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的《乱世佳人》
评一来长篇小说《情断拉斯维加斯》
郑越
收到一来从美国寄给我的长篇小说《情断拉斯维加斯》 ,欣喜之余是沉甸甸的厚重!因为一来在这篇小说划上句号前曾对我这个自由撰稿人讲过,小说出版后让我写一篇书评。 我从未见过一来本人,但实际上我认识一来甚深,正是因为小说《情断拉斯维加斯》。
与作者一来相识是从他在国外留园网博客里的签名开始。
那是在2011年的2月份,我在留园网上无意中打开一来的博客。
“原以为 在遥远的地方总能找到梦中的感觉……”
一首《诱惑于成人的传说》诗歌中的第一句,就引起了我的共鸣 。这首诗的底下,是博主的签名:“一来就是一来!”!
“一来就是一来!”?这个特立独行,桀骜不驯的签名令我产生了好奇:这个博主何许人也?
自此,我开始关注一来的博客,阅读他有选择陆续传上网的小说《相约在美国》(后确定书名为《情断拉斯维加斯》)。
我也没有想到这个故事竟然能一直吸引着我读下去。
《情断拉斯维加斯》以移民美国的中国男人郑跃进为实现他与初恋情人沈艳茹“相约在美国”的承诺,继而所遭遇的曲折传奇为主线,以书中两个主要人物郑跃进和南茜,并围绕主线而铺展开的一段有负心、有情欲,有黑帮、有正义,有追杀、有温情,有血腥、有眼泪的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个故事,从一个
特定角度反映出中国新移民在美国这个自由社会的现实生活。
记得一来在回复网评时说过:我尽其所能让小说的每个章节都能让读者看到最真实的画面。
一页一页的阅读,我被黏住了,书中跌宕起伏的情节撞击的我心绪不宁,总想探究人物的命运。
一来是想把书中的主人公郑跃进塑造成现代女人想要的那种厚道的白马王子吗?他是想把书中的女主角南茜塑造成中国版的郝思嘉吗?
这疑问既好奇又刺激。于是,粗略地看后我又开始仔细地复读。
在小说的第二章节里,当两个主要人物郑跃进和南茜双双登场时,对美国著名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作品《飘》的有关讨论,其实应该是在暗示作者的创作意图,这在后续的章节里印证了我的观点。
先放下悲情怀旧的白马王子,那个厚道的主人公郑跃进,让我把女主角南茜与《飘》女主角郝思嘉做个比较。
小说《飘》表现的是在美国巨大的社会变革中,不同人物在混乱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的命运变化。小说揭示了主人公不同的性格所必然走向的不同的命运安排。书中女主角郝思嘉,为保护自己的家园“陶乐”(或译塔罗)的抗争,象征著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庄园主为自己传统的信仰价值观的持守所作的努
力。而郝思嘉周旋在几个男人中,自以为一直爱着的男子是传统保守的艾希礼,到最后却发现自己最爱的原来是叛逆自私开放的瑞德,喻示著郝思嘉既不舍旧式的传统,又向往新鲜事物的矛盾心理。而瑞德最终的弃她而去,则带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意味,实际上宣示了新旧事物之间的不可调和。面对这样的结局,郝思嘉显得茫然而无奈,只能以“还是留给明天去想吧……不管怎么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来安慰自己。
这样的答案,暴露了《飘》在思想上的局限性。
《情断拉斯维加斯》同样表现出不同思想及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可以说,这部小说是中国式的《飘》。我个人甚至认为《情断拉斯维加斯》作为现代版的《飘》,有着更深刻的思想性及现实意义和积极意义。
我这样评论没有想撼动《飘》的文学地位,因为《飘》的背景是在战争年代,战争环境下的人所面对的困扰及所作的挣扎或努力都容易理解。而《情断拉斯维加斯》的背景却是在“歌舞升平”的和平年代,书中人物也是生活在号称公平自由环境的(美国)社会里,为什么他们依然要面对人生中的悲欢离合?为什么他们依然要为生存而苦苦挣扎?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么?这种深思,对我们每一个同样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来说都是有着现实意义的。
如果说郝思嘉是战争年代的乱世佳人,那南茜则是和平年代的“乱世”佳人,而且这“佳人”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必然产物。从这个角度来评论《情断拉斯维加斯》,更具有现实意义。作者一来,真正想要告诉读者的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揭示人物命运这个层面上,而是更进一步寻求人类社会更理想的答案,并以积极正面的方式释放正能量,在肯定人心中善良的同时,寻找心灵中的那一片净土。
掩卷沉思,南茜这个“佳人”挥之不去。她的一颦一笑,她的装扮贵妇人的高雅傲慢,活灵活现娇媚的像熟透的红樱桃。作者对她的刻画是非常成功的。如果看过《飘》的读者,喜欢郝思嘉这个角色的话,那我想你一定会喜欢南茜这个佳人。可以说南茜与《飘》里的郝思嘉尽管时代不同,但她们是同一类的女人,都是美丽活泼、敢说敢做、现实功利、叛逆倔强和贪慕虚荣。
为什么这样的女人会受人喜欢?因为真实。真实不是真理,真实往往并不崇高,真实有时还很丑陋,但真实却贴近生活。
南茜不像郝思嘉那样生活在美国战争年代的乱世,同样是美国,她却是生活在享有盛世美名的新时代,但作者一来为南茜“度身打造”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赌场!这也是美国得天独厚的娱乐场所,也正是这场所让众多人迷失了自己。
中国人对赌一般都不会陌生,把南茜这种性格的女人放在赌场这个特定的场景里,她的性格就发挥得淋漓尽致,她的命运走向就得到了最准确的定位和诠释。如果说郝思嘉失去了爱她的男人,是因了她野性的叛逆,那么南茜被郑跃进冰冷的逼走,是因她贪恋百家乐赌博而失身于他人的必然结果。
