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城市新闻 繁体  
邱乐立律师

苏侨共逐梦 同心向未来①|刘庆:深耕不辍,勇当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拓荒者

2022年11月08日   维加斯新闻报
江苏省侨联

 

“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家国情怀是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接受采访时多次重复这样一句话。

上世纪90年代,当科教兴国伟大战略成为一项基本国策,远在丹麦的刘庆毅然回到祖国,投身科教兴国战略实施洪潮。20多年间,他当过老师、搞过科研、做过管理、办过企业,却始终将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拓荒者,作为对自己职业生涯最精准的定位,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科技领军人才的责任和担当。
家国情怀,毅然归国“拓荒”

从教授、博导到所研究领域专家、企业总经理,刘庆走的每一步都有着时代的印迹,也勾画出一位科研工作者的成功跨界、出圈之旅。

关于刘庆的跨界、出圈,还要从上世纪90年代说起。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刘庆骨子里就刻有重庆人直爽敢闯的拼劲儿。1993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毕业的他,意识到自己“应该走出去看看”,于是便和当时的许多年轻人一样,踏上了出国深造的道路,之后留在了丹麦Riso国家实验室工作。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引起国人广泛关注。自那时起,刘庆便开始筹划回国发展的事情。“那个年代,国内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与国外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作为一名中国人,我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贡献一份力量。”

刘庆的这个决定,让很多人感到不解。“毕竟国内一年的收入甚至不如我在丹麦干半个月挣得多!可这有什么关系呢?我当时心里想的就只有这一件事——回国!”

2000年秋天,刘庆带着家人回到了祖国。此后14年,他先后在清华大学和重庆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并创办过多家高科技企业,荣获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荣誉称号和科研奖项。直到2014年,已是重庆大学副校长的他收到了一份来自江苏的邀约,希望他能够加盟江苏省产研院。此时的刘庆,犹如一下子发现了“新大陆”。

“将科学和产业相结合,本身就是一个世界级难题,加入产研院后可以专注于做这一件事,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也颇具挑战性。”刘庆甚至觉得,自己此前的所有学习工作经历都在为这一件事做准备。

不管是做学术,还是发展产业,只有真正触碰到它,才能摸索到成功的“脉门”。此后8年间,在刘庆的带领下,这块最初的江苏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已然织起了一张引领江苏新兴产业发展的巨网。位于江北新区的江苏省产研院内,一张“研发载体分布图”引人注目:13座地级市,72家研发载体,涵盖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和能源环保等领域细分产业。点击任意一城,当地拥有的专业研究所和研发型企业立即跃然眼前。
敢为人先,打造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

敢于跨界、破圈的刘庆头衔众多,但他最看重的却是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拓荒者这个身份。8年来,身担江苏产研院院长一职的刘庆,始终带领团队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持续走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道路上。

在研发载体体制改革上,刘庆团队系统借鉴了国内外技术研发机构的经验,采用“项目经理制”和“团队控股制”,开创了专业研究所建设新模式,以“现金出资、团队控股的轻资产运营公司管理运行专业研究所”的方式,实现了专业研究所所有权与经营权、研究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的有机统一。

在挖掘创新需求方面,刘庆带领团队深入200多家企业,与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合作成立联合创新中心,探索提炼出企业“不能自主解决”和“愿意出钱寻求解决方案”这两个“真需求”的标准,目前已凝练提出技术需求900余项,企业意向出资金额近30亿元,达成技术合作300余项,合同额超过10亿元。

不仅如此,刘庆团队还不断探索吸引海内外优质创新资源到江苏集聚的新举措,推动江苏产研院先后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密西根大学、德国弗朗霍夫协会等72家海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与海外合作机构设立国际合作资金池、举办专业领域技术对接活动等,促进其研究成果到江苏落地转化……

“我们其实是在构建一个江苏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人才和成果的集聚,真正满足江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建设一个真正能够实现为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供技术供给的平台。”刘庆强调,如今这块“试验田”正聚焦创新链中科学成果到产业技术之间的转化环节,积极为江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支撑。
久久为功,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建有专业研究所72家,转化科技成果6200多项,衍生孵化1200多家科技型企业,服务企业超2万家……谈及江苏产研院所取得的这些成绩时,刘庆反复强调一句话:谈论一个地方科技的发展,不光是看科技投入有多少,更要看这个地方的创新环境和氛围能否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走上创新之路。

“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就是人才。”刘庆分析,不少高校培养出来的专业博士人才不愿到企业,也有很多企业选人才时,认为高校培养的这些博士与自身发展需求不匹配,这就造成了人才供需的不平衡。围绕如何解决产业发展所面临的这类突出问题,刘庆向记者介绍了江苏产研院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集萃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记者了解到,该计划一直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需求导向、实践导向的高层次产业创新人才,目前已与国内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累计近5000名,与海外合作高校联合培养博士/博士后近80名。“从产业长远发展来说,产学研用的本质就是创新科研人才的培养和转移。”

关于创新环境和氛围,刘庆特别提到一项人才激励新机制,就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化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的指示。“做得最成功的一家企业是今年4月份成功上市的集萃药康。受益于这项机制,团队积极性很高,创新的生产力也得以激发,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企业上市的步伐。”

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让科技力量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8年时间,江苏产研院这片昔日的科创“试验田”,已然成长为生机蓬勃的创新“小森林”。如今,这块“试验田”已不止局限于江苏,而是进一步扩大,辐射到了整个长三角,去年6月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挂牌启动,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已实现一体化办公,除财务和办公室相对属地化独立运行以外,其他所有部门都实行一体化管理,最大程度统筹协调、合理分配各地资源。“希望能在整个长三角打造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构建100家高水平的专业研究所、和海内外各100家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和长三角地区超1000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建立联合创新中心等举措,为长三角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希望‘试验田’的一些举措也能为全国科技体制改革提供有益探索。”

谈及未来发展,刘庆表示,提供优质的产品以及高水平的科技供给,是成立江苏产研院以及启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根本任务。未来,他希望能够通过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打造,真正为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供技术支撑,并让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真正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阅读: 45719

推荐阅读

基隆海科馆长疑涉霸凌 陈素芬遭调离主管职务

黑色星期五购物潮 奢侈品与高端商品折扣多

2024年全美的黑色星期五购物狂潮已经提前在线上拉开序幕,各大零售商如沃尔玛、Tar

梅西百货员工涉做假帐 隐匿1.54亿美元包裹配送费

涉诬指张淑娟绯闻案 周玉蔻、蔡玉真各判刑1年半

美国受禽流感影响 鸡蛋批发价暴涨翻倍

通膨余威尚存 「黑色星期五」买气仍受影响

李梅 徐豫蓉 刘蕴琦 李昭夏 恒兴地产 Cindy zhou 吴维安 杨红 无限地产 兄妹地产团队 爱家窗帘 UPS Chinatown 区域中心 万通贷款 文道律师事务所 蔡文伟联合律师事务所 泛宇 陈冬玲 Windmill 儿童牙医诊所
新闻报微信

部分内容源自网络或由读者提供, 如有问题请电邮至: ad@lvcnn.com
© 维加斯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 Las Vegas Chinese News Network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