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張軍。
書法是情之所至的肢體流露,是昇華情操與人性的修身養性之愛好。一筆、一硯、一墨、一宣紙,洋洋灑灑,書盡人生滋味兒。在瓷板、瓷瓶上創作書法作品,是對書法藝術更高的挑戰,如何在澀滯的坯上展現書法的線條內涵,並體現章法與道法自然的藝術境界,這可是不小的難題。
張軍自幼在父輩的影響下開始習畫,13歲練習金石。他從刻橡皮、石頭、刻印起,轉而進行傳統功夫練習,並研習書法。他習書法從《石鼓文》入手,進而上涉金文、甲骨,最多是臨習漢隸。他對漢碑情有獨鍾,臨《張遷碑》能以貌取神,寫《張黑女墓誌》從中移骨蘊,在漢代的朴拙、魏晉的剛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鐘王楷書、右軍行草書、索靖、皇象的章草都成為張軍的取法對象。繼而,臨摹明清的眾位書家,尤其是張瑞圖、王鐸對其影響最深。
從小對於書法的癡迷,讓年僅19歲的張軍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其聰慧的靈性和眾多優秀書法作品,加入了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國家級會員。30多年後,書家已屆天命之年,以勤奮的執著和樸拙間露出清秀、瀟灑中顯現自然的書風步入靈虛妙境,凸顯名家氣韻。
張軍倘佯于傳統之中,在多年大量地臨習先輩大家的基礎上,已深黯用筆之法。他在形成自身清新秀麗、浪漫飄逸的書法風格背後,隱藏著他對傳統筆法的剛柔、結構的奇正、品象的濃妍和浪漫書風所表現出的寬泛心理。
然而,張軍的書法魅力還不滿足於紙上潑墨。他的篆刻藝術和瓷器書法更能體現他深厚的書法功力與靈敏的藝術感覺。不同的篆刻藝術風格,畢竟是同一個篆刻藝術家刀下創造出來的,畢竟是對同一種人生的提煉與折射。奇崛遒媚成為張軍篆刻藝術最高、最凝練的風格歸納,這集中地概括了張軍篆刻藝術的美學精神。
張軍身上的豪氣讓他內心深處隱伏著一般探尋新境,求取未知的冒險精神。在審美趣味上使他不喜歡平庸普通,一般常規的事物,而偏向於能給人以激蕩心胸,撼動膽魄的強刺激的事物。相對于正統的平和中正的審美標準,他更喜歡剛厲、尖銳、激烈的審美物件,因而表現出濃重強烈的審美趣味。其實,張軍的篆刻藝術多半來自於他的先天氣質。
除了篆刻藝術,張軍的瓷器書法帶來的視覺衝擊力與藝術感染力,更是其他許多書法家所望塵莫及的。綜觀張軍陶瓷書法創作,可謂器型豐富,瓷板、各種瓷瓶均為其所用。真、行、草、隸、篆諸體自由揮灑。張軍的陶瓷書法在筆劃、結構、佈局、風格及韻味上體現了書法藝術的多樣表現形式,狂放勁健的與青花瓷的細膩柔潤形成巧妙對比。
從宣紙到瓷面,這種新的嘗試需要諸多元素的協同表現,也恰恰因為難在探索書法與陶瓷的融合過程中,張軍體會和領悟到了真正的書法精神,也就是中國漢字的書寫內涵之深之美。
人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才能夠寫好字畫。張軍不僅有博大的胸懷和探索藝術的專注、他的處世的方式也是謙和明澈的,他的氣質和風度是溫和而自然的。
張軍熱愛書法,這個愛好伴隨他一生,愉悅心靈。他性情豪放灑脫,且為人忠厚謙誠。在多次的慈善義賣和扶助困難群眾中表現出了極大愛心,在捐助印度洋海嘯、汶川地震、青海地震災區的書畫義賣中,他將所得款項全部捐給災區,體現出書家的博愛心境。
書法家要在“墨海中立定精神”,謙恭領教大家精蘊,不沉緬於社會虛榮和蠅頭小利;提高自身素質,特別要重視“書外功”的修養,以金石求古雅,以書求意象。
張軍提升其書法的整體魅力,在備極自我的意趣中,厚積薄發,下學上達,遂成一家範式。
張軍是某一種超越了自己的藝術奇人,他有一種從自己的時代超脫的奇異的稟賦,他又和我們這個時代息息相關。(記者:程峰)
張軍書法及瓷板、瓷瓶作品。
張軍書法及瓷板、瓷瓶作品。
張軍書法及瓷板、瓷瓶作品。
張軍書法及瓷板、瓷瓶作品。
張軍書法及瓷板、瓷瓶作品。
張軍書法及瓷板、瓷瓶作品。
張軍書法及瓷板、瓷瓶作品。
張軍在創作。
張軍在創作。
張軍作品-篆刻印章。
張軍作品-篆刻印章。
張軍作品-篆刻印章。
張軍作品-篆刻印章。
張軍作品-篆刻印章。
張軍作品-篆刻印章。
閱讀: 144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