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城市新闻 | 繁体 |
你未熟知的鼓楼名人 | |
2023年01月09日 维加斯新闻报
|
|
福州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世家丛起,名人辈出。鼓楼区位居省会中心,更是群星荟萃之地,虽历经岁月淘洗,其丰功伟烈,赞在人口者,乡邦引以为荣。群贤显身扬名,或由身处高位,政绩卓著,或因文才富赡,著作等身;或缘科第世家,代有闻人;或出开先风气,冒险犯难,救世济民。要之,皆有大功于家国,有盛德于社会,其声光震铄古今,为众人所钦仰者,故载诸竹帛,铭于金石,累世流传永为旌式。但日月之明,不掩萤烛之光,民间固多以积德行善、嘉言懿行、利国济民留盛誉之仁人志士,其事迹或不载于史志,其声名或未显于廊庙,而民众受其恩德,至今永志弗忘,有谱牒载其事实,垂于后世,在乡井播诸口碑,颂其功德。是亦孔子所称“礼失而求诸野”之一端。今设此《你未熟知的鼓楼名人》栏目,以记载名声未著于世,而事迹实彰于时者,为之鼓呼揄扬,以励来者。不使先贤德音辉光沉湮于历史埃尘,而致长久寂寂无名焉。
阮弥之(?—436年),江左人(今江苏南京),南朝元嘉间(424-453)任晋安郡太守,在为官任上最突出的政绩是“教民稼穑,兴办学校”。由于惠政显著,所以深受老百姓爱戴,他的历史功绩也永远留在了百姓心中。在阮弥之逝世以后,刘宋朝廷钦赐祭葬,“官设有司春秋两祭”,赠资政大夫,谥忠惠。这是很高的荣誉,在当时的社会是不多见的。
阮弥之有功社会和百姓,福州人无不感恩戴德,于是立祠以祭祀他。据考证,他在福州的乌石山有一处重要遗迹。乌山阮公祠曾经在山的南麓,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六月,因“雨暴山崩”,从而导致祠宇倾圯,“片瓦只椽,杳不可见”。关于乌山阮公祠兴建时间,据文献中“男女痛哭之声不绝于道,塑像奉以为神”等文字资料推断,当在阮弥之逝世后。
林佶《乌石山图》(连天雄提供)
其人为官政声颇著。宋文帝时期,闽中发生过动乱。南朝元嘉元年(424),“建安郡山贼百余人破郡治,抄掠百姓资产、子女”。闽浙一带洞夷海寇猖獗肆虐,阮弥之“设方略御之”。宋文帝刘义隆曾遣散骑常侍袁渝至福州观察吏政,访求民情,他历数福建治理情况,得到了朝廷的肯定,于是“欲召其为“京官”,后来因为福州百姓挽留,他才没有离开福建。除了“御寇”这事情之外,他治闽的功绩主要在于教民稼穑和兴办学校两个方面。(陈常飞《阮弥之事迹初探》)
阮弥之奉政入闽,任上注重农事,组织开拓阡陌,教民稼穑,把良种引进福建,使农业得到发展,改变了闽地“行经万里,不见汉地”的蛮荒现象,这为以后福建的治政打下良好基础。郭柏苍《乌石山志》记载,阮弥之“兴学校,正风俗”。《福州阮氏宗谱》也记载阮弥之“见闽越人不知学,不知礼”,遂于“乌石山麓择地三十余亩,二十多间房,兴办学校,邀请江左名士包括阮氏文人,来闽讲学”。传播中原文化,宣仁广义,正风俗,扬士风,倡文明,民风大变。据《三山志》载,因他的教化,从而使闽地从“俗未知学”做到“家有诗书,市无斗嚣”,开启了闽中的文明教化。阮弥之治郡的成效影响很大,闽中的读书之风也由此兴起。闽中初现良风美俗,风教遍于市井。《闽县乡土志》载:“弥之入闽兴学,在虞愿、李椅、常衮诸人之前。”世称“七闽人师”诚为实至名归之褒扬。(相关文字参考卢美松《闽中文教先祖阮弥之》)
阮弥之卒年和担任晋安郡守时间未见史书明确记载,但仍可根据相关人物及事件推知。《乌石山志》载阮弥之“闻上杀檀道济,竟叹息忘寝食,以忧卒”。檀道济是刘宋开国元勋,文帝患病时,因忌其威名,故召还杀之,事在宋元嘉十三年(436)。阮弥之为此而“叹息忘寝食,以忧卒”,据此可推测其逝世时间当在此时。
阮弥之在福州任职时间在425-428年之间,前后不过五年。而这段时间,却为鼓楼、为福州、为福建写下了一页历史,时间虽简短,但影响深远。 阅读: 59610 |
推荐阅读 | |
| |
| |
| |
| |
| |
| |
|
部分内容源自网络或由读者提供, 如有问题请电邮至: ad@lvcn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