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分析過,亞洲東緣的所有海溝,其生成形態都成弧形,且所有弧的凸面都朝向太平洋。這些海溝是怎麼形成的?板塊說告訴我們:是東太平洋隆起下的地幔流推動著太平洋板塊,向亞洲大陸邊緣俯衝形成。如此,則很多年前我國的地質力學學者就指出:根據力學原理,依其所說太平洋板塊就是板塊運動的主動方,亞洲大陸是被動方,那麼,該作用過程中形成的海溝構造弧,其弧的凸面為什麼是沖著主動方,而不是相反?
這裡的矛盾之處在於對版塊的產生與運動的理論不完全。事實是,這些海溝多與太平洋板塊的擠壓、坍塌有關。原因,在太平洋板塊(任何一個大洋板塊都是一樣)產生之初,地下岩漿溢出在兩側大陸的腰部被海水冷卻產生新的大洋板塊,之後隨著海水的壓強的增加,特別是有新大洋板塊產生後,會造成這裡的岩漿遷出,因此這裡的大洋板塊開始發生坍塌。並且其擁有的轉動慣量本來就小於大陸板塊,隨著下沉的發生,其擁有的轉動慣量會進一步減小。這就造成其相對於西側的大陸出現遠離運動。這樣就有最初的擠壓產生俯衝形成各種海溝,到開始向東運動進而不再發生擠壓使這裡的大陸出現擴張。
現階段的太平洋板塊的西側以及亞洲大陸的東側就處於這與運動變化狀態。由於大陸下岩漿的向東運動使海溝的彎曲方向發生轉化形成了今天的樣子。
這就用我們的理論完美的解釋這裡發生的一切。反過來,這裡發生的一切也完美地證明了我的理論的正確性。
還有,按照現有的板塊理論,海溝所在處,既然是地幔流的下降區,是板塊在地幔流的作用下向地內潛入、彙聚的地方,那麼,那自東隆方向而來的地幔流,已經在馬里亞納海溝處“彙聚-潛入”地內了,為什麼又繼續往西跑到琉球群島處“再彙聚-再俯衝-再潛入”一次,而使該地再出現一個“琉球海溝”呢?生成該琉球海溝的機制是什麼?
不對這倒證明了我們的理論。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太平洋板塊正處於發生坍塌的時期。因此,還會產生新的斷裂,並產生新的海溝。
此外,還存在對地殼的動力形態極其不利的重要考察資料:
在南海有西沙、南沙、中沙等殘餘陸塊,其中西永一井的變質岩岩心同位素年齡為1465Ma(任繼舜等,1984);在日本海的鬱陵島上有年齡為2729Ma的斜長片麻岩、2231-1983 Ma的混合岩和花崗片麻岩,在大和海嶺上有古生代和中生代花崗岩(197—200Ma)(M.Minatoet-aI.,1985);在鄂霍次克海海底挖掘出大量片麻岩、花崗岩、結晶片岩的岩樣(Б.И.Василевидр.,1984),在瀕臨該海盆的堪察加半島西部有950-870Ma的鎂鐵岩(L.I.Krasnyet aI.,1984)。這些事實證明,西太平洋的邊緣海盆均是在大陸地殼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大陸裂解、沉沒的結果。(任繼舜、陳廷愚等,中國東部及鄰區大陸岩石圈的構造演化與成礦,科學出版社,1990)
該地海盆“均是在大陸地殼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大陸裂解、沉沒的結果”。而這,在地球動力學上,又只有在張性動力環境中才能出現,才能造成。將此資料同上文圖1顯示的該地海盆中存在著一條南北向分張的古新世洋殼分張帶的資料,結合起來對照著看,就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一個地學事實:該處海盆是該地地殼在一個年代久遠(至少自6500萬年以來)的張性動力環境中,因某一張性作用力的持久作用,而演化形成。而這樣的事實根本容不下什麼地幔流推動的“板塊運動”理論。相反,此正好證明了我板塊的產生與運動理論的正確性。
正是太平洋板塊轉動慣量小於西側的亞洲大陸的轉動慣量,從而相對于亞洲大陸存在一個想對向東的移動,留下了空間為大陸板塊上斷裂的大陸碎塊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東、向南運動提供了可能。這也證明了我的版塊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產生下滑運動的理論的正確性。
我們繼續分析如下:
首先,太平洋板塊不是如板塊理論所想為“中部最新,邊部最老”,二則是年齡較新的洋殼是以“層層包圍老洋殼,並逐層向東擴展”的方式來形成大洋洋盆。還有圖1顯示,在太平洋洋盆的西北角,在“日本島弧-千島群島-堪察加半島”一線的外側,那洋殼的地磁年齡帶分佈特點,乃為“越靠近大陸,年齡帶年齡越新,越遠離大陸,年齡越老”。這是現行的主流理論體系,沒法解釋的。是的,詳細俯衝運動的擠壓過程,怎容得下這裡板塊的擴張?!
