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在网上见到一些国内的人士说:「你们这些在美国做二等公民的华人,为什么还不回来?」的言词。不知道他们是真心的关怀?是妒忌?还是奚落? 其实不需要别人提醒,我们的心中也常有如此的隐痛,毕竟我们是外来人,走进了别人的家园,虽然现在已经认定是自己的家园,但是有时候仍会有「不知身在何处」错觉。不过要回答为什么还不回去? 这是个「 大哉问 」! 不太容易有个完整的答案,因为涉及的实在太广泛了,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的,首先得探索一下华人来美一百多年来的历程,和近期的改变,如此方能得到较为接近的答案。 华人来美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依据史料记载最早华人来美大约是1840年代,那个时期全美仅有五十余位华人。直到清末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之乱,加上了旧金山的淘金热,有大批广东台山人,到达美国西岸避难和淘金。下一个移民潮是美国决定修建一条横贯东西二岸的大铁路。林肯总统于1862年签署法案,并于1865春开工,分别由东西二岸同时动工。不过西岸需经过一段高山,十分艰险。由于工作过于艰辛,工资不高,找不到足够的工人。不得已想到招募华工,可是有人认为华人瘦小乏力,担负不起这项艰巨的工作。后来有人说:中国人能够建造万里长城,当然也可以修筑铁路。于是雇用少数华工试用,令人惊叹的发现,华工不单体力充沛,而且工作勤奋可靠。可惜当年加州华人有限,不得已祗有派船到广东招募。最后华工竟成为西线筑路的主力,高峰期有二万名之众!其中最艰难一段就在内华达和犹他州高山峻岭之间,更加大雪封山气候恶劣,岩壁坚硬刀斧不入,施工十分艰险。原来预定需要十四年才可完成,由于华工的参与和努力,提前了七年即1869年建成。这项工程在当时被称为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工程。竣工之后把美国东西二岸三千哩连成一气,早先乘大蓬车需要六个月才可到达,铁路完成后仅需二天,对美国开发有了不起的贡献,也为日后高速发展打下了基础。可是谁又能想到,在大功告成之日,却令所有华工全部失业,造成了恐慌,因而有了1882年的「排华法案」。其中有三项最刻苛的条款:不可申办成为公民、不许与白人通婚、不准到法院申诉。这何止是歧视?简直就是残酷不仁!对那些筑路功臣的忘恩负义。当年的华工祗得在如此境遇下生存!如今还有几人仍记得这段充满了血泪的历史。(注:该排华法案一直到了六十年后的1943年,由于中美并肩在太平洋地区联合抗日,罗斯福总统才把它废除)。 不过自从那段时期之后,华人来美从本质上有了基本的攺变。由原先的出卖廉价劳力,改为求学深造,进入高等学府 攻读学位,这是一个惊人的转变和提升。 第一次留学潮是在清代的同治年间:由于那个时期中国不断受到英法日俄等国的侵害,曾国藩和李鸿章二位大臣奏请选派学童赴国外留学,振兴图强。同治皇帝批准从1872年起,选拔十二到十五岁男童共一百二十名,分四批赴美官费留学。主要学习船坚炮利的现代科技,由耶鲁早期毕业生容闳带领,先住康狄湼克州美国家庭读中学,然后升入耶鲁大学。这些学子都十分争气,成缋优异。可是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如泥牛入江,不单学习了科技,连民主和宗教也照单全收,有的学童连辫子都剪掉了! 这可是对大清的不忠不敬!朝廷得到了报告,这还了得!用公款培养出了洋奴,赶快召令回国。可惜这些半中半西的菁英,回到国内先被冷藏,但不久就各显所学。民国时期第一任国务总理唐绍仪,自力设计和建造的京张鉄路,及火车挂钩发明者詹天佑 ,都是其中的翘楚。 第二次留学潮则是1909年的公费留学:不过不是清廷给的官费,而是用美国政府退还庚子赔款作为奖学金,近三百人分三批赴美,各有成就,其中三位最有盛名:五四运动的胡适、语言学家赵元任和教育家梅贻琦。 