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的中國大陸——東亞是西低東高,當時的河流的水向西流動,後由於太平洋板塊的東移,造成亞洲大陸東側的坍塌——華北平原的產生,使得原來的中國大陸——東亞是西高東低,現在的河流的水向東流動,這樣的地是變化擠壓地下岩漿向西運動,造成帕米爾高原的在所有的山系產生之後,最後隆起產生。反過來這一事實的存在證明了上述思想的正確性。
喜馬拉雅山,世界著名大山脈,本文關注的一個地學物件。它位在我國青藏高原的西南側,自西北向東南綿延2000餘公里,境內8000米以上高峰多座,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瑪峰8848.13米,聳于山脈東段。該山脈,是距今5000萬年以來發生的地球最新一期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產物。
按經典的板塊理論描述,該山脈“屬大陸與大陸碰撞型造山帶”,“是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產生的(地質詞典•構造地質分冊下冊)。
此外,按傳統的地殼均衡原理,一個山脈,都應該有向下突出的山根,以在地幔層內平衡山脈向上聳起部分的重量。而且板塊說告訴我們,越是因大陸與大陸發生碰撞而擠壓生成的山脈,地殼在向上隆起的同時,就越應向下生成對應的山根。
但是,近年的青藏高原考察發現,在喜馬拉雅對沖褶帶的地殼下面,標誌岩漿房的莫霍面上抬,造成對沖帶不是對沖中軸部地殼最厚,而是相反:中軸部薄,一側或兩側厚。如喜馬拉雅山的最高山脈帶地殼僅厚55公里,南北兩側低喜帶卻厚70公里,以致出現“最高山脊線座落在巨大的莫霍面斜坡上”(潘桂棠等,1990)。這就等於說:在喜馬拉雅山帶下面構成了一個上窄下寬的八字型岩漿侵入、充填空間,山下不僅沒山根,而且是被“掏空”了的。這完全不合乎板塊理論碰撞-對沖機制應有的地殼增厚邏輯。
像這種“山下無山根”的例子還有許多。青藏地區另一著名的大山脈——昆侖山,也是這樣。這,主流理論如何解釋?依然是謎。
實際上,這僅僅體現了歐亞板塊下岩漿在此富集,同時裂變反應產生的熱能造成的膨脹產生山的理論的正確性。喜馬拉雅山是地下岩漿富集產生的、東非高原也是這樣產生的、科迪勒拉山系也是這樣產生的,擠壓可以促成造成變形,從而有助於高原與山系的產生。正是在這樣的不斷的隆起、斷裂產生山系的過程中,地下核裂變材料產生的熱能才得以釋放出來,轉化為板塊的運動的動能和勢能。這是板塊的產生與運動的一部分。兩者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山系的產生適核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再轉化為運動的動能的過程,也是板塊產生與運動的前提。
地下岩漿從北向南運動的必然結果,這裡山系的產生時間與空間的順序,證明了我的地下岩漿從歐亞大陸的被測向東南方向運動的理論的正確性。
此外,青藏高原的地殼厚度,隨山脈排列的空間規律也呈現一種規律性,即越往南,地殼厚度越厚,越往北則越薄。還有,前人已經證明,青藏高原的構造活動具有自北而南的遷移特性(黃汲清等,1980)這是地下岩漿從北向南運動的必然結果。
這裡山系的產生時間與空間的順序,證明了我的地下岩漿從歐亞大陸的被測向東南方向運動的理論的正確性。
到19世紀中葉,人類發現絕大多數山脈竟是從地槽轉化而來。是什麼力量讓這些碩大無比的壯觀地槽,抬升起來,褶皺成山的呢?
這是因為地槽板塊區上凹陷,下邊淺,有利於地下岩漿在此的富集,其中的裂變物質產熱造成膨脹、抬升,在板塊間的相互擠壓中產生了山脈!不然,這裡的凹陷在單一的外力作用下會更加凹陷而不會產生隆起的山脈!
