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的《亂世佳人》
評一來長篇小說《情斷拉斯維加斯》
鄭越
收到一來從美國寄給我的長篇小說《情斷拉斯維加斯》 ,欣喜之餘是沉甸甸的厚重!因為一來在這篇小說劃上句號前曾對我這個自由撰稿人講過,小說出版後讓我寫一篇書評。 我從未見過一來本人,但實際上我認識一來甚深,正是因為小說《情斷拉斯維加斯》。
與作者一來相識是從他在國外留園網博客裡的簽名開始。
那是在2011年的2月份,我在留園網上無意中打開一來的博客。
“原以為 在遙遠的地方總能找到夢中的感覺……”
一首《誘惑於成人的傳說》詩歌中的第一句,就引起了我的共鳴 。這首詩的底下,是博主的簽名:“一來就是一來!”!
“一來就是一來!”?這個特立獨行,桀驁不馴的簽名令我產生了好奇:這個博主何許人也?
自此,我開始關註一來的博客,閱讀他有選擇陸續傳上網的小說《相約在美國》(後確定書名為《情斷拉斯維加斯》)。
我也沒有想到這個故事竟然能一直吸引著我讀下去。
《情斷拉斯維加斯》以移民美國的中國男人鄭躍進為實現他與初戀情人沈艷茹“相約在美國”的承諾,繼而所遭遇的曲折傳奇為主線,以書中兩個主要人物鄭躍進和南茜,並圍繞主線而鋪展開的一段有負心、有情慾,有黑幫、有正義,有追殺、有溫情,有血腥、有眼淚的驚心動魄的故事。這個故事,從一個
特定角度反映出中國新移民在美國這個自由社會的現實生活。
記得一來在回复網評時說過:我盡其所能讓小說的每個章節都能讓讀者看到最真實的畫面。
一頁一頁的閱讀,我被黏住了,書中跌宕起伏的情節撞擊的我心緒不寧,總想探究人物的命運。
一來是想把書中的主人公鄭躍進塑造成現代女人想要的那種厚道的白馬王子嗎?他是想把書中的女主角南茜塑造成中國版的郝思嘉嗎?
這疑問既好奇又刺激。於是,粗略地看後我又開始仔細地複讀。
在小說的第二章節裡,當兩個主要人物鄭躍進和南茜雙雙登場時,對美國著名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作品《飄》的有關討論,其實應該是在暗示作者的創作意圖,這在後續的章節裡印證了我的觀點。
先放下悲情懷舊的白馬王子,那個厚道的主人公鄭躍進,讓我把女主角南茜與《飄》女主角郝思嘉做個比較。
小說《飄》表現的是在美國巨大的社會變革中,不同人物在混亂複雜的社會環境中的命運變化。小說揭示了主人公不同的性格所必然走向的不同的命運安排。書中女主角郝思嘉,為保護自己的家園“陶樂”(或譯塔羅)的抗爭,象徵著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方莊園主為自己傳統的信仰價值觀的持守所作的努
力。而郝思嘉周旋在幾個男人中,自以為一直愛著的男子是傳統保守的艾希禮,到最後卻發現自己最愛的原來是叛逆自私開放的瑞德,喻示著郝思嘉既不捨舊式的傳統,又嚮往新鮮事物的矛盾心理。而瑞德最終的棄她而去,則帶有“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意味,實際上宣示了新舊事物之間的不可調和。面對這樣的結局,郝思嘉顯得茫然而無奈,只能以“還是留給明天去想吧……不管怎麼說,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來安慰自己。
這樣的答案,暴露了《飄》在思想上的局限性。
《情斷拉斯維加斯》同樣表現出不同思想及價值觀之間的衝突。可以說,這部小說是中國式的《飄》。我個人甚至認為《情斷拉斯維加斯》作為現代版的《飄》,有著更深刻的思想性及現實意義和積極意義。