其次,與此相類似的洋殼年齡分佈現象,那就是 “菲律賓板塊始新統年齡帶細部年齡分帶圖”中所揭示的,位處日本島弧南端的琉球海溝外海的洋殼年齡帶分佈特性。見下圖(圖2):
圖上在緊靠臺灣島部位的琉球海溝外側,那裡的地磁條帶年齡記錄,完全同“日本-堪察加”一線外側的洋殼一樣——越靠近海溝,年齡帶越新,越遠離海溝年齡越老。
還有,這樣一種“性質特異”的年齡分佈現象,在太平洋中還存在。在太平洋的東北角,我們又會看到一種被稱為“大磁彎”的洋殼年齡分佈特性(圖3)。這個“大磁彎”,存在於北太平洋的阿留申島弧與北美西北海岸之間的阿拉斯加海灣中。與主流板塊理論模式相比,這同樣是個十分反常的“地磁年齡帶反常分佈”現象。向西的俯衝運動不會產生洋橋在這裡的擴張產生這裡次分佈的異常。
什麼是異常?
簡單,異常就實現有理論不能解釋的。實際上否定一個理論只需要一個反例。這個就是否定現有板塊理論的一個反例!
在經典的闡述現有理論的教科書中很少提及這些,只是淡淡地提一下,原因就是解釋不了。只是提出了富含爭議的 “三聯點洋脊移動-下潛-潛沒”的理論新模式,來作解讀。
這個機制說的是:過去在太平洋的東北角與西北角,都存在過一個“三叉路口型”的擴張性洋脊帶。它們有一個很奇怪的特性,即其洋脊帶下的地幔流,其向上流動時不是向洋脊的左右兩側分流,而是如圖4中左圖所示那般,只發生向一側的“單向流動”。而且,該模式還要求洋脊帶身邊的太平洋板塊“站定身子”,“不動”。於是,在這種“特種模式”所“特別設想”的運動方式下,那“三聯點洋脊”自身,便發生了一種“單向的”遷移運動,使自己(三聯點洋脊帶)向著大陸板塊下方“退行”、“下潛”、“潛沒”了。於是,我們這才在太平洋的東北角上,看到了如圖3顯示的“大磁彎”現象;才在洋盆的西北角上,看到了上面圖1所示的日本島弧和琉球海溝外側洋殼年齡帶的“越近海溝年齡越新,越遠離海溝年齡越老”的“反常分佈”現象。
按照我們板塊的產生與運動的新理論,這裡異常現象的產生,是因為太平洋板塊一方面已經開始相對與亞洲板塊向東的退行。所以造成了這裡的擴張,另一方面,在發生坍塌的過程中,造成岩漿溢出產生這裡的磁異常。收尤其是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得亞洲板塊轉動慣量增加,使其更加滯後於太平洋板塊的東移產生的。
也就是說這些異常一方面否定了現有的理論體系,另一方面,成為我們這個新理論的佐證!
