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头条新闻 繁体  
许晋煌律师

星巴克、亚马逊大罢工 美国迎惊恐圣诞节

2024年12月21日   维加斯新闻报
综合报道

        美国星巴克(Starbucks)在几座主要城市的门市员工周五(12/20)展开为期5天的罢工,抗议劳资合约谈判缺乏进展。电商巨擘亚马逊(Amazon)的卡车司机也在周四发起罢工,两者都与资方拒绝承认员工组成工会有关。
        美联社报导,星巴克这次罢工由咖啡师等门市员工发起。将星巴克咖啡师联合起来的工会组织“星巴克工会”(Starbucks Workers United)表示,罢工初步将在洛杉矶、芝加哥、西雅图的门市进行,周五中午至少已有10家门市因罢工而暂停营业,圣诞节前可望蔓延至全美数百家门市。
        星巴克周五向美联社表示,罢工对门市营运“没有显著影响”,“我们在美国的绝大多数门市仍正常营业并为顾客提供服务。”
        全美已有535家星巴克直营门市员工投票加入工会,不过星巴克在美国拥有近万家直营门市。
        星巴克员工联合会自2021年开始发起组织工会,今年2月承诺要在今年内与资方达成组织工会的协议,但迄今未能兑现。工会还要求资方解决法律问题,包括员工向全国劳资关系委员会(NLRB)提出的数百起不公平劳动行为指控。
        星巴克执行长年薪32亿 只给员工加薪1.5%
        工会指出,星巴克董事长兼执行长尼柯尔(Brian Niccol)今年9月上任,首年薪酬可能超过1亿美元,但星巴克最近对现有工会成员提出的方案并未立刻加薪,只承诺未来几年会每年加薪1.5%。
        星巴克员工联合会主席福克斯(Lynne Fox)说:“加入工会的咖啡师清楚自己的价值,他们不会接受一个未将他们视为真正伙伴的方案。”
        星巴克则表示,本周是星巴克员工联合会提前结束谈判,盼工会重返谈判桌。
        目前,谈判的焦点集中在薪资增幅问题上。星巴克称,工会希望将最低时薪立即增加64%,并在劳资合约三年期间共提高77%。
        星巴克表示,目前门市员工平均时薪已达18美元,加上包括医疗保险、免费大学学费和带薪家庭假等福利,每周工作至少20小时的咖啡师总薪资价值为每小时30美元。
        美联社指出,亚马逊卡车司机与星巴克门市员工过去两天开始的罢工,是近期企业界与工会对峙的延续。
        疫情后美国罢工大增 成功争取雇主让步
        Covid-19疫情后,美国通膨严重导致经济不平等加剧,工薪阶层人民的生活备受影响。今年已有波音(Boeing)工厂工人、美国东岸和墨西哥湾港口的码头工人、电玩游戏声优、拉斯维加斯酒店与赌场工人先后展开罢工,多个大型工会已成功争取到雇主的重大让步。
        不过,在星巴克、亚马逊以及一些知名消费品牌的员工,仍在争取与资方签订首份劳资合约。亚马逊拒绝认可卡车司机和仓库工人筹组工会;星巴克则长期拒绝门市员工组织工会,不过已同意在年底前进行合约谈判。
        选在年底佳节前经济活动高峰期发动罢工,有助于工会在谈判中增加筹码。专家指出,工会也是为了抢在候任总统川普就职前获得谈判进展。
        旧金山州立大学劳工与就业研究主任罗根(John Logan)表示,他认为亚马逊和星巴克员工“急于”在川普就职前取得劳资合约进展,因为届时由共和党主导的国家劳工关系委员会(NLRB)对工会运动不会太友善。
        康奈尔大学劳工研究所学者坎波斯-梅迪纳(Patricia Campos-Medina)也说,预计在川普下月就职前,还会有更多工会积极运作。
        她指出,民众将有机会观察川普对劳工阶级的“承诺”是否为真。

星巴克、亚马逊大罢工 美国迎惊恐圣诞节
星巴克这次罢工由咖啡师等门市员工发起。

阅读: 14106

推荐阅读

美联邦政府关门危机再现 时间点及影响层面

中国连续4个月抛售美国国债 累计达201亿美元

担心川普旅行禁令 美大学促国际生1/20前返校

蒲亭年终记者会称乐见川普 建议美俄飞弹一决高下

考量通膨顽固难降和川普未来施政 Fed拟减缓降息

最高法禁平权招生 哈佛法学院亚裔新生增30%

根据周一公布的最新招生资料,美国最高法院裁决终止种族基础的招生措施,也就是所谓的“平
李梅 徐豫蓉 刘蕴琦 李昭夏 恒兴地产 Cindy zhou 吴维安 杨红 无限地产 兄妹地产团队 爱家窗帘 UPS Chinatown 区域中心 万通贷款 文道律师事务所 蔡文伟联合律师事务所 泛宇 陈冬玲 Windmill 儿童牙医诊所
新闻报微信

部分内容源自网络或由读者提供, 如有问题请电邮至: ad@lvcnn.com
© 维加斯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 Las Vegas Chinese News Network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