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现象叫做叠加态现象。认为你不观察它的时候,它可以同时处于各个不同地点,又可能既在那点又不在那点,只是各点出现的概率不同,所以,处于一种叠加状态。而且还认为那样的叠加状态还处于弥散的状态,认为它可以在全宇宙、全时空处于叠加状态。 这时你想去观察一下它到底在哪里?你一观察,它这种叠加状态就崩溃了、塌缩了,它就真的只在某个点出现了,只出现一个,叫量子的叠加态塌缩。而且根据测量结果,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不确定性原理。就是说,你不可能同时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科学家认为看见的电子云就体现量子叠加态的状态。 当人们对于经典力学中的物体和宏观物体进行测量的时候,所依靠的测量光波的波长远远小于被测量物体的尺寸,而测量光波的速度远远大于被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该测量光波的波动频率远远大于被测量物体的振动频率,因而光波媒介对于被测量物体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而在经典物理测量中所建构的具有可重复性的的观察现象、人化现象比较稳定,符合经典力学的内容。 然而,当人们试图去观测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状态时候,用于测量粒子的光波的反射光通过仪器放大,被人的感觉意识接收、转换,而建构成为图形。由于人的眼睛、大脑意识的感觉反应也有灵敏度,而且适应于一定强度的可见光的光波速度、频率。由于这时被测量粒子的尺寸小于所依靠的测量光波的波长,或者被测量粒子的振动、波动频率接近于、大于人们用来观察的可见光的光波频率的时候,人的眼睛、大脑意识的感觉反应的功能和局限,因而被测量的客体被人的感觉意识建构成为了电子云的叠加状态。 或者用于测量粒子的光波的反射光被分子晶体仪器在一定时间内在分子感光材料上面留下感光资讯,而后再被人的感觉意识接收、转换,而建构成为了电子云的叠加状态图。 这样被测量粒子的运动就会向着人们的观察系统呈现出来叠加状态。也就是说,人们这样的认识反映系统将客体存在建构为处于叠加态的人化现象。这时你想进一步去观察一下它到底在哪里?用波长更小的光波去测量它,那么,不仅对它的运动能量形成进一步的干扰,而且才导致那样的叠加态不存在,塌缩了,而只在某个点出现了。这也是另一个人化现象的建构。 所以,从哲学思维上进行分析:人们所观察到的量子叠加态和塌缩现象,都是在建立的认识系统中呈现的人化现象,体现人依赖于测量光波的波长、波动频率相对于被测量粒子的大小、速度、振动频率的比较而呈现出来的观察现象、人化现象的局限。也就是体现人的认识内容的局限、认识能力的局限,而不是被测量物件本身的状态。 对于量子叠加态这样的观测现象、人化现象,与其他科学测量的现象一样,科学家建立波函数来描述它,建立薛定谔方程来描述它。并将这样的叠加态现象与其他物理现象一起,建立联系,进行逻辑演绎过程、建构逻辑系统等,比如发展量子电脑等。都是在人化的、物理的现象之间建立联系、发展认识内容、创新人化的技术。 一些科学家沿着唯物论的观念和思路,将量子叠加态当作客观事物来对待,并进而将量子叠加态、弥散态、波函数当作事物的本证态,当做宇宙本体、终极去研究。那种思想的思考方向,不仅是将认识现象、人化现象当做本体,更是将人的认识内容的局限、认识能力的局限当中宇宙本体、终极来进行研究。这在物理思考上显得混乱、在哲学思想上难以自洽、在思维上错的离谱,更加体现人生命的认识局限。在佛教中称为五蕴六识的局限。 高维猜想:在高维时空的思想框架中,人的生命可以通过修行而不断提升时空维度、不断超越低维时空的生命状态和观念。许多修行人的天目会打开。而且随着修行的提升,一些修行人的天目层次会越来越高级。于是,修行人可以用相对高维时空的资讯能量、光通过天目来观察人们所涉及的微观存在。由于相对高维时空的资讯能量、光媒介的速度更快、频率更高,而且更加的智慧,远远小于人们用于观察的光媒介的强度。因而,可以在不干扰微观粒子的存在状态下,通过天目建构反映微观粒子的一些状态:比如看微观粒子的运行、位置、旋转,看微观粒子的内部状态、时空状态,看微观粒子与其他时空的联系等等。比如看见的电子围绕原子核转动的状态,如行星围绕太阳转动一样的精妙。 不过,在宇宙高维时空中,上述这些内容都是宇宙低维时空的一些状态。修行人以修心为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心性,不断提升自己生命的时空维度和层次,理解不同层次的宇宙演化、运行过程,理解不同层次的生命建构、演化过程,理解宇宙高维时空的高级生命的能量所演化出来的浩瀚的电子、光子、多维时空的存在,理解在相对高维时空中的更多的天人合一的内涵。
© 维加斯新闻网和维加斯新闻报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隐私权政策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 lvcnn.com Software ©2018 Las Vegas Chinese News Network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