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們借用科學家楊槐的圖示及其描述的現象繼續分析太平洋板塊運動的事例。
如下圖所示,在太平洋板塊西側的200m厚度沉積區域,西經170º~160º與南緯10º的相交地點,有一小塊獨立存在的沉積厚度為300m的沉積區。按海洋學沉積原理,沉積物的厚度與海洋存在年齡成正比。這一小塊沉積層的出現是個海洋中各種湧流的存在產生的。當然,這些沉積層的存在還說明了兩個問題。在暗流的作用下產生的沉積物回想地勢最低的地方移動,這體現了我們前面分析過的太平洋板塊東北地勢低西南方向地勢高的觀點的正確性;另一方面,這些沉積層遠離太平洋板塊的邊緣,這就否定了地幔對流說認為的,太平洋中脊的對流岩漿推動太平洋板塊向西運動,這一作用一方面擠壓西側的亞洲大陸是指隆起產生山脈,同時也否定了存在于大洋板快上的沉積物在板塊俯衝區域集中的觀點。這些沉積物遠離亞洲板塊的邊緣,這說明了太平洋板塊存在向東的移動。
當然,這一現象也否定了現有的夏威夷群島的產生理論。太平洋板塊根本就沒有向西運動,因此,也就不存在被固定的熱點燒穿的太平洋板塊上出現相對向東移動的夏威夷群島的產生了。
對照圖1,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小塊300m厚度沉積區,剛好處在X力應力場的北面側鋒作用範圍;而在這側鋒作用位置的左上方,卻存在一個300m厚度的大沉積區;同時,那大沉積區下緣東經170º處,也剛好存在一個小缺口,且其缺口的邊緣形態又剛好同小沉積區相鄰側邊緣形態相吻合。這一系列的“巧合”無疑是在形象地告訴人們:這個300m小沉積區,當初原是左側上方那個300m大沉積區下緣所現缺是的組成部分,後受這一應力場東向作用力的側向牽拉作用,開始脫離大區,向右下方東隆所在地區的平移運動,並達到今天位置,以致出現觀察所見這種沉積區的特殊分佈。
關於本文所示的圖1,倘若我們再細察一下其上洋殼的地磁年齡帶分佈特性,則又會發現一個特點,即:數字為“80”以下的地磁等時線,在太平洋東半部從上到下都有分佈,惟獨在東隆的中段西側完全缺失,且東側也部分空白。這東隆兩側缺失地磁記錄的地段,應該是東向擠壓力作用下東隆于此段褶皺較強,隆起較高、較寬,岩層破壞嚴重再加上隨之而來的岩漿活動,故其上的地磁年齡記錄已不明顯。
這些濕濕的存在並不是說明這裡存在有外力作用造成的局部的遷徙,體現的是這裡的太平洋板塊在擴大他的坍塌面積和發生坍塌的區域的變化。沉積物總是在地勢最低的地方聚集,而體現出了發生坍塌的位置。發生坍塌,下面岩漿的溢出會造成洋殼的更新從而使這裡的磁記錄消失或變得不明顯。這就出現了上邊的事實。
地學考察,很早便讓世界地學界知道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在太平洋地區存在著一道天然分界線,把洋盆本部同與之接觸的邊緣接觸帶劃分開來;在界線以外,地殼構造中火山熔岩物質以安山岩為主,在界線以內,洋盆的所有構造上(如島嶼、海嶺、洋隆等)火山噴出的熔岩,幾乎全屬玄武岩和橄欖玄武岩,含大量霞石,卻完全不含安山岩。這一道界線,就被稱為“安山岩-霞石分界線”,又稱“安山岩線”( 於活動大陸邊緣、分隔不同岩石系列的一條岩相地理分界線。又稱馬歇爾線。在此線一側出現以蛇綠岩套為代表的拉斑玄武岩系列,靠陸一側分佈有以安山質火山岩、石英閃長岩和花崗閃長岩為主的鈣鹼性岩漿岩系列。安山岩線的形成是板塊俯衝作用的結果。在環太平洋邊緣,安山岩線大致位於從阿拉斯加經日本島弧、馬里亞納海溝、帛硫群島、俾斯麥群島、斐濟和湯加群島至新西蘭和查塔姆島一線。)。
