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移民制度改革呼声不断加强,移民执法机关近期开始在全国多地移民法庭采取新的措施,以强化执行已存在的联邦移民法。自2025年初以来,移民及海关执法局(ICE)在包括达拉斯、迈阿密、三藩市、芝加哥等主要城市的移民法庭外依法拘留一些非公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执法人员此举主要针对那些早前非法入境、或身份失效但未主动离境的个体,特别是被归类为适用“快速遣返”(Expedited Removal, ER)程式的案件。快速遣返制度本是为应对大量非法越境者而设立的高效机制,在依法确认当事人不符合留美条件后,可简化程式、快速执行遣返决定。特朗普政府时期对ER范围的扩大,使得在美居留不满两年者,或两年内曾被执法机关拘捕的非公民,均可能适用此程式,无论其身在边境地区或美国本土。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措施并非新法,而是对现行法律的更严格执行。移民法明确赋予联邦政府在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前提下采取必要执法手段。近期移民庭上的执法行动多发生在政府提出撤案请求之后,由法官裁定终止案件、交还执法权予ICE,再依据联邦法进行后续处理。这种程式安排完全合法,并获得部分法官的配合。
然而,对合法身份尚未确立、但有意通过庇护途径申请合法居留者而言,该政策带来了新的程式风险。因为在快速遣返机制下,非公民通常无法接受完整听证程式,仅能通过“可信恐惧面谈”(Credible Fear Interview, CFI)快速陈述其返乡恐惧理由。如面谈未获通过,遣返几乎无法避免,且在被拘押期间,获取法律协助与证据的难度亦大幅提升。
这并非说明系统不公,而是提醒所有希望留在美国的非公民,必须以严肃、真实和合规的方式面对法律程式。政府并非阻止合法庇护者提出申请,而是着力排除那些试图滥用程式的虚假申请者,以保护系统诚信。
对有正当庇护理由者、或尚未完成移民程式者,以下建议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立即咨询专业移民律师,并签署G-28原始授权表,以确保律师有权代表你与ICE及其他执法单位沟通。
第二,尽快准备完整的庇护申请材料(I-589)与支持证据,包括个人经历、原籍国迫害风险、医学证明或人权报告等。资料越齐备,可信恐惧面谈越有成功可能。
第三,可向法官申请视频出庭或延期听证,以减少在法庭现场被拘捕的风险,尤其适用于体弱多病者或抚养责任人。
第四,若执法部门要求撤案,你有权提出异议或请求上诉,此举可获得短期保护,使自己有更多时间准备回应。
第五,必要时可考虑向联邦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Habeas Corpus),挑战不当拘押或远距离转押的合法性。但此类措施需律师协助,并非适用于所有人。
总体而言,这项政策的核心并非“惩罚”出庭者,而是重申:美国移民制度建立在法律之上,而非便利或情感之上。那些希望在美国定居的人,应以透明、诚实和符合法律程式的方式申请合法身份。通过提前准备与合法策略,大多数非公民仍可在规则范围内争取属于自己的机会。
这场制度调整也提醒了我们:自由与安全必须平衡,善意不应成为系统被滥用的借口。正因为美国重视制度公平与法治精神,我们必须支持政府对移民法规的公正执行,并保障真正有需要者在合理程式中受到保护。
美国移民法律是一个相当专业的问题,需要专业的指导,要进行任何相关的动作或决定前,找到值得信赖又专业的律师团队从旁协助是不可或缺的,拉斯维加斯的陈冠英律师事务所,办了二十多年的移民业务,堪称个中翘楚,打个电话702-638-8886,702-308-4915,微信号“EricChenLaw”,就是搞清楚一切问题最简单的方法了!
阅读: 106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