我這樣評論沒有想撼動《飄》的文學地位,因為《飄》的背景是在戰爭年代,戰爭環境下的人所面對的困擾及所作的掙扎或努力都容易理解。而《情斷拉斯維加斯》的背景卻是在“歌舞昇平”的和平年代,書中人物也是生活在號稱公平自由環境的(美國)社會裡,為什麼他們依然要面對人生中的悲歡離合?為什麼他們依然要為生存而苦苦掙扎?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麼?這種深思,對我們每一個同樣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來說都是有著現實意義的。
如果說郝思嘉是戰爭年代的亂世佳人,那南茜則是和平年代的“亂世”佳人,而且這“佳人”是人類社會走向文明的必然產物。從這個角度來評論《情斷拉斯維加斯》,更具有現實意義。作者一來,真正想要告訴讀者的並沒有僅僅停留在揭示人物命運這個層面上,而是更進一步尋求人類社會更理想的答案,並以積極正面的方式釋放正能量,在肯定人心中善良的同時,尋找心靈中的那一片淨土。
掩卷沉思,南茜這個“佳人”揮之不去。她的一顰一笑,她的裝扮貴婦人的高雅傲慢,活靈活現嬌媚的像熟透的紅櫻桃。作者對她的刻畫是非常成功的。如果看過《飄》的讀者,喜歡郝思嘉這個角色的話,那我想你一定會喜歡南茜這個佳人。可以說南茜與《飄》裡的郝思嘉儘管時代不同,但她們是同一類的女人,都是美麗活潑、敢說敢做、現實功利、叛逆倔強和貪慕虛榮。
為什麼這樣的女人會受人喜歡?因為真實。真實不是真理,真實往往並不崇高,真實有時還很醜陋,但真實卻貼近生活。
南茜不像郝思嘉那樣生活在美國戰爭年代的亂世,同樣是美國,她卻是生活在享有盛世美名的新時代,但作者一來為南茜“度身打造”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賭場!這也是美國得天獨厚的娛樂場所,也正是這場所讓眾多人迷失了自己。
中國人對賭一般都不會陌生,把南茜這種性格的女人放在賭場這個特定的場景裡,她的性格就發揮得淋漓盡致,她的命運走向就得到了最準確的定位和詮釋。如果說郝思嘉失去了愛她的男人,是因了她野性的叛逆,那麼南茜被鄭躍進冰冷的逼走,是因她貪戀百家樂賭博而失身於他人的必然結果。
現代的賭場,公正而透明。特別是小說中大量篇幅描寫的百家樂賭博,其賠率最接近百分之五十,是號稱最公平的一種賭博方式。然而,百家樂賭桌卻又是賭場最賺錢的賭博工具之一,百家樂賭桌是賭徒們輸得最多,令最多人傾家蕩產的地方。公平,並不是一定能保障人們的利益;公平,有時候甚至是掠奪利益的最佳障眼法。
我認為百家樂經是寫的相當精彩的一章,南茜在賭博培訓學校接受“培訓”的一段經歷讓她學會了臉要像城牆一樣的厚,心要像木炭一樣的黑。但她在人生的舞台上去表演時,最後還是輸的頭破血流一貧如洗。
因為貪而亂性,因為賭而迷失。最後南茜喪失了判斷力,失去了理智,繼而失去自信、失去金錢、失去信任,最終失去清白、失去尊嚴、失去愛情、失去自由甚至幾乎失去了生命。
這就是一個受過培訓的南茜,一個有著浮躁、惟利是圖、進取開放的現代人格,在種種遭遇面前當下的利益抉擇最重要的南茜,輸得是一敗塗地,終於“配得上”她的上司送給她的代號“噩夢”。
南茜的前半生,就以一場噩夢結束。如果作者關於南茜的命運就寫到這裡,作為一個警世箴言,也算是成功了,但這樣的故事很可能會帶給讀者消極的負面意義。南茜的故事沒有終止於此,作者一來以其積極的人生理念,看到噩夢醒來的南茜新的命運,而這個命運其實不是一來刻意安排的,是南茜自主選擇的結果。在這個由南茜自主的新命運裡,南茜醒悟了,她要雪恥,她要報恩!她終於懂了什麼是愛,該怎樣選擇去愛一個人,這讓我們看到南茜心靈中保留的那一片純美的人性,更讓我們看到人性良知的一面。
“在美國,對南茜來說,家只是個概念,一個能供她臨時喘息的驛站”。
