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我们都经历了很多阶段。人类为了生存,会逐渐建立各种各样的机构,运行着各种功能,生活各方面的措施可谓是面面俱到,无所不至,也正因为如此,往往忽略了人的精神活动。然而似乎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法与服务改变这种状态,所以在人的精神活动无所归依的情况下,人类诞生了宗教。
当宗教思想以及宗教门派遍布人间:庙堂之中,人潮涌动,香火炽盛,祷告之声不绝于耳。人们这才发现,宗教信仰已经是人类的精神出路,但随着科学的进步让我们对宗教的存在感,逐渐被淡化。如果说以前的宗教在某种程度上,是君王控制臣民精神生活的工具,那现如今的宗教则成为了人们精神寄托的工具。特别对于老年人、疾病患者和中年妇女来说,他们更愿意寄托于精神世界。所以也是基于这样的社会普遍现象,一些装神弄鬼、故弄玄虚的不法之徒纷纷登上了社会舞台,如何让他们在阳光下无处遁形呢?如雪国际董事长郭月如先生做出如下的分析及倡导:
宗教一词可以拆解来看,宗是根本,教是教育,宗教是对人根本的教育,这应该是很好的,但是历朝历代都有一些跳梁小丑,他们利用了百姓心中所求,装神弄鬼,故弄玄虚,祸害百姓。正因为百姓心中有所求,有精神寄托,所以令某些邪教组织得以快速发展。那么百姓究竟求什么呢?有的求身体健康,有的求儿女升官发财,有的求趋吉避凶,有的祈祷避祸求福,有的祈祷死后升天等等。其实这都是心中的贪念作祟,只要我们有所求,就很容易掉进那些心术不正之人所设置的圈套之中。一旦被邪教文化洗脑,就犹如跗骨之蛆,难以脱身。
对于这些装神弄鬼之辈我们应该深恶痛绝,所以在此我倡导大家,不要轻信这些邪魔歪道。领导说:“扶贫先扶志/智,一个是志气的志,一个是智慧的智,把这两个志/智扶起来,我们才有希望”第一个志是说我们要塑造有用之身。在这个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为祖国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第二个智是说我们要增智开悟,明心见性。孔老夫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活着都不知道怎么样活得有价值有意义,那还问死后之事干什么呢?”由此可见,一个健康的信仰一定是建立在我们摆正三观的基础之上。
人有三六九等,有的人是物质需求,有的人是精神需求,有的人是价值需求。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自己欺骗自己,欺骗久了自己就相信了,这在心理学上叫“自我催眠”。还有很多人喜欢随大溜,看别人做一些事说一些话,自己也要跟着一起做一起说,哪怕自己心里不是这样想的,也要这样说,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不这样说的话,会给别人一种感觉,会让人觉得自己不优秀,其实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一种新思想的迅速传播,最快捷的途径就是通过催眠老人、催眠患者和催眠中年妇女,因为老人和患者都祈祷健康长寿,中年妇女则是寻找心灵的港湾。他们都是精神免疫力比较弱的群体,比较容易被拿下。大家有没有发现,老人都有老人的圈子,妇女有妇女的圈子。只要让一位老人相信这种思想,这位老人就会带动一大片。而中年妇女则是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只要这个中年妇女相信了这个思想,即使全家人都不信,也拦不住她。她可能会把全家搅得鸡犬不宁,家人投鼠忌器只好妥协。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一种思想就这样传播开来。那么,我们怎么样判别思想是否健康正确呢?我个人的浅见是当你接触一种思想时,可以先观察,观察什么呢?
第一:看这一思想的发起人是什么身份?
第二:看这一思想影响的都是什么人群?
第三:看这些人学习以后变成了什么样?
第四:看学习的条件是什么(也就是说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第五:看这一思想是否经得起推敲是否被国家认可?
第六:看自己学习后是否还有什么使命,比如说去弘扬这种思想等等?
第七:看自己学习这一思想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第八:看自己学习这一思想对家庭有什么影响?
第九:看这一思想对国家安全是否存在潜在的伤害?
第十:看这一思想符不符合三纲五常,为人之道?
我们只要有了以上的观察方法,相信就能得到基本的判断。
四大文明古国,只留下了我们中国,这是为什么?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儒释道文化历经数千年而不衰,难道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吗?朋友们,千万别把你自己给弄丢了,放着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不去学,偏偏学习那些旁门左道,这是何其糊涂啊!我们之所以还没有发财致富,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把自己打造成不可或缺,当我们变成不可或缺的时候,自然就值钱了。我们的企业之所以出现困境,是因为我们的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核心资源,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等等,你试想,如果具备了这些条件,我们还会频频陷入困境吗?我们的身体之所以会出现种种疾病,是因为我们起居不规律,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规律,说破天就是不会管理自己。那么既然身体失衡了,出现问题了怎么办呢?我们除了配合科学的治疗方案之外,还得外加调养身心,起居有时,作息有常,饮食有节,管理有度,“时常节度”这才是正道。
儒家的核心是“敬”字,道家的核心是“静”字,佛家的核心是“净”字。不管是敬心还是静心或是净心,都是向内修行,只要我们以道家无为来修身,以佛家慈悲来修心,以儒家之礼来处世,定会一生无灾无难。(文:如雪国际/提供,不代表本網立場)
閱讀: 1216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