我們繼續分析下去:
見下面一個反映太平洋洋殼年齡分佈,存在“反常”特性的資料——“東亞邊緣海盆的年代圖”(圖1)。
前面我們分析了在亞洲和北美洲的陸洋接緣地區,那洋殼的年齡特性往往是“越是近陸側,年齡越新,越是遠陸側,年齡越老”。我們再來仔細看看這份“東亞邊緣海盆年代圖”。
圖上顯示:
在琉球海溝外側,存在著一個“菲律賓海”。在這個“菲律賓海”中,存在著一條長長寬寬的南北向“古新世”(距今6500萬~5300萬年)擴張帶。在該帶中,到“始新世”(距今5300萬~3650萬年)時,中間部位,再出現裂解拉張,從而出現一個新的、擴張幅度同樣很大的“始新世”擴張帶。此後,在菲律賓海的這個作南北向擴張的“古新世-始新世帶”的東北側,又出現了一條“漸新世”(距今3650萬~2300萬年)擴張帶。在這後出現的這條“漸新世”帶的中間,又出現了一條更年輕的“中新世”(距今2300萬~530萬年)的擴張帶。而這個“中新世”帶,其擴張方向,卻屬“東西向”的!——這從該帶自“漸新世”帶的中間部位長出,將“漸新世”帶一分為東西兩部分,爾後自己卻從此處擴張成一個寬寬的新年齡帶,可以清楚看出其擴張方向,乃屬東西向的。在這個呈“東西向擴張”的“中新世-漸新世帶”的更東側,展布的,則是太平洋形成於侏羅紀(距今2.05億~1.35億年)的大片古老洋殼。板塊的年齡在此涇渭分明。
這些資料的顯示了這樣的事實:夾於太平洋古老的侏羅紀洋殼和亞洲古老大陸之間的這片“菲律賓海”,是晚於東邊太平洋侏羅紀老洋殼出現的新洋殼,而其“出現”的方式,卻是——先作南北向大面積擴張,後又作東西向的大面積擴張。
尤其是,按傳統的板塊理論“消-長平衡”,使地球表面積不會變大,則便須在該海域周圍應該能找到相應的“板塊俯衝-消減帶”,而此不是事實——在菲律賓海的南北兩頭,找不到有“板塊俯衝-消減”性質的任何構造帶。
最後出現的、在“古新世-始新世擴張帶”東北側作東西向擴張的“中新世-漸新世帶”,在菲律賓海海域周邊可供其作“地殼消減帶”用的地殼構造,有兩處: 一是緊靠臺灣島的“琉球海溝”,另一個是臥於該海域東側與東北側的“馬里亞納海溝”和“日本海溝”。但是:琉球海溝長度與位置與“中新世-漸新世帶”均不對應;而如果要“馬里亞納海溝”和“日本海溝”來參與對這條作東西向分張的“中新世-漸新世帶”所增生新地表的“地殼消減”任務,則只能假設這兩個海溝發生過“自西向東”的板塊運移,這與現有的板塊理論向西俯衝相衝突。
還有,在那條“中新世-漸新世帶”(距今3650萬~530萬年)的更東邊,還出現了一條較短的南北向“中新世擴張帶”,而這個“短中新世帶”它竟然中間部位也發生了裂解分張,並從中擴張出了一個年齡更新的、分張方向也呈東西向的“上新世-更新世擴張帶”(距今530萬~1萬年)!