青藏高原、中南半島原本位於海面一下,因此,這裡的隆起需要岩漿的補充!這只能用我的歐亞板塊下的岩漿向此聚集來加以解釋。相反,這一事實的存在,證明了我的這一理論的正確性。而印度洋的膨脹,則是非洲板塊下富含岩漿,加上太平洋板塊的東移。從歐亞大陸下來的岩漿受到印度的阻止後向南運動,從而產生十萬大山、中南半島的扭曲。
值得指出的是,由非洲大裂谷的形狀——裂開的地方呈隆起狀態,而遠離這一地區的則是相對較低的高低或平原,我們應該見到,大洋兩側的大陸應該是隆起的山脈或至少是高原,但我們見到的是事實完全相反,新生的大西洋中脊兩側的大陸都是低矮的平原,而高原或山脈卻存在於相反的方向上。這體現了大陸下岩漿的遠離中脊的運動的存在。這就是青藏高原、科迪羅拉山脈的產生原因。反過來這一事實的存在證明了上述思想的正確性。也是大陸島多出現在大陸的東側——亞洲東側、非洲東側的原因。若以北大西洋為中心向四周望去北美、南美、非洲、歐亞大陸都是距其越遠、地勢越高。見下圖。
歐亞大陸地下岩漿基本上都集中在歐洲大陸的南端、亞洲大陸的東端、南端、尤其是東南端,歐亞大陸貧岩漿的地區就形成了下沉成廣大的東歐平原,和斷裂、擠壓造成的山地、盆地交錯分佈,其中斷裂最為明顯的特徵就是貝加爾湖的形成。貝加爾湖的彎曲方向與其臨近的山脈的彎曲方向一致,這與北太平洋中的島弧-海溝-弧後盆地的結構是一樣的,體現的是歐亞板塊地下岩漿東南方向移動,後邊板塊下沉形成斷裂、凹陷等理論的正確性。貝加爾湖就是由於缺少地下岩漿而發生斷裂、坍塌形成的。完全一樣地,太平洋板塊南側上升,北側貧岩漿而下沉,造成太平板塊的斷裂的形成===》夏威夷群島的形成。完全一樣地,東移的太平洋板塊其西側的下沉就促成了馬里亞納海溝的形成。
這裡值得指出的是,由於太平洋板塊的東向運動以及下沉運動,造成了亞洲大陸的東側、東南側多層的斷裂,前邊已經斷裂出了千島群島、日半群島、琉球群島、臺灣島、菲律賓群島、加里曼丹島、蘇曼答臘島等,而且在中國境內形成了一系列的近乎平行海岸的斷裂——琰-盧斷裂帶等。樹蛙的分佈體現了這些島嶼原本是連接在大路上的。
也就是說,在這一時期由於歐亞板塊地下的岩漿已經主要運動到歐亞大陸的東、南、尤其是東南方面的邊緣,因此,這一時期的地質變化,在我國境內尤為明顯。看看下邊的分析。
由於馬利安納群島的存在,阻止了其西側的大陸板塊的斷裂以及向東的運動,因此,使得臺灣島沒有明顯的向東運動。這一事實的存在一方面證明了我的板塊的形成與運動的理論的正確性;另一方面,證明了我的大西洋板塊的形成造成歐亞大陸向西傾斜,擠壓地下岩漿向東南運動,從而造成歐亞大陸的南側隆起——形成青藏高原、向東運動,形成了東側的隆起與大陸的斷出,產生第一島鏈。
地質地貌資料證明,喜馬拉雅山與青藏高原以及雲貴高原,在第四紀至少上升了一、二千米,而希夏邦馬峰從第四紀以來,上升幅度約為三千米左右,比起整個晚第三紀在兩千多萬年中上升兩千多米,速度快了十幾倍。
與此同時,各個盆地仍在大幅度下沉,在較短時期內堆積了很厚的第四紀沉積物。華北平原就是盆地下沉的一例。第四紀華北平原沿海一帶,還發生過幾次海侵。------
上述升降運動往往和斷裂運動聯繫在一起,如天山和祁連山都因斷裂而產生差異性升降運動,上升部分形成高山,在兩個上升的山嶺之間相對下降地段,則形成河谷或湖泊。常見下游的廬山和九華山都是第三紀以來強烈上升的斷塊山。突出于華北平原的泰山也是斷裂上升形成的。很多斷裂運動是在中生代以來斷裂基礎上發展的。這種現象叫新構造運動的繼承性。
下上的匹配組合體現了地下岩漿存在向東、南方向運動的特徵。
青藏高原中南半島原本位於海平面以下,這說明其地勢很低,那麼處於擴張狀態的印度洋板塊其地勢高,那麼印度板塊為什麼會插在地勢低的青藏高原的下邊那?
