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工商新闻 繁体  
刘平

房贷利率降至四个月低点 30年期固定房屋贷款平均利率为6.63%

2025年08月09日   维加斯新闻报

        (综合报导)抵押贷款利率7日跌至 4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因为令人失望的就业报告引发了总统的愤怒,美联储政策制定者面临越来越大的下调基准利率的压力。
    房地美(Freddie Mac)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7日当周,30年期固定房屋贷款平均利率为6.63%,低于前一周的6.72%。2024年同期平均利率为6.47%。
    房地美首席经济学家萨姆·卡特表示:「30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贷款降至4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利率下降提高了潜在购房者的购买力,我们的研究表明,通过从几家不同的贷款机构获取报价,购房者可以节省数千美元。」
    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的最新一次下降发生在上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FOMC) 会议之后,会上两名成员对多数委员会将央行基准利率维持在当前 4.25% 至 4.5% 区间的决定提出质疑。
    这是 30 年来联准会内部首次出现公开异议,增强了人们对联准会最快可能在今年秋季调整利率政策的预期。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之后发布了最新的就业报告,报告显示美国经济上个月招聘放缓,仅增加 73,000 个就业岗位,失业率上升至 4.2%。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对这一消息作出反应,解雇了劳工统计局局长,他指责该局长出于政治原因操纵数据。
    就房地产市场而言,随着夏季即将结束,希望从高利率中获得一些缓解的购房者将不得不等待更长时间——尽管周四公布的房地美数据带来了希望。
    专家表示: “即使利率有所下降,但仍高于疫情前的水平,这继续对购房负担能力造成沉重压力。对于许多潜在购房者来说,即使借贷成本略有下降,也能改善每月还款额的计算,并扩大他们的选择范围。”
    不过,也有一些好消息。
    房屋库存持续增加,7 月活跃房源数量较去年同期激增近 25%,推动待售房屋总数连续第三个月超过 110 万套。
    房屋在市场上停留的时间也更长,一般来说,等待买家的时间比去年长了整整一周。
    史密斯指出:“随着卖家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买家选择观望,市场正逐渐朝着对买家更加有利的方向发展。”
    抵押贷款利率如何计算:
    抵押贷款利率由一套精细的计算方法决定,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经济状况和个人财务健康状况。它与10年期美国国债殖利率最为密切相关,后者反映了更广泛的市场趋势,例如经济成长和通膨预期。贷款机构会参考此基准,然后自行增加保证金以涵盖营运成本、风险和利润。
    当经济出现通膨上升的警讯时,美国公债殖利率通常会上升,促使抵押贷款利率上升。相反,通膨下降或劳动力市场疲软的迹象通常会导致美国国债殖利率下降,从而导致抵押贷款利率下降。
    然而,贷方向您提供的抵押贷款利率超出了这些基准,并考虑了您的一些个人因素。
    您的贷款机构会仔细审查您的财务状况,包括您的信用评分、贷款金额、房产类型、首付金额和贷款期限,以确定您的风险。财务状况良好的借款人被认为风险较低,通常可获得较低的利率,而风险较高的借款人则获得较高的利率。
    您的信用评分如何影响您的房贷:
    您的信用评分在您申请抵押贷款时起着重要作用。信用评分将决定您是否有资格获得抵押贷款以及您将获得的利率。信用评分越高,您有资格获得的利率就越低。
    所需的信用评分会根据贷款类型而有所不同。620分属于「尚可」评级。然而,申请联邦住房管理局贷款的人即使信用评分只有500分也能获得批准,这被认为是较低的评分。
    信用评分为740或更高的购屋者通常被认为信誉良好,通常有资格获得更优惠的利率。
    不同类型的抵押贷款项目都有各自的最低信用评分要求。有些贷款机构在审批贷款时会采用更严格的标准。他们希望确保您有能力偿还贷款。

阅读: 229441

推荐阅读

拉斯维加斯第二届国际马戏节 9月盛大登场

「财星」全球百大商界人士 黄仁勋挤下马斯克夺冠

如何准备退休金让你不怕股市动荡?

美国烹饪联盟亚裔名厨会正式成立

首间特斯拉餐厅洛杉矶开幕 话题性十足

GoWithMelissa.com 2025大会即将登场 维加斯年度盛事等你来体验!

李梅 徐豫蓉 刘蕴琦 李昭夏 恒兴地产 Cindy zhou 吴维安 杨红 无限地产 兄妹地产团队 陈玉兰 爱家窗帘 UPS Chinatown 区域中心 富通贷款 文道律师事务所 蔡文伟联合律师事务所 泛宇 陈云卿  潘宪章 陈冬玲 权威保险-于娟 袁慧菁
新闻报微信

部分内容源自网络或由读者提供, 如有问题请电邮至: [email protected]
© 维加斯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 Las Vegas Chinese News Network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