现代的赌场,公正而透明。特别是小说中大量篇幅描写的百家乐赌博,其赔率最接近百分之五十,是号称最公平的一种赌博方式。然而,百家乐赌桌却又是赌场最赚钱的赌博工具之一,百家乐赌桌是赌徒们输得最多,令最多人倾家荡产的地方。公平,并不是一定能保障人们的利益;公平,有时候甚至是掠夺利益的最佳障眼法。
我认为百家乐经是写的相当精彩的一章,南茜在赌博培训学校接受“培训”的一段经历让她学会了脸要像城墙一样的厚,心要像木炭一样的黑。但她在人生的舞台上去表演时,最后还是输的头破血流一贫如洗。
因为贪而乱性,因为赌而迷失。最后南茜丧失了判断力,失去了理智,继而失去自信、失去金钱、失去信任,最终失去清白、失去尊严、失去爱情、失去自由甚至几乎失去了生命。
这就是一个受过培训的南茜,一个有着浮躁、惟利是图、进取开放的现代人格,在种种遭遇面前当下的利益抉择最重要的南茜,输得是一败涂地,终于“配得上”她的上司送给她的代号“噩梦”。
南茜的前半生,就以一场噩梦结束。如果作者关于南茜的命运就写到这里,作为一个警世箴言,也算是成功了,但这样的故事很可能会带给读者消极的负面意义。南茜的故事没有终止于此,作者一来以其积极的人生理念,看到噩梦醒来的南茜新的命运,而这个命运其实不是一来刻意安排的,是南茜自主选择的结果。在这个由南茜自主的新命运里,南茜醒悟了,她要雪耻,她要报恩!她终于懂了什么是爱,该怎样选择去爱一个人,这让我们看到南茜心灵中保留的那一片纯美的人性,更让我们看到人性良知的一面。
“在美国,对南茜来说,家只是个概念,一个能供她临时喘息的驿站”。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何尝不是匆匆过客。这个世界,同样只是我们“临时喘息的驿站”。如果我们都能明白这一点,尽管我们依然身不由己地生活在人生这个大赌场里,但我们可以选择不赌,即不贪。至少可以选择“小赌怡情”,即尽量少贪。我们的命运,反而能够把握在自己手里。
大彻大悟后的南茜最终选择了出家。这个结局并不消极。南茜只是“找个地方让心能安放”,这个地方就是心灵中的净土。南茜的出家,就是回归净土。或者说,南茜的前半生赢了等于输了。南茜的后半生,输到彻彻底底后反而真正地赢了。这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但这个情节的归宿有个“眼”让我费解,那就是序曲中交待的南茜还因女儿的事绝望了。也就是说南茜又经历了一次亲情的打击后才选择了出家,如果我分析的不错。
现在我说说主人公郑跃进,这个看名字就印有时代烙痕的男人,有着坚韧、重情义、传统保守的老式人格,在与现实抗争之时,回忆是他的精神支柱,而回忆,往往就是传统的反映。可以说,在这部小说里,郑跃进就是爱的象征,是信念的寄托。他也是受伤的灵魂,无助的灵魂,寻求慰藉的灵魂!但就是这样的一个被伤的男人,在心灵中还保留着最后一片最美最纯的净土。这片净土,令每当南茜“要做决定的关键时刻,她就想起郑跃进的叮咛”。令每当沈艳茹“要做出改变生活方式的抉择时,她就会想起影响她一生的男人郑跃进”。令病入膏肓的白雪阳,在弥留之际能鼓起勇气地告白:自己一生最爱的男人是郑跃进!
多么让人感动的男人!这个世界缺的就是这样的男人啊!
在阅读过程中,我留意到作者一来对书中两个主角郑跃进和南茜的着墨点不同。对于郑跃进,作者用大量篇幅描写他的回忆。对于南茜,作者着重于描写她当下的际遇。给我的感觉,作者表面上写的是两个人,实际上反映的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矛盾心态,似乎作者有着两重的人格。细想想,其实这种两重人格,同时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特别是从中国移居海外的华人,更首当其冲深受两重人格的困扰。这困扰,反映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西方新型流行文化之间的冲突。
在东西方思想不断对撞或交流中,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居住海外的中国人,应该如何抉择?应该如何看待我们身上同时存在的两重人格,我想,这才是作者一来在小说里想要表达的一种尚未定位的思维,在勇于面对现实接受新思想新价值观的同时,持守心灵的最后一片净土是一种回归的美德。就像悲壮的婚礼那章,一来展示的是理想主义的人格魅力,但却又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一对恋人的诀别!我看的揪心直到泪崩。但是现实生活中真的会有这种古典的情结吗?这是一来的愿望,当然也应该是我们每个活着的人应该达到的境界。
记得有一位网友评论说:“读一来的小说,文字清新,剧情曲折,对人物内心的独白刻画得非常深刻,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很多话可能也是一来多年来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思考和感悟,文学性和观赏性都很强”。
《情断拉斯维加斯》这部小说,故事情节紧凑刺激,没有当下流行的网络小说的浮夸,很多章节催人泪下。值得一提的是对成人部分的描写,片段很美,脱离了言情小说的矫情。更令人佩服的是,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故事情节错综复杂,但作者却交待得脉络清楚,布局合理,对场景变换的操纵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足见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丰富的阅历和知识积累及清晰的思维分析能力。
盼望早日看到这部小说的姊妹篇《情葬谷天镇》。
郑越,澳大利亚自由撰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