這充分證明了我的大西洋的開裂造成兩側大陸像大大西洋的一側出現坍塌,兩側大陸下的岩漿在坍塌大陸的擠壓下向兩側移動,在歐亞大陸一側,地下岩漿向東南方向運動,從而造成了青藏高原地區的抬升,這位元印度板塊的俯衝製造了條件。
1891年日本的美濃一尾張地震,在地表形成近百公里長的破裂帶,斷裂兩側的相對水準位移達4m,局部地區的垂直位移可達7米。1976年唐山地震造成地面破裂,水準位移達1.2米,垂直位移,錯位之後變成臺階,相差0.5-0.6米,並且,破裂帶縫隙寬度在垂直方向上隨著深度增加而減小。這是亞洲大陸東向擴張的延續或體現。
不同地質年代恐龍化石的存在,否定了日本島是太平洋板塊向西俯衝洋底的沉積物疊加產生的。上世紀80年代,在日本岩手縣下閉郡岩泉町發現一塊約一億年前的一種最大陸生恐龍——雷龍化石。由此,至少在一億年前,日本列島與大陸是連在一起的。見下兩圖。
還有:“俄羅斯《觀點報》4月20日報導題:福島地震導致濱海邊疆區位移:
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和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的科學家測定,在日本福島地區發生3.11大地震後,……濱海邊疆區南部沿海區域,包括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及周圍地區向震中方向移動了4釐米,布拉格維申斯克市東移0.8釐米,朝鮮半島也向東移動了1~5釐米。------日本東海岸地表在地震後向東平移了5米,同時下沉了1米……中國東北直至上海在內的廣闊區域也發生東移。這次地震,在海底造成了“一條長300公里、寬150公里的裂縫”。美國地質勘探局的地球物理學家肯•赫德納特說,“依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收集的資料,這次強震使日本本州向東移動大約2.4米”。
美國航天局的格雷斯衛星發現;此次地震地球自轉增加,一天減少1.8微秒。這體現了重力下滑造成轉動慣量減小自轉增加。
福島地震的發震地點,也不在“板塊邊界”,不在什麼所謂“板塊俯衝帶”的日本海溝處。而且,它發震時的動力環境,還完全是張性而非壓性的。
智力大地震後。大陸抬升而大陸面積增加,而日本大地震後大陸下城面積減少,而大洋板塊抬升。這兩個相反的過程證明了我們的板塊的產生與運動的理論的正確性。在太平洋的西側,太平的東移速度大於歐亞大陸的東移速度,從而是這裡的大洋板塊正在逐漸擺脫大陸板塊的向下的壓力——在這裡已在明顯的大洋板塊的向下的俯衝運動,而是從大陸上斷裂出的大陸板塊壓在大洋板塊之上,因此,當大洋板塊相對東移時,就產生了大陸不斷斷出大鹿島,並不斷下沉到海洋中,這體現在啟動側為山系,其西側為平原而定特徵;相反,在太平洋的東側則是太平洋板塊的東移速度大於大略的東移速度,從而擠壓大陸使其下沉。當發生地震時,就產生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現象:智力大地震後。大陸抬升而大陸面積增加,而日本大地震後大陸下城面積減少,而大洋板塊抬升。這一事實而當存在證明了我的板塊的產生與運動的理論的正確性。
概括地說,亞洲東南側的擴張運動有兩個特這個:
大陸東側的運動: “……由一系列北北東方向的大型隆起帶和沉降帶構成,並有斜交的扭斷裂和直交的張斷裂相伴生。……,自西向東,愈接近太平洋,其形成時代愈新,構造活動愈強,岩漿活動和地震活動也趨於頻繁。(地質辭典,1983)