“安山岩-霞石分界線”,又稱“安山岩線”,指以太平洋盆內部橄欖玄武岩、粗岩為代表 的鹼性岩系和環太平洋帶島弧及活動大陸邊緣鈣鹼性岩的地理岩石分界線。此線從阿拉斯 加沿西太平 洋島弧 帶、美拉尼西亞群島、湯加克馬德克到新西蘭以東的查塔姆島,以安山岩出現為標誌。此線以東,代 表太平洋板塊內部,以橄欖玄武 岩和 粗面岩為主;以西代表環太平洋島弧和活動 大陸邊緣,以安山岩、英安岩、流紋岩和玄武岩為主。
“自海溝向陸地方向岩石有明顯的水準分帶性,一般隨與海溝距離的增大,依次分佈為拉斑系列岩石、鈣鹼性系列岩石和鹼性系列的岩石。”我們可以看出,這體現了大陸下岩漿逐漸向東擴張的事實。這證明了我們前面分析的太平洋板塊向東移動的,造成亞洲大陸邊緣出現坍塌向東擴張。一方面,斷裂出大陸島,另一方面,在太平洋板塊的西側出現新的洋殼。
這一“安山岩線”的分佈,似乎把周邊具有平滑曲線的太平洋洋盆,從大洋洲這一側,用什麼東西突然“切”去了一塊。
這意外地一“切”,為什麼定然發生在太平洋洋盆的這一側,而不是其它任何一側呢?這一被“切”的區域,正是大洋洲地殼向東壓進的洋殼區域,並且這一壓進的前鋒線(即壓性的湯加-克馬德克海溝一線)剛好同該地安山岩線重合。按照現有的版塊理論,這裡是大洋板塊向日本島弧“俯衝而來”的方向,這個俯衝作用力怎會讓“被俯衝物”(島弧和它身後大陸)反方向運動呢?而且,通過現代高科技(地球定位衛星系統)監測發現的,這裡確實在向東運動。
這些事實的存在,證明了我的太平洋板塊向東移的觀點及亞洲板塊邊緣有岩漿溢出,從而形成于大洋板塊組成不同的洋殼。太平洋板塊的轉動慣量小於亞洲板塊的轉動慣量,特別是伴隨大西洋、印度洋的開裂,地下岩漿向著兩個區域轉移,造成太平洋板塊相對於周邊的大陸板塊發生坍塌、凹陷,這一方面造成了堆積物在這裡的堆積——地勢低;另一方面,造成其轉動慣量進一步減小,東移速度加快。相對東移的太平洋板塊逐漸脫離了亞洲板塊,使亞洲板塊的斷裂碎塊進入太平洋快中,形成大陸島,其下面的岩漿溢出與大洋板塊的岩漿部分混合,因此,產生的大洋板塊擁有不同的組成成分。
當然,這一事實的存在,也證明了我的亞洲板塊東側的地下岩漿流失到大洋中,從而降低了亞洲東側的地勢,使本來以高原、山脈形式存在的亞洲東、南側,出現凹陷的湖泊、盆地——四川盆地、太湖等。也行成了這裡山脈走向的混亂形式。這一點典型地體現在我們前面分析過的日本島斷裂出,後面產生日本海,朝鮮半島的產生對飲太過於黃海的出現、山東半島等的張開對應於渤海灣的出現。以及這裡的板塊的反向旋轉的現象的存在。長江下邊對應著這一地下岩漿向東流失的主要路線。
就中國大陸及其附近的地勢可以看出,地下岩漿的向東遷移造成這一地區中心地勢低邊緣地是高的特徵。形成向東敞開的環狀。
當然,按我們的理論,一個新生的大洋板塊確實存在著形成後不久的最初的對相鄰大陸的擠壓作用,之後,在大洋的西側出現遠離大陸的運動,在大洋板塊的東側則是越來越強烈的擠壓最終連同中脊一同俯衝消失在其東側的大陸板塊下。
也就是說,一個舊的大洋板塊,並不是像現有的板塊理論描述的那樣均勻地俯衝消失在四周的大陸板塊下,而是主要消失在其東側的大陸板塊下。這一點也具體體現在比斯開灣的產生過程中。現階段,太平洋板塊正在逐漸消失在南北美洲大陸下、大西洋也在其東側靠近歐洲大陸的區域發生俯衝,而在大西洋的西側則沒有相應的俯衝現象出現。