為此,可能的結果是:在西側,若要那緊靠臺灣島南北兩端的“菲律賓海溝”與“琉球海溝”,去完成該“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短擴張帶”所增生新地表的消減任務,但是菲律賓海海盆太大,該擴張帶太小太短,它根本沒有那麼大的動力來推動整個海盆向這兩處海溝俯衝、消減;在東側,緊靠該擴張帶的身邊,按板塊理論有個具“板塊吸收功能”的馬里亞納海溝;不過,倘要讓其吸收、消減該處擴張帶增生的新地表,則又要求該海溝發生向太平洋侏羅紀老洋殼的“仰沖”,更怪的是,從圖1看,此馬里亞納海溝的存在形態,竟然也是以一種與該短擴張帶的弧形,在長度、在弧的彎曲度等方面相對應的弧形方式,像一個大氣泡一樣向太平洋方向鼓出;這一特殊對應性,從力學上說,正反映了該處海溝的弧形構造乃為“西側受力,被擠東鼓”的真實性。
這體現了我們的板塊產生與運動理論的正確性。這是因為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亞洲板塊的南側出現了像地球重力場最強的澳大利亞北側移動。從而產生了這裡板塊的向南擴張,之後,在太平洋板塊由於自身轉動慣量小於歐亞大陸的轉動慣量,而開始相對于亞洲大陸向東運動後,造成了這裡的向東擴張。從物理的角度上看,在受到擠壓力的情況下,只有隆起才有可能產生斷裂溢出岩漿產生新的洋殼。但是這裡不能光沒有發生隆起。因此,不能用現有的理論加以解釋。
也就是說,這兩種主要的運動機制的疊加加上不同板塊自身的地勢、轉動慣量的分佈等因素的綜合疊加。產生了上述板塊運動、分佈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彎曲恰好證明了我的在太平洋板塊向東退行後,亞洲板塊下的岩漿向東擴張恰好促成了這裡海溝的東向彎曲。
也就是說,這裡存在的現象無不在否定現有理論的同時,成為我的理論的佐證。
我們繼續分析客觀存在的資料:
1,中國東部莫霍面介面(地殼厚度)分佈圖(魏斯禹等,1990):
這裡的事實反映了如下板塊動力學特性:
中國東部大陸,在整體上具有“向洋(向太平洋)作喇叭狀扇形打開”的地殼構造性質;在這一向洋作扇形打開的地殼拉張活動中,中國東部大陸地殼,依序從東到西被拉張減薄,形成“越靠近大洋越薄,越遠距大洋越厚”的厚度關係;在該部地殼作如上形變的過程中,其已觀察到的地殼形變應力場,為一由“橫向拉張力”與“縱向伸展力”相疊加而形成的應力場。
以上我們熟悉的資料,都是現有理論所不能解釋的。而正好成為我們新理論——太平洋板塊相對于亞洲大陸向東運動後,促進了原本處於太平洋板塊詳細俯衝擠壓抬升的亞洲東側,出現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的向東、南擴張的運動的理論的佐證。在演化的後期會出現在重力場較強的區域發生坍塌,從而產生上述板塊構造特徵。這一點我們前面已經分析過。這裡的圖系列證明了哪裡分析的正確性。
此外,在中國緊鄰太平洋一側的邊部,那裡是一個地表高程相對較高的地台區——“揚子准地台”。而其周邊,則屬地勢低窪的大片存水區——地槽。
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先生,他的研究揭示:在前寒武紀,我國東部大陸上曾分佈有大量“揚子型暖水筳科動物群”和反映溫暖氣候的“華夏植物群”。而且,在後來一些地質力學學者的研究考察中,他們發現這一屬於揚子型暖水筳科動物群和華夏植物群的氣候資料,一直向西延伸到現今的西藏雅魯藏布-印度河一帶和夏崗江雪山地區。這樣一種地理特性的古氣候資料的出現,用傳統理論是無法解釋的。
亞洲大陸的腹地,地殼厚,縱深堅實;而東側瀕臨太平洋,地殼薄,強度弱。這體現了這裡的板塊下岩漿的東移造成坍塌的事實的存在。
這裡有我國地質學家張文佑老先生,早在二十多年前於其《斷塊構造導論》一書中寫下的一句話:中國東部大陸“岩漿活動的時間演化特徵”,“反映了亞洲大陸斷塊向太平洋作疊瓦狀仰沖”(張文佑,1984)。
隨太平洋板塊的東移,這裡的板塊發生坍塌、斷裂一方面斷出了大陸島,另一方面向東擴張。
其次,剛剛發生不久的日本福島大地震,向我們證明了——其一震之後,日本本州向東移動大約2.4米,並朝鮮半島也跟著向東位移了數釐米。
這“東移”事件,是真實發生(或說正在發生)的客觀實在。而且,在日本過去所發生的歷次地震中,此種“陸殼東移”的事件還不止一次的發生。這“東移作用力”又從何而來呢?主流理論板塊說不能回答。而在我們的理論模式中相應的解釋就是太平洋板塊向東退行及亞洲板塊的借勢向東南方向的重力擴張(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產生的擴張運動)。
閱讀: 17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