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年三十,应该是歌舞升平的欢乐日子。却是因为冠状病毒肆虐,武汉封城,万户萧疏,路巷沉寂。作为一个老武汉人,想着为父老乡亲做点什么。 “冠状病毒是一个高深的医学问题,你一个物理匠人能做什么?” 医学是科学,物理学是最基础的科学、也是化学、医学的基础,这冠状病毒虽然复杂但是也有基本的物理指标:球状、中空、比重与空气相当、有冠状绒毛(如图一),尺寸:直径80-120纳米,还有适于传播的湿度、温度。 文献介绍,冠状病毒到了人体内有很大的欺骗性。冠状绒毛包裹在球体表面像一个毛绒玩具,有很好的亲和力。入侵后,人体司令部发出指令,令免疫细胞发起攻击,免疫细胞认为这些毛绒小妞不是敌人、无从下手。但是指令明确:有大量外敌入侵,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走一个!于是大量的好的细胞被人体自己的免疫细胞斩尽杀绝,以至于重症病人的肺变成白色(我理解是红细胞全都被杀)。 在此,有必要讨论冠状病毒的适应温度。因为2003年的“非典”也是冠状病毒肆虐全国,直到第二年的3月天气转暖而销声匿迹,于是整个科学界都在说冠状病毒害怕高温。对此,我在科学网与严家新老师讨论:人体体温37℃,也是冠状病毒最喜欢的环境,说明病毒并不害怕35℃的高温。早春三月的北京乍暖还寒,SARS怎么就鸣锣收兵? 此外,还有疑问:当年的“非典”纵扫中国,北京、香港相隔18个纬度,三月份,两地气温相差20多度,可是那年南北的SARS几乎同时销匿,看来这个温度不是冠状病毒消亡的致命伤,学界应该重新检讨病毒消亡真实原因。 我在《雷电是怎样形成?》的文章中写到:我们的大地总是容纳大量的电荷、是个大电容,在大地电容的内部也存在着同性电荷的相斥。于是大地内部的电荷(电子)常常被斥挤到地表,由地面、水面的植物传带到大气之中,形成大气中游离电荷,于是森林、原野总是充斥着大量的电子(负离子),这些电子总是喜欢钻进大气中的水蒸气被带到高空,在水蒸气凝结时被挤出,形成天上的雷电。 空气中的电荷在受到地表同性电荷的斥力、地球引力的同时,还受到太阳的引力,所以电荷带常常聚集在地球植物茂盛,靠近太阳的部位。由于地轴线与黄道的夹角,3-9月在北半球、9-3月南半球聚集的电荷较多,所以春、夏时节是雷电多发季节。 在以上文字中,关键词是:‘3-9月在北半球,大地内的电荷(电子)常常被斥挤到地表。’三月份容易响起春雷,说明三月地表电荷丰富。地表电子容易钻进有间隙水蒸气,当然更喜欢钻进表面毛突突的冠状病毒,活跃的外来电子在病毒绒毛之间挤占、并且表面的电子导致病毒与其它物质相斥,让病毒不能完成入侵而导致饿死。所以大地富余电子(负离子)才是冠状病毒的克星,这也是三月SARS消亡的原因。 知道了游离电子是冠状病毒的克星,一是企盼三月,那漫长的等待不知会导致多少无辜生命的死亡。二是积极人为创造富余电子(负离子)环境,让病毒早日消亡。 以上的论述有理有据、逻辑严谨。虽然有开窗换气空气好的直觉、有在森林中负离子环境中病毒很少、人和动物健康的经验,然而实践是检验理论的试金石,希望有关科研、医疗单位用负离子发生器抑制冠状病毒、检验效果。
© 维加斯新闻网和维加斯新闻报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隐私权政策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 lvcnn.com Software ©2018 Las Vegas Chinese News Network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