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系中,太陽是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旋盤的核心。太陽的形成過程與太陽系九大行星一樣。九大行星的最初擁有自己的旋渦,它們是從冷縮和膨脹的推動力形成的旋渦演變生成粒子旋渦。再從粒子旋渦演變成原子旋渦,從原子旋渦變成分子旋渦,又從分子旋渦變成塵埃雲和團塊旋渦,最後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凝縮成行星。太陽的形成是太陽系中心旋渦把太陽系旋臂中的物質凝聚于中心而形成的,太陽最初擁有一個很龐大的旋渦,這個旋渦初形成時期,太陽系大旋臂上已經同時生成很多小旋渦。這些小旋渦是形成太陽系行星的基礎。凝聚形成太陽的大部份物質都是密度較大的物質。在旋臂上的小旋渦中心引力的影響下,太陽中心旋渦不能盡把所有的物質都吸引過去,而是選擇密度大、品質大的物質聚集到旋渦中心。隨著時間的增長,太陽中心各種各樣密度大的物質越聚越多,這些物質在中心互相碰撞磨擦,發出了強大的能量,溫度可達到幾千攝氏度。當磨擦運動平息後,溫度開始下降,直到冷卻,太陽才凝聚形成了一顆巨大的恒星。太陽形成之後隨著產生強大的磁場。因為它是由高密度的物質所組成,所以它產生的吸引力更加強大。這時太陽不可一世,雄威淩人。它成為太陽系中的“首領”。
太陽已經形成了大約有六十億年之久。太陽所發出的能量和高度耀眼的光,並不是它自身被燃燒而發出來的能量,人類從認識太陽起,總是認為太陽是一顆巨大的火球。人們從來無不產生這樣的認識。1930年,英國物理學家埃丁頓(Arthur Eddington)曾經提出;“太陽的中心壓力和溫度超凡異常,溫度可達到1500萬攝氏度。”這樣的超高溫度是怎樣得來的?是太陽不惜自身為了給太陽系九大行星送去溫暖,讓自己燒成1500萬攝氏度的一團鐵水或者一團氣體嗎?這樣如一團鐵水或者一團氣體般的太陽能撐握好自己的壽命嗎?一團鐵水或者一團氣體般的太陽,能有強大的吸引力嗎?真是使人們不可相信。
1938年,德國裔美籍物理學家貝脫(Hans Albrecht Bethe)研究找出了氫能夠聚合生成氦的幾種可能方式;他認為太陽的能量是通過這幾種聚合反應產生出來的。第一種是氫能轉化為氦,第二種是通過碳原子參與作為媒介進行反應。按物理學家貝脫的意思是;太陽是由氫核聚變爆炸生成氦的互相還原反應而發出能量。看來太陽是一團鐵水或者一團氣體般的火球。根據科學家們對太陽輻射計算太陽每秒鐘要耗費420萬噸品質。太陽的總品質是2000億億億噸(這資料摘自《宇宙、地球和大氣》),可以想像這些品質存在于1500萬度的太陽上,它能夠節約地控制在每秒鐘僅燃燒420萬噸品質嗎?一個龐大物體的燃燒,它的燃燒速度是難能控制的,也是不可設想的。例如把幾萬噸的炸藥自然地放置在露天的場地上,用火一起點燃,然後讓它很節約地爆炸,這有可能嗎?一大堆木柴很自然地放置在高溫度火焰中燃燒,能叫它一條一條地漫漫燃燒,而達到某種程度的節約,能辦得到嗎?太陽如果是一顆火球其溫度在1500萬攝氏度以上應該是一團氣體,一團氣體的球體在燃燒,不會是像我們點煤油燈一樣,控制著燈火的大小而達到節約使用燃料的目的。如果太陽是靠自身品質燃燒來發出能量。那又是什麼東西控制它,使它每秒鐘只許燃燒總品質的420萬噸呢?所剩下的品質要保存好慢慢燃燒,留下來以後幾千億年還要使用,否則要構成浪費,這有可能嗎?那麼太陽的能量是從何而來的呢?可以說太陽本不是一顆巨大的火球。它也如我們太陽系中的星球一樣,不過它只是帶著九大行星繞著銀河系中心運行的一顆巨大的恒星。它的品質和密度都比九大行星都大得多。太陽的本身溫度很低,不足以把太陽本身物質燒成通紅,更不足以把太陽本身燒成鐵水或者氣體。太陽本身的溫度幾乎只等於最接近太陽的水星上的溫度。可以說太陽能量來源的一半是由太陽系九大行星(包括彗星在內)賜以太陽的。另一半是由太陽本身付出。這樣說來就更奇怪了,人們也簡直不敢相信。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事,從來沒有人這樣說過。筆者通過幾十年的研究思索,才得出來的結論。
上面曾經說過,太陽形成後,太陽表面的磁場已經發展到完美程度,它的吸引力更加強大。將把九大行星都吸引過去。可是,在這時期九大行星比太陽先形成和成熟。它們都已經產生了強大的排斥力。當太陽想把它們拉過去時,九大行星的排斥力與太陽地面磁場發生磨擦(請看圖十),同時在磨擦圈層內面形成一層粒子產生層。九大行星圍繞太陽旋轉的速度各有不同、但是相當快速。太陽高速度地自轉,地面磁場與九大行星的排斥力發生磨擦產生了大量粒子,這些粒子很快被太陽吸引到太陽地面上。由於太陽表面的溫度低,這些粒子很快凝聚,生成氫和氦。氫和氦都是很輕的氣體從太陽地面不斷向上升。大量的氫和氦進入太陽磁場和九大行星排斥力磁場的磨擦圈層時,氫和氦就被燃燒,因為磁場的磨擦已經產生了足以使氫和氦燃燒爆炸的能量。這些氫和氦不斷燃燒,同時粒子也不斷地生成,又不斷地被太陽吸引到太陽地面而再產生出氫和氦。就這樣一邊生成,一邊燃燒。一邊燃燒;一邊生成。形成流水迴圈局面,產生了一個把太陽四周包圍著的巨大火環(請看圖十一)。大火環的厚度大約有800萬公里。中間溫度可達到攝氏1500萬度左右,不過這個大火環離太陽非常遠,所以太陽上的溫度只是同水星上的溫度一樣。這樣不足以使太陽上的物質熔化,更不足以影響太陽的壽命。因此太陽的能量來源是較穩恒和永久的,也可能兩者的磁場磨擦,就直接產生了大火環。這樣太陽的壽命就會更永恆。人類也不必憂愁於太陽將來會發生湮滅事故。
不過有人要疑問,月球繞著地球旋轉地球的周圍為什麼不產生火環呢?因為地球與月球兩者之間雖然也產生磁場磨擦,但是,它們的磁場不足以產生火環。木星的周圍有13顆衛星,木星會不會變成一顆恒星呢?木星由於有13顆衛星的磁場作用下,木星周圍的溫度逐漸增高。也有可能在很久的將來,木星也會變成在太陽系中的恒星系呢!
我們從地球上看太陽好像是一顆大火球。而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圓圓的大火環包裹著一顆巨大的恒星呢!希望這種假說能夠成立,同時也相信天文學家們會付出最大的努力,揭開太陽的真面目。
閱讀: 120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