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文科學 简体  
許晉煌律師
陳冠英律師事務所
王欣律師
邱樂立律師
徐豫蓉
林雲平
萬通貸款
恆興地產
劉平
鵬翔律師樓
楊紅
逻辑商业地产
恆豐銀行
泛宇集團
John Park Law

三疊紀以來全球板塊運動概述(二)

2018年09月14日   維加斯新聞報
劉文旺

    二、歐亞板塊及太平洋方向的地質活動:
    青藏高原不是“印度板塊碰撞歐亞大陸”形成的。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太平洋板塊形成之初對周邊的大陸會產生擠壓作用,之後,由於其擁有的轉動慣量小於歐亞大陸的轉動慣量,因此,其東向運動速度大於歐亞大陸的運動速度。由於其相對于歐亞大陸東向運動速度大於歐亞大陸的運動速度。中國大陸呈現出西部擠壓東部拉張的特徵——東部的拉張是後來太平洋板塊相對于歐亞板塊向東運動造成的。
    我們下面就分析如下。
    中國大陸的西側存在著眾多的山,而且絕大部分都是橫亙東西的緯向分佈的高大的山脈。自北向南依序排列有:天山、昆侖山、喀喇昆侖-唐古喇山、岡底斯山、喜馬拉雅山等。同時,那裡存在巨大的拗陷型盆地(擠壓性成因而非張性成因的)。如,塔里木、柴達木盆地等。
    這表明在這一廣大地區,存在著一個十分巨大的擠壓性構造力環境。而且,從那一系列被壓隆起而緯向橫陳的山脈形態來看,這構造力基本上呈現出南北向擠壓的特徵。隨著那一系列緯向大山脈的聳起,而隆起了一個面積約達2.5×106平方公里、地殼厚達60-70公里、平均海拔高度4500米雄偉壯觀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地學界一般認為, 青藏高原的隆起,是由於印度板塊在一個“特提斯洋”的洋帶上向北漂移並與歐亞大陸發生碰撞,從而產生青藏高原及中國西部壓性構造帶。然而,這存在兩個基本錯誤:一方面,雖然它也在談論“大洋”,但那卻是將一個以大陸地殼為洋底的“陸表海”,故其所謂的“印度板塊在特提斯洋洋帶上北漂”,是缺少事實依據的,這裡應該是一個較淺的淺海地區;另一方面,小小的印度板塊把歐亞大陸裝得面目全非,而自身缺毫髮無損——缺少明顯的隆起、彎曲的斷裂,而是若無其事地向歐亞大陸下俯衝,這就如同一輛小奧拓,把坦克撞殘並且翻倒在地而自身不損絲毫繼續前行一樣,實是令人費解。
    我們再看如下的事實。
    圖1,為古大陸考察顯示的古大陸緯度圖。此圖是板塊說建立其理論的基礎性資料之一。此圖是古地磁學領域的世界級權威布萊克特,根據古地磁資料繪製而成的。他領導的倫敦大學學派考證出的這類古地磁資料,為後來重新確認“大陸漂移”思想奠定了認知的基礎。

   
 
