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在美中国公民近来频频遭遇诈骗陷阱,有多名人士向中国驻美大使馆反映受骗遭受了重大经济损失。中国驻美大使馆就此梳理了近期多宗案例,提醒在美的中国公民要小心三类高发的诈骗陷阱。
据中国驻美大使馆官网上的「重要通知」版块公布,陷阱一为虚拟货币投资。A收到B短信称,「嗨,Kevin,我是Lucy介绍来的。听说您是乒乓球教练,我想向您报名学习乒乓球!」「嗨,Kevin在吗?线上急等!速回。」A认为B系发错短信,出于好心便予以回复。二人一来二去相谈甚欢,深感投契,遂添加微信好友。
此后,B鼓励A利用某软件投资虚拟货币。A在B指导下,通过该软件投入1万美元,经提现赚取了1000美元。尝到甜头的A继续投入大额资金,希望获取更高利润。但一段时间过后,该软件显示无法提现,并警告A投资交易涉及洗钱,需另外支付押金才能提现。A支付押金后仍无法提现。经查阅有关网站反诈文章,A才意识到自己被骗,最终损失10余万美元。
促理智识别各类骗局
陷阱二为网络刷单。A经朋友介绍加入了一个「网络刷单」微信群。微信群主B称自己是一个微商,为提高其店舖销量,需要成员帮助购买产品。作为回报,B承诺除向购买者正常发货外,还将一并返还购买者支付的货款以及更多现金回报。A觉得「网络刷单」利润丰厚,颇有吸引力,于是购买了一批产品。但此后并未收到B此前承诺的返还货款和现金回报。A向B询问原因,B先以各种理由搪塞,后将A「踢出」微信群并「拉黑」。A此时才意识到被骗。
陷阱三是私下换汇。A是某大学的留学人员,在一个华人微信群中认识B。两人添加微信好友并协商私下进行换汇。A通过微信向B转账人民币后,即被B删除微信好友。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郑重提醒在美中国公民,务必提高反诈意识,理智识别各种类型骗局,谨慎添加陌生微信好友和加入微信群,不轻信、不转账,避免上当受骗。并提醒如不慎遭遇诈骗,请及时向美国居住地或所在学校警方报警。
去年数度提醒小心上当
驻美使馆此前也数度发布通知,提醒中国公民谨防诈骗。去年7月,鉴于不法分子假冒中国驻美使领馆名义实施电信诈骗频发,使馆就曾提醒在美中国公民注意。此类诈骗常见手段是以个人资讯泄露、涉嫌违法犯罪、跳转中国国内警方通话等为由,引诱当事人提供个人情况或操作银行转账,导致不少中国公民和留学生遭受经济损失。
使馆通知提醒:驻美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通常仅用于接听中国公民紧急求助来电。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外拨,更不会进行所谓转接服务。二来,驻美使馆不是执法机构,不会通知中国公民处理任何案件,不会索要任何个人资讯,更不会索要钱财或要求进行银行转账操作等。最后也提醒大家不要在电话中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姓名、出生日期、护照号码、银行卡号、家庭住址等个人资讯。如接到疑似诈骗电话,请立即挂断或进行多渠道核实;如提及金钱交易,切忌直接转账。
去年5月,美国的电信诈骗案又有新套路,不法分子不断捏造「当事人涉嫌俄乌冲突诈捐相关刑事案件」、「出售回国包机机票」等新事由骗取钱财,多名受害者上当受骗。其支付手段亦从传统银行转账拓展到加密货币交易领域。不过从诈骗手法上看,不法分子仍使用惯用伎俩,多以技术手段模拟电话号码随机呼叫为开端,遇讲中文者「上钩」后,冒充使领馆、中国公检法、服务商等,从受害人处直接骗取钱财,或对受害人进行洗脑,使其自行对外隔绝联系,制造「被绑架」假象,进而向其亲友骗取钱财。为此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也再次提醒在美中国公民:务必提高警惕,防范各种类型诈骗,不轻信汇款转账。
阅读: 21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