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加斯讯)网路诈骗无孔不入。根据ITRC报告指出,歹徒利用AI技术伪装成公司的招聘人员,在信誉良好的求职网站上,刊登虚假的招聘广告,令求职者防不胜防。近期洛杉矶主要华文报纸已刊出重要启事,提醒读者提高警觉保护个人隐私/财务等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本报近期也发现一些以招聘形式的诈骗广告,诸如:聘请煮饭大姐,周薪1500元,私人酒窖聘管理人员,工作轻松,薪资高...等等,类似此类语意不明,薪资与工作内容不尽合理的广告,本报当即要求刊登人提供个人ID,对方即知难而退。因此,请务必提高警觉,切勿将个人资料随意提供给不明人士。
本报深知诈骗行为对个人及社区大众造成的损害,也将谨慎审核广告内容安全性,同时吁请社会大众如遇可疑人士有诈骗行为,建议搜集证据报警处理。
由于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再加上远距工作日益普及之后,求职骗案的数字已经急升。最新报告显示,去年的求职骗案已经大幅增加118%,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统计也发现,2022年相关求职骗案使民众损失约3.67亿美元,按年上升76%,平均每名受害人损失2000美元。
据CNBC报导,非牟利机构「身分盗用资源中心」(ITRC)发表报告,表示在最新的个案中,已有不法之徒利用人工智能,伪装成不同企业的招聘人员,然后在领英(LinkedIn)等信誉良好的网站上,刊登虚假的招聘广告,设置的圈套令民众防不胜防。据悉,骗徒会在过程中索取钱财,又或者要求申请人填写「招聘文件」,继而盗取银行户口、驾驶执照、社安号等敏感信息,以便日后犯案之用。
资料显示,在所有涉及盗用身分的骗案中,求职骗案只占9%,占比最高达到60%的,仍是利用谷歌语音(Google Voice)盗取验证码的骗案。但ITRC主席维拉斯奎兹(Eva Velasquez)表示,求职骗案一直存在,现在的数字持续上升,反映威胁已经日趋严重。
专家形容,骗徒就算本身不谙英文,也可利用人工智能撰写信息,或者因应不同市场的文化或者语言习惯,修改招聘广告的内容,让整个骗局看起来更加真实可信。此外,自从新冠疫情期间盛行远距工作后,普通民众已经习惯在网上交流,放下戒心之后,可能轻易相信各种骗局。歹徒可能向求职者传送发票,要求对方上班前付款购买电脑,或者接受培训等,又谎称正式入职后可以退回款项,但最终所有承诺都会落空。
ITRC主席维拉斯奎兹提醒民众,假如资方在整个求职过程从未露面,只用文字、电话、语音等方式交流,便需要格外警惕。此外,求职民众也可主动接触公司,查问对方是否真的招人,而且在正式录用前,避免提供敏感个人资料。
阅读: 217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