    從此圖我們不難看出,北半球的北美洲與歐洲大陸,從寒武紀以來,五億年間分別從南緯10度和40度左右,向北漂移到了北緯40度和50度附近。在五億年間,各自大約漂移了緯度50度及90度。這一漂移幅度很大,對前者來說,它“漂”過了地球半球的1/4多;而後者,則“漂”過了地球的整整半個球面的1/2。以兩參照點自距今3億年以來的“漂移”為例,其球面空間跨度即分別為緯度40度和50度。
    關於印度大陸的古地理位置,它原在古特斯洋的南岸。
    此外,在布萊克特所示的上述圖1中,印度的古地理位置及其在地史上發生的變化,標識得更具體,更清楚:它在1億5千萬年前,尚處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後經1億多年漂移,才漂達現在位置,並同歐亞大陸相撞,形成青藏高原。就是說,其向北的漂移,是跨越了五六十度的緯度距離,球面空間跨度當在六七千公里以上。這一規模,也是相當可觀的。
    可見,印度板塊向北移動的事實是存在的。但與亞洲板塊相撞,造成在亞洲大陸隆起產生青藏高原的思想是錯誤的。印度大陸的存在對喜馬拉雅山的崛起、青藏高原的隆起,只起到了一個水壩的作用,阻止了歐亞板塊地下岩漿的南移。而沒有與亞洲大陸發生大碰撞,產生這裡地勢的抬升。亞洲的地勢的抬升,是北大西洋版塊開裂產生時,地下岩漿溢出產生大西洋板塊的過程中,造成歐亞板塊西側下岩漿的壓強減小產生下沉,下沉的大西洋板塊擠壓下面的岩漿向動南方向運動造成的。
    即從南半球漂來的印度板塊,擋在了亞洲大陸的南端。在大西洋產生後,東側的歐洲大陸下沉,地下岩漿在歐亞大陸下自西北向東南方向移動,由於印度板塊的阻擋而隆起,並使這一地區連同中南半島一同從海面下隆起出洋面。
中南半島在地學界板塊的拼接過程中始終找不到其原來的位置,實際上,在盤古大陸存在時期,它位於海平面以下。只有從歐亞大陸下湧來的岩漿的抬升作用才使其同青藏高原一樣露出洋面。
    我們知道,印度洋是新生大洋。印度板塊正是因為處於較高的地勢才會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北飄移的。加上原青藏高原地區地勢較低,這樣兩者的碰撞根本就不會產生地勢高的印度板塊俯衝到地勢低處於海平面以下的原青藏高原之下的。只有來自歐亞板塊下南移的岩漿造成了青藏高原、中南半島出現了抬升並且高於印度板塊後,才會出現印度板塊向青藏高原板塊下的俯衝。
    現有板塊理論把這裡的地質構造的因果關係搞反了。
    在中國的華北地區的西側是太行山脈,在這裡存在海裡的貝類等的海洋生物化石,這說明這一地區原本是在海洋下的,這體現了我的大西洋板塊的開裂向之者大陸下稱。而另一側上升,從而擠壓下面的岩漿向相反方向運動,這樣就造成了歐亞大陸的東南側的抬升,使其從海面小升出洋面,形成山系,之後加上太平洋板塊的俯衝擠壓,及太平洋板塊的東移,造成地下岩漿的東移這裡貧岩漿而坍塌,從而產生華北平原,向東運動的太平洋造成了斷裂出的大陸向東一同運動,產生第一島鏈及近海,這一過程的向北運動,就產生了朝鮮半島的產生,渤海的形成,而隨後就是五大連池的火山的噴發。這也是渤海很淺的原因。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地震總是發生在平原與山脈接觸的地方的原因。這就是四川汶川地震的產生原因。四川盆地的產生等。
    我們看如下事實:
    按板塊理論的描述,從聯合古陸分解後,岡瓦納古陸還在不斷分解出新的板塊,其某些北漂的陸塊同勞亞古陸發生碰撞而“再縫合”的判別標誌,應是某些特徵性建造和古生物化石的分佈及發育狀況。例如,通過識別冷水型烏馬利亞海相動物群和反映寒冷氣候的舌羊齒植物群以及岡瓦納相冰水沉積的分佈與發育狀況,來確定岡瓦納古陸的北界;通過識別揚子型暖水筳科動物群和反映溫暖氣候的華夏植物群的分佈與發育狀況,來確定勞亞古陸的南界,這是板塊說論證其理論觀點時使用的方法。