圖上標示出來的一組組隆起帶,其弧面無一例外的都是“凸面向東”。這裡的地殼隆起群,為什麼它們都一無例外地“凸面向東”呢? 這體現了伴隨太平洋板塊東移與歐亞大陸脫離,從而促進了地下岩漿東移,衝擊表層大陸板塊向東變形。這與歐亞大陸受太平洋板塊的西向擠壓的觀點是不相容的。而只能用我的新理論加以詮釋。
還有,青藏高原地區:自北向南,區域強烈活動帶形成時期依次變新,海浸範圍循序退卻,地層層位相應升高,構造強度逐漸增強,岩漿活動愈趨頻繁,這是地下岩漿在向南運動的過程中,使其不斷抬升造成的。先產生的北部青藏地區經歷了更長時間的擠壓變形,因此,曲度大,旋扭作用強烈,有許多次一級旋扭構造相伴生。伴隨這裡的厚度的增加及亞洲東側的擴張,地下岩漿東移使其中部走向呈南北向,北端與南部構造走向近東西向。
中國東南方向:
在渤-黃海灣的口子上,存在著一條窄窄的地磁條帶。說明在第三紀末到第四紀初(距今530萬年以來上新世-更新世時期),這裡發生過強烈的地殼分張運動。在“菲律賓海”中,存在著一條南北向“古新世”(距今6500萬~5300萬年)擴張帶。該帶,到“始新世”(距今5300萬~3650萬年)時,中間部位,再次出現裂解拉張,從而出現一個新的、擴張幅度同樣很大的“始新世”擴張帶,之後,在菲律賓海的這個作南北向擴張的“古新世-始新世帶”的東北側,又出現了一條“漸新世”(距今3650萬~2300萬年)擴張帶。之後,在這條“漸新世”帶的中間,又出現了一條更年輕的“中新世”(距今2300萬~530萬年)的擴張帶。這條擴張帶呈東西方向,體現了向東的拉上運動。而其東側就是太平洋形成於侏羅紀(距今2.05億~1.35億年)的大片老洋殼!這裡的地質活動體現了先南北後東西方向的擴張。在那條“中新世-漸新世帶”(距今3650萬~530萬年)的更東邊,還出現了一條較短的南北向“中新世擴張帶”,而這個“短中新世帶”它竟然中間部位也發生了裂解分張,並從中擴張出了一個年齡更新的、分張方向也呈東西向的“上新世-更新世擴張帶”(距今530萬~1萬年)!
這體現了歐亞板塊由於轉動慣量大於太平洋板塊而,滯後於太平洋板塊的東向運動,隨太平洋板塊的相對東移產生了這裡東西方向的不斷擴張。尤其是隨著青藏高原的不斷隆起,轉動慣量不斷增加,其本身東向運動速度減慢,更加促進了大陸東側的擴張,這一點在在印度洋也是一樣,隨著非洲板塊的不斷隆起,轉動慣量的增加造成其運動滯後於印度洋的東向運動,從而促進了印度洋的擴張。
此外,在南海西沙、南沙、中沙等有殘餘陸塊,其中西永一井的變質岩岩心同位素年齡為1465Ma(任繼舜等,1984);在日本海的鬱陵島上有年齡為2729Ma的斜長片麻岩、2231-1983 Ma的混合岩和花崗片麻岩,在大和海嶺上有古生代和中生代花崗岩(197—200Ma)(M.Minatoet-aI.,1985);在鄂霍次克海海底發現片麻岩、花崗岩(Б.И.Василевидр.,1984),堪察加半島西部有950-870Ma的鎂鐵岩(L.I.Krasnyet aI.,1984)。這些事實證明,------是大陸裂解、沉沒的結果。(任繼舜、陳廷愚等,《中國東部及鄰區大陸岩石圈的構造演化與成礦》,科學出版社,1990)
大西洋板塊的轉動慣量小於大陸板塊的轉動慣量,存在大洋板塊相對於兩側的大陸板塊的整體東移現象。這在大西洋已經開始,據來自《地質學》雜誌的消息,最新的海底觀測發現,在歐洲西側的伊伯利亞半島(西班牙和葡萄牙所處地)沿海海底地出現一個新的俯衝帶。這預示著,大西洋會像太平洋板塊一樣出現東西兩側不對稱的現象:東側消減,西側擴張,並在美洲大陸的東側斷裂出大陸島鏈,及產生新的大洋板塊。
閱讀: 177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