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古老的和近代的看法,真空中存在两种流体,以太和虚光子。对比超流体的二相性,以及波粒二象性,称真空的双流体现象为时空的二相性。其中以太能传递惯性和引力,虚光子能传递电磁力和强、弱相互作用力。关于以太风,以及电磁场所形成的虚光子风,真相如下:一,平行匀速以太风对光子毫无影响,纵向不改变光速,横向不改变光的直线传播。地球表面低空存在与地表同速的平行匀速以太风,因此在低空进行的MM实验为零结果。二,平行加速以太风(类似运动物体或自转圆盘对周围空间的拖拽)对光子毫无影响,纵向不改变光速,横向不改变光的直线传播。地球表面低空在四季(尤其是冬至和夏至)存在与地表同步的平行加速以太风,因此在四季进行的MM实验为零结果。三,向心以太风(万有引力场)对光子有影响,纵向改变光速,横向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与当前已知的引力场对光的影响相符。四,平行虚光子风(平行电场),纵向改变光速(相当于透明介质改变光速),横向不改变光的直线传播,与当前已知的介质光学相符。五,向心虚光子风(原子向心电势场),纵向改变光速(相当于原子吸收光子),横向改变光的直线传播(相当于折射散射)。总之,光速是光波和光子相对于虚光子海洋的群速度,而不是相对于以太的速度。光波或光子是虚光子群的某种有序组合结构,是虚光子海洋的特殊波动。因此,用光速变化或干涉条纹的移动来检测以太风,是无效的,只能得到不存在以太的结果,因为以太风对光子无作用。
既然以太风对光子无作用,那么如何能检测到以太呢?检测以太的唯一方法,就是惯性。如果没有以太的特殊阻力,物质就没有惯性,没有惯性质量。匀速运动的以太风,对物质没有加速作用,没有力的作用。加速运动的以太风,对物质有加速作用,有力的作用。向心以太风,就是加速以太风,对物质产生向心力,这就是引力。可见,只有宏观巨大质量的星体,才能产生明显的对物体的作用力。对于平行加速以太风,该如何检测呢?理论上,只有宏观巨大星体进行直线加速运动时,才能拖拽周围的以太产生加速以太风,而这种加速以太风之力,又与星体引力混合在一起,而无法直接观测到。唯一办法,是用测量万有引力常数的卡文迪许试验那样,测量转轮附近引力的微小变化。
相对论认为,互相看对方,钟慢尺缩质增;自己看自己,钟尺质量皆不变。我自创的恒测论认为,运动者自己看自己,钟快尺长质减;静止者自己看自己,钟尺质量皆不变,互相看对方,钟尺质量皆不变。总之,只要涉及到静止者,在洛伦兹变换公式中,远程观测值和自己测自己的值,都是不变量。比如,动者看静者,静者看动者,静者看自己,这三个值都是不变量。只有动者看自己,是唯一的不变量。简言之,相对论认为本征值是不变量,非本征值是变量。恒测论认为,动体本征值是变量。静体本征值,以及动体和静体的非本征值是不变量。本征值=自己测自己的值。非本征值=测对方的值。
经过对洛伦兹变换公式的重新理解,得到恒策论,即静止观测者的观测值为恒值,并得出如下结论:飞船上的人看飞船上的物体的实测值,是钟快、尺长、质量减少。宇航员到了太空,如果是逆着太阳系的旋转方向飞行,会更快衰老。也就是说星际航行的宇航员回来之后,会比地球上的人更衰老。
从恒策论的尺长效应,可以直接得出量子化效应。即,粒子在圆周运动中会出现尺长效应,导致圆周轨迹出现均匀化褶皱,形成量子化结果。其中的钟快和质减都对量子化效应的产生有促进作用。至此,把恒策论(相对论的修正版)和量子力学完全统一起来了。
可以找到绝对静止的以太参考系,和绝对静止的虚光子海洋参考系。一,在真空中的自由落体本身,就是一个绝对静止的以太参考系,时间最慢达到极值,长度最短达到极值,质量增加到最大,达到极值。二,在自转圆盘的内部和表面,也属于一个绝对静止的以太参考系,钟慢尺短质增皆达极值。三,在涡旋电场中匀速圆周运动的带电粒子,肯定处于绝对静止的虚光子海洋参考系中,钟慢尺短质增皆达极值。
按照我的恒策论,如果单纯看引力的话,地面的钟应该更快。向西飞的飞机是属于逆着以太风飞行,属于运动物体,导致钟快。而向东飞的飞机有可能是与以太风近似同步的,所以说钟慢。地球表面的以太风速,与高度成正比,导致越高钟越快。对于万有引力来说,与高度的平方成反比,越高钟越慢。平行以太风与纵向向心引力风,两者叠加,导致在地面低空处,越高钟越微微快一点。而从高空到太空这段距离,越高钟越慢。总之,不管是动物还是物体,越运动寿命越短(钟越快,腿尺越长),越静止寿命越长(钟越慢,越龟缩)。
阅读: 29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