    但是,事情往往不和人意。
    我國學者在青藏高原上尋找了一二十年,始終未能找到沒有爭議的,依此模式規定的岡瓦納解體陸塊同勞亞古陸相“縫合”的所謂“岡瓦納北界”。在他們辛苦而又漫長的尋找和鑒定工作中,曾一再將“理論北界”北遷。第一次,因在喜馬拉雅北坡的曲布到色龍一帶,發現了岡瓦納相地層和冷水型烏馬利亞動物群及舌羊齒植物群,從而認為喜馬拉雅地區為岡瓦納古陸(印度地塊)的一部分,提出兩古大陸的邊界在雅魯藏布-印度河接合帶上。第二次,由於發現在這接合帶以北的拉薩地塊(即岡底斯-念青唐古拉-波密地塊)上,同樣存在著岡瓦納相地層和冷水動物群,因而只得將原鑒定的兩古陸邊界北遷,北移到班公湖-怒江構造接合帶一線。但隨著地質調查的深入,又發現所謂岡瓦納相地層建造及其中發育的冷水型動物群,不僅越過了班公湖-怒江構造接合帶,延展到日土縣的多瑪區-霍爾巴錯一線,而且類似的沉積建造已發育和分佈到東昆侖山脈西端的古裡雅山口一帶,其實際展布已越過了瑪律蓋茶卡-金沙江構造接合帶。因而又有學者認為兩古陸的邊界還應北遷,可能在瑪律蓋茶卡-金沙江構造接合帶上,甚或在其北側的某個部位,這是第三次。
若從事物的認識過程上看,這是合理的。但是下邊的事實是很難解釋的。
    從揚子型暖水筳科動物群及代表溫暖氣候的華夏植物群化石證據觀察,則情況更為複雜。實際考察告知:揚子型筳科動物群不僅發育在羌塘腹地的多瑪區(吞龍共巴和龍格一帶)及尕勒保勒瓊和沱沱河附近,而且,向南越過班公湖-怒江構造帶,展布在坦窮措、申紮、林周北側的馬駒拉及然烏東南的耒姑,甚至越過雅魯藏布-印度河構造帶,展布到仲巴的拉賽拉和普蘭的奇衣宗及崗久一帶。特別是代表溫暖氣候的華夏植物群,不僅分佈在班公湖-怒江構造帶以北的熱覺茶卡、烏麗和妥壩一帶,而且也發展到該帶以南的夏崗江雪山地區。後來,還發現夏崗江雪山核部發育有早二疊世的混生植物群,其組合特徵為含有華夏植物群和舌羊齒植物群的重要分子。此外,對喜馬拉雅北坡色龍到曲布一帶原確定為舌羊齒植物群的化石標本進行了再研究和重新認識,也屬混生植物群。故考察表明,代表岡瓦納古陸的舌羊齒植物群與代表勞亞古陸的華夏植物群,兩者間不僅不存在板塊說界定的界線分明的截然地理分界,而且無論在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表現為是一種逐步過渡的漸變演化關係,從而形成了如圖3所示的夏崗江雪山地區華夏植物群與混生植物群的重疊發育現象。這些事實的存在需要解釋!
    基於這些觀察所得,我國長期從事特提斯研究的專家蔣忠惕先生指出:青藏高原地區的地殼演化,自中生代以來“不存在兩個不同的古大陸,也不存在陸殼塊體的遠距離漂移,更無‘大洋特提斯’發育的歷史過程。”(蔣忠惕,從青藏高原地質構造的有關問題看全球構造的基本輪廓,西藏地質,1991年第2期)
雖然我反對這種觀點,但是這裡存在的事實仍需要給出沒有爭議的解釋。
    其實, 出現這種現象表明。由於地下岩漿不斷從歐亞大陸下遷移過來,造成這裡的地勢不斷展開。展開的程度不同,使“縫合線”不斷出現斷裂、錯開而越來越失去原有的構造特徵。尤其是這裡的隆起造成這裡原本為與地下的部分露出洋面,原大洋裡的沉積應該是複雜的,加上隆起的青藏高原會產生不同步的山體滑坡,使得這裡的沉積物南移並不同程度地覆蓋在地勢較低的印度大陸上。這一過程就造成亞洲大陸與鄰近的印度大陸等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起來。