第三次留学潮是1949年:国民政府败退台湾,当年的台湾在日本殖民地统治下五十年,并经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收刮,贫困落后。再加上国民党二百万军民突然涌入,台湾实在很小,向外发展是惟一途径。当年台湾的公私立大学有限,想要去美国留学的人数众多,若要实现梦想需要连过三关: 第一:先把大学的英文成绩单,寄给选定的美国大学研究所申请入学,接受后会寄发一张入学许可, 简称 :I - 20。 第二:得通过英语能力测试,俗称:托福( TOEFL ) 。 因此、当年台湾有许多英语补习班,专为应付这项考试而设。 第三:有了研究所的入学许可,拿着TOEFL的及格成绩单,办好了护照,才能去美国领事馆申请入境签证。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顺利通过,领事可能认为:你的英语成绩虽然过关,但还达不是读研究所的水准、或是你邀不出足够的在美生活保证金,或者你是单身,在台湾没有家属,到了美国有去无回⋯等各种理由拒签。因此、如果能够拿到美国签证的都是幸运儿,简直如同鲤鱼跃入了龙门。当你从领事馆大门走出来,见到你的人,不需问是否拿到了签证,祗要看你的面容就有了答案 :是満面春风、或是垂头丧气。台湾当年的风气是,若想证明你是一流人才,留美是惟一途径。当年到美国求学的,多半是学理工的:第一大学时专业课程的教材多半是英文原版,到了美国读书没有太多困难。第二毕业后找工作容易。文法科系的学生到美国就吃亏多了,不单读起来吃力,就是拿到了学位找工作也十份困难。从50年到60年代,这个小岛每年竟有上万人赴美留学,每年夏秋之际不止一次去基隆码头,或是松山机场为赴美的同学送行,人头攒动蔚为奇观。 第四次留学潮:是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留学大潮。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先是公派,80年开放了自费,每年人数增长惊人。美国每年约有一百万从世界各国来的留学生,中国留学生近年来每年髙达三十六七万学生和学者。目前在美国华人总数已超过了五百万,历年留学生仍然在美的约有一百万,占华人总数百分之二十。而华人在美当医生、工程师、律师、会计师、大学教授的更不计其数。仅在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八所长春藤名校执教的华裔教授就有三百二十人,企业髙管也比比皆是。在各行各业也有许多知名之士:首名位华人民选女市长李琬若、世界知名刑侦专家李昌钰、医学家何大一、大提琴家马友友、电视名主持人靳羽西、好莱坞影星卢燕、雅虎创办人杨致远、联邦众议员孟昭文、华盛顿州前州长及前驻中国大使骆家辉、二度入阁任部长的赵小兰、熊猫速食连锁老板亿万富豪程正昌⋯,都会是著名华人。用这么多文字叙说了四次留学潮,和著名的华人的目的,就是强调华人来美的提升,我们不再作廉价的苦力,而是改为学习交流,和专业人士。 当然是否是二等公民,不能仅凭学历、地位、财富来评断。品德、修养和日常生活习惯同等重要。我们来到了异域他乡,接触不同文化,说不同语言,我们就该不断学习和调整: 那些杰出人士终究是少数,在我们这些大众之中有没有二等公民呢?当然有,不过人数不多,可分为二类:一类是把古老弊习全部带到了美国:自以为精明,不努力本位工作,总想着占点小便宜,到处鑚空子,不守公共礼仪,髙声喧哗,横冲直撞。另一类是:髙傲自大,不需工作,但是住豪宅,开豪车,从国内带来大把钞票,在华人面前装老大。可是离开了中国城即时又聋又哑又瞎,不会英文,又愿学习,自以为是上等华人,其实不过是另类的二等公民而已。
© 维加斯新闻网和维加斯新闻报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隐私权政策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 lvcnn.com Software ©2018 Las Vegas Chinese News Network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