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早在1991年就認為:光量子與光子是有區別的,光量子是由性狀相同的多個光子組成的,而不同頻率的光量子是由不同數量的光子數有機結合而成的。單光子的品質應是一個常數,而不同光量子的品質是不相同的。因為,按傳統的量子理論認為:光量子就是光子,即,電磁波的一份光量子(hr)內只含有一個光子,不能將一份光量子(hr)再分割為(1∕2)hr,(1∕3)hr,……。加之,大量的實驗測定的光速是不變的,這就必然得出每一個光子的品質是不相等的結論。即,光子的品質為:(2hr∕c.c)。但是,結合大量的現代光學實驗結果,經研究分析認為:實驗測到的每一份光量子(hr)裡不只含一個光子,應是含多個光子,而只能認為每一個光子具有相等的品質才符合邏輯、符合實驗規律。
光子是我們人類發現的最小、最有意義的、最基本的粒子,它幾乎無處不有、無時不在。即從物質的超導態、固態、液態、氣態、中子態(熱核聚變態)、電離態、同分異構體到生命體中的植物態、動物態裡,光子是無處不有的。從我們人類現有測量儀器的精度上和測量方法上看,測得光子的品質是不變的。也許,將來有一天,隨著更精密的儀器進一步發明後,會發現光子的品質也是可變的,也許就此可以認為光子也是有空間結構的。就象當年人們認為電子的品質是不變的一樣,現在,由於精密儀器的進一步發明和理論研究的進步,現在筆者完全認為電子的品質是可變的,不僅電子的品質是可變的,而且電子的電荷也是可變的。因此,電子是有空間結構的,電子的形狀、體積、品質、電荷都是動態變化的。電子品質9.109534×10 -31kg,經研究分析認為:這個電子品質是物質形態趨近于超導態時的電子品質,近似為電子的最小品質;物質形態趨近于中子態時的原子核外運動的電子品質,近似為電子的最大品質。由於單個光子的品質已經實驗精確測定為mr=6.73640775×10(-37)kg,見表1。即一個電子(me)的最小品質是一個光子(mr)品質的1352283 倍。實測結果表明:原子內電子釋放出的電磁波,每一份hr內含有多個光子,而不同頻率,一份hr內所含有的光子個數也不相同。實測結果表明:紅、橙、黃、綠、青、藍、紫光譜每一份光量子(hr)內含有的光子個數成等差數列,公差是1,紅色是10個光子,紫色是16個光子,見表2,並見“光子品質的實驗測定”一文發表在《量子光學學報》第10卷2004增刊上P45,由中國物理學會量子光學專業委員會主辦[4]。原子核外運動著的電子隨著吸、放光量子的多少,其品質要發生變化;這種品質的增減在分子的空間力動態平衡方程中是要計入的。否則,要影響分子的各運動參數的計算精度,甚至計算出的會是錯誤結果。實驗測定:中子的品質是1.6749543 ×10-27kg ;質子的品質是1.6726485×10-27kg ;研究認為中子品質與質子品質之差是核外運動電子的最大品質,其值是23.058×10-31kg。
閱讀: 11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