    值得指出的是,由非洲大裂谷的形狀——裂開的地方呈隆起狀態,而遠離這一地區的則是相對較低的高低或平原,,我們應該見到,大洋兩側的大陸應該是隆起的山脈或至少是高原,但我們見到的是事實完全相反,大洋中脊兩側的大陸都是低矮的平原,而高原或山脈卻存在於相反的方向上——大西洋就是這樣。這體現了大陸下岩漿的遠離中脊的運動的存在這就是青藏高原、科迪羅拉山脈的產生原因。反過來這一事實的存在證明了上述思想的正確性。
那一被現代地學考察告知的大洋中,存在著大面積的、規模驚人的、而且是全球性的“海底擴張”;但同時,在所有已發生劇烈海底擴張的大洋中,那海底上(即洋盆中)卻又都遺留有大片的、年代久遠的、性屬大陸型構造的地殼殘塊。若是大洋板塊推動大陸板塊整體運動,這些遺留在大陸後邊的殘片是怎樣形成的?我們知道,在威爾遜迴圈中,大洋板塊表面上的沉積物都被帶到了發生板塊俯衝的海溝處了,怎能在大洋板塊中殘留有大陸板塊那?
這體現了是大陸板塊的隆起斷裂產生碎塊並最終導致板塊的產生與運動,破碎的大陸可能隨時散落在後面溢出的岩漿並最終鑲嵌在大洋板塊中。
    我們看如下的事實:
    大洋中有沒有裂解、沉沒的大陸殘塊?A. Nur等(1982 )對此已經做了回答。在 V.E.Khain(1981)和 Yu.G.Leonov、V. E.Khain (1982)主編的世界大地構造圖上,北大西洋中的羅卡爾洋底高原、印度洋中的塞舌耳-馬斯克林洋底高原、西南太平洋新西蘭島兩側的洋底高原等等,已被肯定地描繪成大陸裂解沉沒後的殘塊。
此外,在南海有西沙、南沙、中沙等殘餘陸塊,其中西永一井的變質岩岩心同位素年齡為1465Ma(任繼舜等,1984);在日本海的鬱陵島上有年齡為2729Ma的斜長片麻岩、2231-1983 Ma的混合岩和花崗片麻岩,在大和海嶺上有古生代和中生代花崗岩(197—200Ma)(M.Minatoet-aI.,1985);在鄂霍次克海海底挖掘出大量片麻岩、花崗岩、結晶片岩的岩樣(Б.И.Василевидр.,1984),在瀕臨該海盆的堪察加半島西部有950-870Ma的鎂鐵岩(L.I.Krasnyet aI.,1984)。這些事實證明,西太平洋的邊緣海盆均是在大陸地殼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大陸裂解、沉沒的結果。
    在印度洋也是一樣,除本身擁有的巨大X形張性洋脊系統而外,其被X形洋脊分割的東、南、西、北四個分區海盆中,還普遍於邊緣接觸帶上存在著明顯的大陸地塊斷裂、沉陷跡象。在東海盆,這一跡象,表現為發生在澳大利亞西部邊緣伸入海底的一圈寬約700-800公里的寒武紀後斷陷帶。在北海盆,表現為存在于阿拉伯半島東南海岸及伊朗海岸附近、約與海岸平行的兩道海底壟崗。在西海盆,表現為分佈在廣大範圍,構成整個西海盆主要地形骨架,並大致與非洲東南海岸平行的兩道巨大海底壟崗和一道海底隆起。其第一道壟崗上,聳立著馬達加斯加島、法誇爾群島及阿爾布拉群島等;第二道壟崗上,聳立著塞舌耳群島、信天翁島、毛里求斯島及留尼旺島等。在馬達加斯加島的西南側同非洲南端之間,便橫陳著所說的海底隆起,其隆起走向,也大致與非洲東南海岸平行。而在南海盆,這一斷裂、沉陷跡象,則較多表現於克爾葛籣海底高原以東的地區。在該地,洋底首先顯出地形上的強烈破碎形態,接著在南極洲大陸裙外緣,於        2400-3300米深度上,出現許多高60-100米的海底壟崗,並和斷層階地交替出現。調查還顯示,類似地形並見之於南極洲大陸裙基部的許多測深斷面上。
    在60年代實施的深海鑽探計畫(DSDP),曾在大西洋中脊鑽到好幾處元古宙和古生代剖面(38 和43 航次的334、386、387鑽孔)。其中最聞名的元古宙岩區之一,是北緯45°的鮑爾德山。該山全部由距今16.9-15.5億年的花崗岩構成,並被年齡為7.85億年的鎂鐵質岩牆所侵入。全山長13公里,寬5公里,高3公里。
