消毒。
【电-负离子】
冠状病毒喜欢阴湿的环境,一来是其先辈长期是在阴暗中成长;二来是在潮湿的环境中基本没有静电,而冠状病毒的绒毛害怕静电的骚扰。
上一篇文章说到:大地内的电荷(电子)常常被斥挤到地表,形成游离电子,天气潮湿,空气中水蒸气丰富,大量的地表电子容易钻进有间隙水蒸气。这样空气中游离电子少了,病毒周围没有了电子的骚扰,当然更舒服了。
如果天气干燥,大量的游离电子在空气中游荡,表面毛突突的冠状病毒,是正在寻找归属的静电最喜欢的去处,活跃的外来电子在病毒凸起之间挤占、并且表面的电子导致病毒与其它物质相斥,让病毒不能完成入侵而导致饿死。所以大地富余电子(负离子)是冠状病毒的克星,这也是当年SARS消亡的原因。
阅读: 40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