即在大洋板塊的西側先出現不同程度的擠壓、俯衝消失現象,之後,逐漸脫離大陸,並在其西側出現大陸島和新生的洋盆。而在大洋的東側則會出現持續的俯衝消失現象,直到整體消失為止。
上圖中同心輻射波狀的總體排列方式,體現了重力下滑力是板塊運動的主要動力觀點的正確性。也體現了大洋板塊不是地幔對流產生的。而是地幔物質在裂開的地方被動溢出被海水冷卻的結果。在上圖中隨著北太平洋中脊的消失,岩漿只能有南太平洋終極提供,因此,大洋板塊的增生區域逐漸向南運動,這就產生了上圖中大約以澳大利亞(這裡地球重力場最強,形成太平洋板塊在這一區域的坍塌中心)為核心的輻射狀大洋板塊產生、分佈的格局。
這裡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既然產生大洋中脊的熱原始持續存在的。那麼,當北太平洋中脊消失在北美大陸後,其對流運動應該仍然存在,從而把北美洲再次撕裂使其產生新的版塊,同時繼續推動北太平洋版塊向西運動,而此不是事實。這體現了現有的地幔對流說的錯誤性。
在現實的太平洋中大體存在三道呈波狀排列、且連貫性很好的線狀構造帶。其各自組成和次序是:
近距波——“湯加-克馬德克海溝”一線,及其所現淺源、中源、和深源地震帶,等;
中距波——“東隆”本身,及其上現各轉換斷層,等;
遠距波——中美洲海溝、安的列斯島弧地震帶、南美西岸安第斯擠壓帶、斯科舍島弧地震帶和南極半島一線,及其沿線淺源、中源、深源地震帶等。
由於澳大利亞所在地區地球重力場最強,形成太平洋板塊在這一區域的坍塌中心,所以產生了環繞這一基點出現長度與向心距離,成正比關係,且凹面向心,凸面向外,依次向東排列的地質特徵。
太平洋板塊東北地勢低,板塊厚度大重力強,因此發生明顯坍塌。東南地勢高,地下岩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東南方向移動,擠壓這裡的版塊產生如上的地質形變。反過來,這一事實的存在證明了我的上述思想的正確性。
此外,自大陸坡到湯加-克馬德克海溝之間,洋底成三道構造隆起。其中緊靠大陸塊的那道,為海底地壘山脈,屬典型擠壓作用成因。故在它與另一典型壓性構造——“湯加-克馬德克海溝”之間形成的那一片“海底新西蘭高原”,也當屬壓性構造無疑。而與此地表構造壓性特徵相映照的,從大洋洲東岸,經新赫布裡底、斐濟、湯加、並橫切“東隆”中軸至秘魯海盆一線的洋殼厚度剖面。該剖面圖上,清楚顯示:洋殼下部,在同地表構造隆起作對應增厚;且增厚強度,依“越近大洋洲強度越大,反之則小”的線性關係發展,符合該向應力積累的應有力學原理。
這個資料,有力地證明了:由於南半球轉動慣量較小於北半球的轉動慣量,因此,存在相對於北半球的整體向東的運動。從而產生了這裡的印度洋、大洋洲板塊的向東擴張。從而造成大的相對東移作用的存在。這一地區的洋殼在把板塊東向運動產生的壓應力向東傳遞的過程中使自身受到了應力積累,從而于該地形成了一系列特定海底隆起、海底高原、島弧、貝尼奧夫地震帶和深海溝等壓性構造與地貌。