    此外,在大西洋中脊脊部和兩側還發現了若干含化石的古生代和侏羅紀海相岩石露頭(Meyerhoff等,1992)。英國劍橋大學的塞奇維克博物館還展出了採集到的這些重要動物群標本。現在,在大西洋中脊已查明了數百個這類花崗岩產地(Arthur,A.Meyerhoff,全球構造的新概念——顫動構造簡介,中國地質礦產資訊研究院,1992。)。
    這些事實證明了上述思想的正確性。
    這些資料在鮮明地告訴人們一件事——大洋中發生的“大面積海底擴張”現象,是真實的,但卻不能納入當代主流理論板塊說的理論模式中來作解釋。
    因為板塊說的“地幔對流→洋脊帶分張→板塊漂移→海溝帶俯衝潛入→地幔流再迴圈→洋脊帶再分張……”動力學模式,是個不斷循環往復的均變論理論模式。這就決定了該模式規定了洋殼的演化必須在洋底的不斷更新中進行,即,洋底在地幔流的迴圈作用下,以其週期性地在洋脊處新生、海溝處消亡的理論限定,不斷被清除掉洋盆中的所有老洋底,更換新洋盆。而且,按其最新的地體說所設定的模式計算,板塊的“再旋回”速率為 1.1 億年一個週期。這就是說,大洋板塊一般每隔1.1億年就得清除一次。
    不僅大自然在大西洋中脊上(留下了十幾億年前鮑爾德山和數百個花崗岩遺存)未被清除,而且,在海溝密佈、理應被清除最為積極的西太平洋洋盆中,還於大範圍區域內留下了大量古老地塊。
    但是若用我們板塊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產生下滑運動,則是很好解釋這一現象。大陸板塊的小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在其運動的過程中,會與地下岩漿有不同的阻力相互作用,從而使其可能產生小的裂塊分佈于大洋板塊中。正是阻力的存在,滯後的運動使其斷裂出大小不等的碎塊並留在了大洋板塊之中。這一事實也說明,大陸板塊的運動速度,快于大洋板塊的運動速度,是大陸版加快的快速下滑才產生了後面岩漿溢出產生後面的大洋板塊的。這也否定了地幔對流推動大洋板塊運動,而運動的大洋板快又推動大陸板塊運動的地幔對流說。
    我們知道,在青藏高原地區存在著一系列走向特定(東西向)的大山脈。如喜馬拉雅山脈、岡底斯山脈、昆侖山脈、天山山脈等;這些大山脈,在構造特性上,也都是切割到地球岩石圈底部的深大斷裂帶;這些大山脈的前身是大地槽(即能存很多水的凹陷帶),大山脈自身,它們都是由大地槽轉化而來。實際勘探表明,這些大山脈形成後,不存在與其對應的深埋地內的“山根”,山脈根部“呈‘八’字形中空、由岩漿充填”,這實為地內岩漿房上抬造成的。抬升後冷卻收縮而產生局部的中空。
    尤其是,這些大山脈的形成,在時間上有一個規律,即:越往北,形成時間越老,越往南,形成時間越新。
這體現了由於大西洋的開裂,地下岩漿溢出造成歐亞板塊向其一側坍塌,傾斜的歐亞板塊向東南方向移動的時空順序!!!
    還有,所有這些大山脈的排列,在空間上也有一個規律,即:越往北,相互間距離越遠,排列越疏,越往南,相互間距離越近,排列越緊密;其地殼厚度,隨山脈排列的空間規律也呈現一種規律性,即越往南,地殼厚度越厚,越往北則越薄。
    體現了由於印度板塊的北移,使得一方面抬升越來越強烈,從而越來越高下面越來越深;另一方面變形過程越來越頻繁。
    隨大西洋的開裂、漂移的不斷發生,太平洋板塊地下岩漿不斷轉移到大西洋板塊下,這促進了太平洋板塊的下沉;同時,由於其地勢越來越低,轉動慣量越來越小,其加速了東移的運動速度,使其漸漸脫離歐亞大陸的東側。這一方面,造成亞洲東側大陸不斷斷裂處大陸島,形成我們知道的第一島鏈;另一方面,其西側溢出的岩漿形成新的大洋板塊。見下圖。