其實每個人的一生,何嘗不是匆匆過客。這個世界,同樣只是我們“臨時喘息的驛站”。如果我們都能明白這一點,儘管我們依然身不由己地生活在人生這個大賭場裡,但我們可以選擇不賭,即不貪。至少可以選擇“小賭怡情”,即盡量少貪。我們的命運,反而能夠把握在自己手裡。
大徹大悟後的南茜最終選擇了出家。這個結局並不消極。南茜只是“找個地方讓心能安放”,這個地方就是心靈中的淨土。南茜的出家,就是回歸淨土。或者說,南茜的前半生贏了等於輸了。南茜的後半生,輸到徹徹底底後反而真正地贏了。這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但這個情節的歸宿有個“眼”讓我費解,那就是序曲中交待的南茜還因女兒的事絕望了。也就是說南茜又經歷了一次親情的打擊後才選擇了出家,如果我分析的不錯。
現在我說說主人公鄭躍進,這個看名字就印有時代烙痕的男人,有著堅韌、重情義、傳統保守的老式人格,在與現實抗爭之時,回憶是他的精神支柱,而回憶,往往就是傳統的反映。可以說,在這部小說裡,鄭躍進就是愛的象徵,是信念的寄託。他也是受傷的靈魂,無助的靈魂,尋求慰藉的靈魂!但就是這樣的一個被傷的男人,在心靈中還保留著最後一片最美最純的淨土。這片淨土,令每當南茜“要做決定的關鍵時刻,她就想起鄭躍進的叮嚀”。令每當沈艷茹“要做出改變生活方式的抉擇時,她就會想起影響她一生的男人鄭躍進”。令病入膏肓的白雪陽,在彌留之際能鼓起勇氣地告白:自己一生最愛的男人是鄭躍進!
多麼讓人感動的男人!這個世界缺的就是這樣的男人啊!
在閱讀過程中,我留意到作者一來對書中兩個主角鄭躍進和南茜的著墨點不同。對於鄭躍進,作者用大量篇幅描寫他的回憶。對於南茜,作者著重於描寫她當下的際遇。給我的感覺,作者表面上寫的是兩個人,實際上反映的是作者在創作過程中的矛盾心態,似乎作者有著兩重的人格。細想想,其實這種兩重人格,同時存在於我們每個人身上,只是側重點有所不同。特別是從中國移居海外的華人,更首當其衝深受兩重人格的困擾。這困擾,反映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與西方新型流行文化之間的衝突。
在東西方思想不斷對撞或交流中,作為一個中國人,特別是居住海外的中國人,應該如何抉擇?應該如何看待我們身上同時存在的兩重人格,我想,這才是作者一來在小說裡想要表達的一種尚未定位的思維,在勇於面對現實接受新思想新價值觀的同時,持守心靈的最後一片淨土是一種回歸的美德。就像悲壯的婚禮那章,一來展示的是理想主義的人格魅力,但卻又用浪漫主義的手法描繪了一對戀人的訣別!我看的揪心直到淚崩。但是現實生活中真的會有這種古典的情結嗎?這是一來的願望,當然也應該是我們每個活著的人應該達到的境界。
記得有一位網友評論說:“讀一來的小說,文字清新,劇情曲折,對人物內心的獨白刻畫得非常深刻,很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很多話可能也是一來多年來對人生對生活的一種思考和感悟,文學性和觀賞性都很強”。
《情斷拉斯維加斯》這部小說,故事情節緊湊刺激,沒有當下流行的網絡小說的浮誇,很多章節催人淚下。值得一提的是對成人部分的描寫,片段很美,脫離了言情小說的矯情。更令人佩服的是,小說中的人物關係、故事情節錯綜複雜,但作者卻交待得脈絡清楚,佈局合理,對場景變換的操縱得心應手,游刃有餘,足見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豐富的閱歷和知識積累及清晰的思維分析能力。
盼望早日看到這部小說的姊妹篇《情葬谷天鎮》。
鄭越,澳大利亞自由撰稿人。
閱讀: 26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