我們知道,地球的不同圈層存在不同的轉的角速度差,就整個地殼來說,其自轉速度小於地下岩漿(上地幔)的自轉速度,因此,整體會受到向東的拖曳作用,轉動慣量大的大陸板塊加速慢,尤其是處於不斷抬升階段的大陸其擁有的加速度最小,因此,就產生了相對滯後的運動。而大洋板塊則在這一拖曳的作用下向東運動速度快,這使其不斷脫離西側大陸向東運動的根本原因。因此,太平洋板塊在這一拖曳力的作用下促成了這種圈層性的形變區域。在大洋板塊上邊突出的區域,其下邊也多呈現出較深,因此收到的拖曳力大,反之較小。當然,這個問題比較複雜,還有一個因素就是這樣的凸起部位轉動慣量也大,慣性也大,因此,就整體上說,凸起部位的東側會出現拉張,突起的西側會初現擠壓。
其次是中距波。地下岩漿東南方向的運動拖曳與澳大利亞北側地球上最強重力場的作用的疊加就產生了這一地區總的應力場。並產生如下作用效果:
1,構成該波的“東隆”,整體弧形凸面向東,且具較平滑的彎曲形態。在應力場峰值最大構造弧恰向東凸出最多,東隆沿轉換斷層錯位最烈,完全符合該弧東向受力的力學原理。
2,在該波北端應力所指“東隆”部位,存在一淺源地震帶,在其向量力延展方向,存在著“中美洲海溝”和加勒比地區的“安的列斯島弧地震帶”兩典型壓性構造。而在這兩壓性構造帶之間,恰存在著一大片“阿爾巴特羅斯海底高原”(參見圖2)。
3,再看中距波整體形態,在向量③到向量①之間,波形具有“中部向西凸出,兩邊向東凹陷”的獨特展布特點,也同該地①、②、③三向量作用力在延展方向上所作用物件物理特性相符:在①、③兩向量作用力所指的東隆背後,那裡是兩個“洲際豁口”——中美洲的加勒比海,與南美洲南端同南極洲之間寬闊的德雷克海峽,地層屬大洋地殼,較薄,抗壓強度較小,且豁口背後無大陸地殼作依託,無法積累應力,只能隨應力作用方向向東延展轉移應力;該處地殼的這種物理特性,不能為東隆相應部位提供必要的應力支撐,故導致“東隆”在向量①和向量③所指部位發生觀察所見的“向東凹陷”及轉換斷層的相應錯動,從而將自身所獲壓應力作相應東向轉移。而向量②所指的“東隆”背後,卻不同,那裡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南美洲。且向量②力鋒所指,更系南美洲品質中心範圍,地殼厚度大,並縱深寬、相對剛性強,不易發生地殼的剪切、錯位而轉移應力,相反,極利形成應力積累,造成相關地殼的強烈擠壓。其情,如圖1中該向量力所指東隆背後、南美洲西岸之前諸多小箭頭所示應力積累與擠壓之狀。同時,在向量②軸線上形成應力積累的這些示意箭頭,在應力積累區的西側,造成“東隆”構造弧弧形曲線向西凸出,在東側,造成安第斯褶皺帶的強烈隆起和秘魯-智利海溝處貝尼奧夫帶的強烈俯衝及相應深源地震帶。這兩者在強烈程度上都具有平滑的峰值曲線,且兩峰值曲線呈新月鏡像對稱,這都確切證明了該向量應力在此處的積累,及應力場加於該部地殼的構造成因。
現今東隆上觀察有大量張性活動存在,岩漿活動也強,表現了很強的擴張性,就是地下岩漿對不同區域向東的拖曳力不同造成的。在大洋板塊上邊突出的區域,其下邊也多呈現出較深,因此收到的拖曳力大,反之較小。當然,這個問題比較複雜,還有一個因素就是這樣的凸起部位轉動慣量也大,慣性也大,因此,就整體上說,凸起部位的東側會出現拉張,突起的西側會初現擠壓。
這些事實的存在也徹底否定了地幔對流說。這是因為,按現有的板塊的產生與運動的地幔對流理論,大洋下岩漿的對流方向於我們上邊分析的應該正相反,因此,產生的大洋板塊的彎曲應該是反向的即以南太平洋中脊為中心畫出的一個個彎曲的弧線,而事實恰恰相反。
閱讀: 182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