   
 
    亞洲東側板塊的下沉,造成地下岩漿向西運動,從而造成西部第二次隆起形成山脈。這就是在整個高原的形成中,形成了兩個獨特的“構造結”——祁連地區“三江構造結”,和“帕米爾構造結”。而且在時間上,祁連三江構造結,先于高原地區所有擠壓隆起活動之前產生,帕米爾構造結,在高原所有擠壓隆起活動完成之後,最後完成。當然,這一現象的產生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伴隨青藏高原的隆起,其擁有的轉動慣量增加,自轉速度減緩,從而阻止了西側板塊的向東運動,這樣就加速了在其西側產生隆起。在該兩構造結之間出現的那條橫貫東西的大構造帶——“祁連-昆侖構造帶”,在山脈的形成上,還呈現一種“構造活動,自東向西遷移”的特性。即:東邊的祁連地區的山脈先隆起,中間的昆侖地區繼之,西邊的帕米爾地區最後出現隆起,並完成構造運動。青藏高原隆起,東向運動減速也促進了由於太平洋板塊東移造成的亞洲東側的擴張如下圖所示。

   

閱讀: 14702

推薦閱讀

史上首次 科學家成功用「月球土壤」種出植物 

500兆噸歷史最大彗星 向地球飛來

天文學家透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

飛行員疑似拍到UFO 五角大廈正式釋出影片

美國戰鬥機飛行員拍到不明飛行物體的影片,幾年前被一家私人企業披露後,五角大廈如今正式

光的本質

光現像是時空中虛實二象的典型表現:虛——空間;實——物質粒子。光,是宇宙虛實聯動的現

縱橫宇宙(三)

小張的話音一落,周圍的景物就開始加速變小起來。“啊,這樣坐著就可以上天啦???”大家

縱橫宇宙 (四)

四周的景物逐漸變大起來。草坪也在擴張著,地上的小草很快成了蘆葦、灌木一般。不久,空中
李梅 徐豫蓉 劉蘊琦 李昭夏 恆興地產 Cindy zhou 吳維安 楊紅 無限地產 兄妹地產團隊 愛家窗簾 UPS Chinatown 區域中心 萬通貸款 文道律師事務所 蔡文偉聯合律師事務所 泛宇 陳冬玲 Windmill 兒童牙醫診所
新聞報微信

部分内容源自网络或由讀者提供, 如有問題請電郵至: ad@lvcnn.com
© 維加斯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 Las Vegas Chinese News Network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