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東方大哲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的核心概念,是老子用以闡釋宇宙世界的基本方法,老子在道德經中,用了“道及其化生”解釋了宇宙世界中的萬事萬物。
四因說,是西方大哲亞里斯多德用以闡釋宇宙世界的基本方法,亞里斯多德認為,宇宙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用四因加以分析解釋,即第一種是質料因,事物由不變的質料構成,以此解釋事物為什麼在運動中繼續存在。第二種是形式因,不同的事物各有特定的形式,用來表述本質的定義,以此解釋為什麼事物會以某種特定的形式運動。第三種是動力因,事物受到推動者和作用者的推動和作用,因此事物會開始或停止運動。第四種是目的因,事物的運動是有朝向有目的的,所以可以解釋事物為什麼要發展變化。
序是序演化理論中提出的概念,是道然用以闡釋宇宙世界的基本方法,序理論認為,序是能量和資訊對偶相合而成的,序是宇宙萬事萬物的存在和演化方式。能量相當於亞里斯多德四因說中的質料因,即性質相同的一類質料,沒有分別,沒有結構;資訊則相當於老子的道,即事物的規則或規律,是分別,是確定性。序則相當於亞里斯多德的形式因,即事物的形態、結構和表現。
老子將世界看成是“道及其化生”,亞里斯多德將世界看成是四因決定,即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和目的因的結合,序理論將世界看成是能量和資訊的對偶而形成的序演化,從邏輯上看,序理論是既吸收和繼承了老子和亞里斯多德的合理營養和成分,又超越了兩位前輩的局限和不足,將現代科學中的能量和資訊做了推進和擴展,並在哲學的層面和高度上,提出了能量與資訊的對偶相合,形成萬物皆序和萬事皆序的序演化。
老子和亞里斯多德,都是兩千多年前的先輩,都是東西方重量級的哲學家、思想家,他們的理論,經過歷史和時間的檢驗,受到歷代學者哲人的推崇和尊重,當今的我們,處於科學理論最繁盛的時代之一,我們擁有大量的理論資源和知識,這使得我們能比先輩們更好地解析宇宙世界的根本問題。下面,我們就應運現代科學理論中的能量和資訊等概念和工具,具體剖析這個根本問題。
首先,我們作為人類,遇見了我們自身之外的客觀世界,這個世界紛繁複雜,林林總總,有岩石、砂礫、細土、動物、植物、微生物,有海洋、河流、溫泉、電閃、雷鳴、風暴,總之,有太多的客觀東西了。這麼多的客觀實在,究竟是什麼構成的呢?科學家做了極其艱辛重大的工作,得出了如下結論:所有的這些客觀實在都是一種物質實在,而對這些物質實在層層剝筍不斷追問下去,就會來到構成世界的近百種元素面前。科學家測算了地球化學組成,主要元素占比如下:鐵37.6%,氧29.5%,矽15.2%,鎂12.7%,鎳2.4%,硫1.9%,鈦0.05%,它們共佔有99.35%,剩下的近百種元素加起來只占到0.65%,而人體的元素構成是這樣的:氧65%、碳18%、氫10%、氮3%、鈣1.5%、磷1%、鉀0.35%、硫0.25%、鈉0.15%、氯0.15%、鎂0.05%,這些人體的常量元素,共占99.45%,其他微量元素共占0.55%。其實,說穿了,地球上的物質存在和現象,都是以這些元素構成的或運動的。那麼,將這些元素繼續解剖下去,又會遇到什麼呢?所有的元素裡面,是電子和原子核,原子核中又有質子和中子等,各元素的不同,只是原子核和電子的不同。那麼,再繼續解剖下去呢?電子、質子、中子等,都是基本粒子,目前,最時髦的科學理論認為,構成基本粒子的東西是“能量弦”。如果上述的科學理論可以接受的話,那麼,我們就得出如下推算:客觀世界由物質構成,物質由元素構成,元素由基本粒子構成,基本粒子由能量弦構成。
其次,我們作為人類,遇見了我們自己。人類是地球上的最美麗的花朵,人類有意識,有思維,有智慧,有雙手,發明創造了無窮多的事物,如刀槍火炮、飛機火車、電腦手機、影視音像、繪畫書法、小說詩歌、城市農村等等。人類的大腦,有發達的腦神經,有巨大的演繹歸納能力,人類搗鼓出了海量的科學技術理論和知識,目前,人類又來到了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等高級階段。人類遇見自己後,開始發問,人類自身的精神、意識、思維、智慧,這些是從哪裡來的?它們是物質性的嗎?如果不是,它們又是什麼呢?如果也把人類的意識切分下去,那會是什麼呢?人類的意識,本質上說是腦神經的活動,腦神經的活動又體現為神經細胞組織的分子活性物質的變化和電流相位等傳導,或者量子級的一些感應變化,總之,意識是可以追蹤其物質性基礎的。
當我們遇見世界和遇見自己時,碰到如上眾多的問題和疑惑,我們需要解決問題和疑惑的工具嗎?如果需要,什麼工具最利索呢?
前面已經說過,老子的方案是用“道”來解析萬事萬物,非常簡潔有效;亞里斯多德的方案是“四因說”,也非常神勇犀利;而序理論宣稱,用能量和資訊的對偶相合而形成的結構(序),剖析萬事萬物則比兩位先哲更簡單易懂。事實是這樣嗎?
序理論的邏輯是這樣的:最簡單的能量弦沒有結構,只有能量,只有動,但是,它們以某種規律(資訊項)聚集了,形成了基本粒子(最簡單的結構,也是最簡單的序),而這些基本粒子,又以某種規律(資訊)聚集而形成各種元素(比基本粒子更複雜一個等級的上層結構或上層序),而這些元素又進一步聚集化合而形成各種物質和現象,它們是更大的結構(或序)。而上層結構(序),都是由下層結構(序)構成的,每次下層結構構成上層結構時,都需要一套規律或規則的約束,這些規律或規則就是這個新的上層結構形成時所必需的“資訊項”,而下層結構就可以看成是原材料,看成是“能量項”。因此,能量項+資訊項,就能構成“新序”。
對照上述序理論,再來看看上面我們遇到的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我們就清楚地看到,世界的萬事萬物都可以分解為“能量項”和“資訊項”,都可以看成是一種序。比如,鑽石是由碳元素組成的結構(序),石墨也是碳元素組成的結構(序),它們原料(即能量項)一樣,但是,組成方式(資訊項)不一樣,最後結構不一樣,序不一樣;又比如,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就是由基本的音符構成,但是,它的組合方式獨特,就成就了著名的命運交響曲;再比如,悉尼歌劇院,建築材料(能量項)沒有特別之處,但是,它的那種設計造型及地點位置,成就了特別的結構美,一種特殊別樣的序;再再比如,人的意識,它也是序,也是由能量項+資訊項構成,只不過它的資訊項是嬗變和流動的而已,它的能量項就是腦神經細胞的生物能。
有了序理論和序概念,解剖萬事萬物就變得簡單易行。宇宙世界無非就是一種序形態,而構成序形態的無非就是能量項和資訊項,能量項通常是下層序,資訊項通常是構成上層序的規律或規則。宇宙世界的序現象,類似俄羅斯套娃,是一層一層往上套的,每一層序,或每一類序,都有自己的能量項和資訊項,目前,最小的俄羅斯套娃是“能量弦”,最大的俄羅斯套娃是“宇宙自己”。
序理論牽涉面太廣,不可能一下子說完,但是,其主要的原理非常簡單,就是:能量項+資訊項=序。
閱讀: 11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