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导)美国总统川普于7月4日下午正式签署《大而美法案》,使这项具高度争议性的法案正式生效。《纽约时报》警告,该法案将美国带上更具风险的财政道路,并引发市场对债务危机的高度关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指出,法案将进一步扩大美国财政赤字,与其建议美国中期应削减赤字的立场相悖。
部分投资人担心,美国庞大债务恐持续压抑美元表现。今年上半年美元指数已重挫 10.8%,创下 1973 年以来最差纪录。若跌势延续,全球资金恐将加速撤离美元资产,影响资金流向与配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言人科扎克(Julie Kozack)表示,《大而美法案》会进一步扩大美国的财政赤字,而降低财政赤字是稳定美国债务水准占国内生产毛额比重的关键,且行动越早,调整空间越大。
近年来,IMF 一直建议美国透过提高税收来填补财政赤字,但该法案延续了川普政府第一任期的政策,并增加新的减税措施。
IMF 目前正评估该法案对全球经济的潜在影响,并将纳入 7 月底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
IMF 第一副总裁戈皮纳特(Gita Gopinath)也曾警告,应警惕美国「持续上升的债务」,美国政府需尽快削减财政赤字,以应对由关税政策引发的广泛担忧。
与此同时,《纽约时报》也指出,《大而美法案》将使未来 10 年美国赤字增加超过 3 兆美元,同时减少长期税收收入,可能改变美国财政路线,并引发市场对债务危机的忧虑。
该法案也大幅削减联邦医疗补助,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将有近 1,200 万人因此失去健保。
英国《卫报》批评,《大而美法案》重创低收入族群,讽刺支持该法案的美国政客为「反向罗宾汉」、「劫贫济富」。
该报指出,约 30% 美国人口(年收 5 万美元以下)是此政策最大受害者,且其中不少人曾支持川普与共和党,如今却面临医疗与福利遭砍,形同被背叛。
川普签署的《大而美法案》包括四大核心内容:
--永久化 2017 年减税政策
--大幅削减联邦医疗补助支出
--一次性将债务上限提高 5 兆美元
--取消电动车税收优惠
不过,争议性的「第 899 条款」则在最终版本中被删除。该条款针对实施「歧视性税收政策」的国家政府、企业、个人、主权财富基金、退休基金及私人信托等征收惩罚性税收。
中国兴业研究表示,法案将使得美国财政前景显著恶化,2017 年减税法案永久化是财政赤字恶化的主要来源。2026 财年(今年 10 月开始)财政赤字将立即显著恶化,赤字率将由 6% 攀升至 7% 到 7.5%。
短期而言,美国财政赤字扩张有助于托底经济,提高经济软着陆机率。对美债殖利率而言,美国经济软着陆和再通膨,奠定了美债殖利率居高难下的基调,关税威胁卷土重来、债务上限提高后供给冲击等因素,则显著增加了收益率的上行风险。
从历史来看,当债务上限单次提高超过 1 兆美元时,未来 6 个月美债殖利率都倾向上行。此次提高 5 兆美元,对美债殖利率将有较强推升作用。预计第三季 10 年期美债殖利率有再度冲击 5% 的可能。
*财政赤字恶化 美元中长期承压
对黄金而言,美国财政前景恶化、美元信用被侵蚀仍是核心交易逻辑。兴业研究指出,历史上财政赤字恶化年份,金价大概率录得上涨。
《大而美法案》使美国中长期财政前景恶化,巩固黄金牛市基本盘。短期而言,债务上限大幅提高的背景下,金价回档空间有限(通常不超过 10%),但中长期仍趋于上涨。
对美元指数而言,中长期来看,财政赤字对美元多为利空。海外投资者对美国债务永续的质疑损害美元信用,本轮「去美元化」仍在延续,美元指数长期中枢水准下移。
《大而美法案》使传统产业受惠,新能源产业遭打击 不过,也有部分传统产业预期受益,包括:
--石油与天然气:新油气开采租约释出、碳捕捉补贴增加、可抵扣开发成本,业界称此为「本垒打」。
--半导体:在美设厂税收抵免自 25% 增至 35%,限 2026 年底前动工,有利英特尔 (INTC-US) 与美光 (MICR-US) 等企业。
--军工:五角大厦将投入 1500 亿美元于舰艇、飞弹与「金穹」反导系统,利好洛克希德马丁 (LMT-US) 与帕兰提尔科技 (PLTR-US) 。
反观新能源产业则遭受打击。电动车税收补贴将于 9 月 30 日取消,风电与太阳能仅限 2027 年底前动工项目仍可享优惠。
川普(右)国庆日在白宫签署《大而美法案》,众院议长强生(左)前来观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