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力,是一個古老的概念。源義主要指的是“勁頭”、“力量”等。
——人和動物體力的效能:力氣、力量;
人與事物的效能:體力、視力、生產力、控制力、號召力等。
……
後來隨著物理研究的開展,產生了物理學上的定義。
力——物理學上指物體、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多年的摸索,人們將宇宙間的作用歸納為四種作用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電磁力、萬有引力。
強相互作用:指核子基本粒子之間的結合之力;是強子之間的作用力,是目前所知的四種宇宙間基本作用力最強的。強作用的實質是——在短距離範圍內強子與“時空量子”的糾纏、結合之力。
弱相互作用:粒子的狀態之力。也是粒子與“空間虛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之力。它可以“修正”粒子的存在“身份”(振盪或自旋狀態),從而使物質、粒子表現出放射及衰變的性質。
電磁力:電磁力是電荷、電流與磁場及磁性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力。電磁力是“空間虛子”在受到電磁“激發”後與物質粒子之間的特殊相互作用。
萬有引力:宇宙間各個質點之間的相互吸引作用。引力的本質是物質粒子與周圍空間虛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空間虛子是引力的“媒介”。就兩個物體來說是引力,就物體與空間媒介來說是“斥力”。
2、
曾經人們用此四種作用力似乎“圓滿”地揭示了宇宙、物質、粒子、能量的存在、運行與演化規律。
——牛頓的“萬有引力”公式近乎完美地揭示了宇宙天體的運行規律。曾幾何時,他的理論使得許多理論物理研究者望而卻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曾經有個當時物理學權威人物警告過年輕物理學者不要在經典力學研究方面幻想再有什麼新的突破,牛頓的成就已經是一座不可逾越的“神山”。
牛頓的絕對空間理論猶如人們設置出來的“點、線、面、體”,是人們計算、考察的理想工具,它似乎完美地解決了諸多天文、物理的問題。但是隨著人們觀察與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發現了其理論的局限性,因此“相對論”、“量子理論”等學說應時而生。
3、
當今,隨著人們觀察與研究的深入人們又陷入的新的迷茫之中……
宇宙起源的真相、物質、能量與品質的關係、暗物質、暗能量的本質等問題,用經典物理、相對論、量子理論等學說都不能圓滿解釋。尤其是暗物質、暗能量更是用當今最先進的設備也無法探測到;暗物質、暗能量的作用不同於已經發現的四種作用;並且它們在數量上要遠遠大於人們能夠觀察到、探測到的物質、能量……
四種作用力是宇宙中的物質、能量的架構方式,然而是什麼作用在支撐著這個宇宙架構的呢?
針對以上問題,《時空聖道》一書提出了“宇宙第五作用”——“次弱作用力”!
次弱作用力(第五作用)——宇宙可觀察物質與托浮宇宙的物質、能量之間的作用,它是其它四種作用的“平臺”。如果將宇宙中四種基本力比作一艘船的各個部分之間的作用,那麼第五作用就如同水對船的浮力;宇宙四種作用構建的物質與能量(資訊)世界如同冰山的一角,那麼第五作用的淵源就是整個“冰山與海洋”。
4、
宇宙第五作用的發現與提出圓滿地闡述了宇宙可觀測物質與不可觀測物質——暗物質、暗能量的關係。物質粒子在宇宙中通過四種作用進行構建的同時,受到宇宙暗物質、暗能量的作用,這種作用是粒子現身四維宇宙的基礎;這個作用對四維宇宙是一個支撐作用、是其它四種作用的基礎;這種作用是小於弱力與引力的,因此稱之為“宇宙第五作用——次弱作用力”。
第五作用是穿越時空之力。它聯繫著可見(可觀測)物質(能量)世界與四維宇宙未能觀測的物質世界;這也是其它平行宇宙的線索。
閱讀: 230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