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世界學者、政要紛紛議論:人類社會正在迎來百年之大變局-第四次工業革命。這是離中國人最近的一次工業革命,我們將同步地經歷、參與其中。
其實,這一次的變局遠遠超出工業之外、包羅萬象,是一次全方位、多領域的技術躍進,應該稱之為科技革命。只是人類對之前的三次工業革命印象深刻、記憶猶新,有識之士有意與以前的工業革命相提並論,以加強信息衝擊力。
第一次工業革命:以蒸汽機為代表,實現了工業機械化、運輸機械化的雛形,實現了以化學燃料代替了人力、畜力,勞動效率得到了提高。 (時間:19世紀初,地點在英國及法、德等歐洲國家)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的研發和廣泛應用為代表,實現了工業電器化、較大的增強了生產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範圍,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19世紀末,地點在美國及西歐洲國家)
第三次工業革命:以半導體、電子計算機、原子能、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代表。推動了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勞動者的素質和技能不斷提高,電磁波聯繫逐步普及,社會效率得到大的提高。 (20世紀中,地點在美國、亞洲四小龍及歐洲國家)
這三次工業革命,中國人都只是在遠遠觀望,直到中國改革開放、打開國門,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餘波才惠及中國。
第四次工業革命:以系統科學的興起到系統生物科學形成;物聯網、大數據、計算機科學、納米科學、虛擬實在;衛星通訊、智能革命等多領域技術迅猛發展為標誌。這次浪潮、方興未艾,對推動技術進步、對人類思想觀念產生強烈衝擊,對社會生產率的提高之功效、目前難以估計。 (20世紀末,地點在美國、中國、亞洲及歐美澳發達國家)
這是重大的全方位革命,從機器人、無人駕駛、大數據、雲計算、人機對接、系統生物學、系統醫學入手,涉及到社會學、生物學、信息學、人工智能、化學、物理學……遠遠地超越了工業革命的範疇。
雖然人們稱之為第四次技術革命,覺得這個稱謂還是太小。因為技術是為達到某些目標而進行智慧的開發,而上述的廣泛的門類的學科在基礎上與前沿科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需要向科學的深度開發、找到門類之間聯繫的內在機理;探索大自然對世界絕妙的安排,找到技術發展和各門類關聯的堅實基礎。
【電波與生物】
生物技術、生物芯片是這次技術革命的重點之一。馬斯克的團隊設計出一種能夠精確植入大腦的芯片,可以用安全、持久的方式讀、寫神經元里內部的信息,實現了芯片與人腦的對接。人腦是生物物質,芯片裡導線運行的是微電壓、電流,微電流進入人腦,在神經元中傳播運行。這就導致了生物學與物理學的交融。
現在物理學理論,金屬中導電的是自由電子,那麼電信號在神經系統裡是如何迅速傳播?神經系統中也有自由電子嗎?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說到:物質的導電是因為物質內存在電壓波的通路,在電壓波的拽動下,物質內的電子換位移動、形成電流。這個導電原理能夠系統地解讀金屬導電、半導體導電、液體的導電。希望生物物理的專家能夠找到生物神經的導電通路,與所有物質內電壓波的通路導電得到統一。
動物把看到、聽到的信息轉變成腦電波,生物的細胞是如何能夠產生腦電波、電信號,其中的機理和過程將是物理學或生物物理學的新課題。
在交叉學科面前,生物電的形成、傳播是一個新課題。物理學導電理論需要有進一步的厘正、提升,這種提升還可以有一個廣泛的涵蓋、應該可以把中醫的經絡理論科學化。
現在電腦的存儲依靠的是U盤-電磁存儲元件。人的大腦亦有很好的記憶、存儲功能,大腦的記憶存儲依靠的是什麼?神經元的記憶存儲的內在是什麼樣的物理過程?現在,馬斯克的團隊正在致力於人腦與電腦之間的連接。 1、可以提升人腦能力,將人腦與電腦和手機融合在一起,可以讓我們人類變得更加聰明;2、可以通過人腦便可實現對電腦和手機的控制,那麼,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把人腦存儲信息和智慧直接傳輸給機器人電腦,讓機器人有和人一樣的思維和智慧,成為優秀的知行合一的替身人。
我2016年發表的科學小說《綠星同學》裡說來到地球的外星人不是生物人,而是具有普通人全部能力的替身人。附[1]
【基礎物質與生物】
第四次技術革命的浪潮迎面而來,涉及到社會學、生物學、醫學、信息學、人工智能、化學、物理學……這些分門別類的各個學科,除社會學外都是在物質基礎上建立的,其根本的歸宿只能是質子、電子以及它們的波。那麼,深入探究這各個學科的內在機理,會不約而同地指向物理學、各個學科的物質基礎就只能是由“質子、電子”及其伴生場所派生的各種性能,探索者就應該握住這個綱、綱舉目張把物理學各個分枝有機地聯繫起來,探析它們共同的源頭、尋找內在統一的規律。
如:生物學已經探明DNA是由4種鹼基(化學物質)構成。在我的探索中,已知化學物質的結合是由價電子共享的結構元完成的,鹼基如何連接、如何復制,將是生物物理的必然課題。
又如:新冠病毒的“冠”是它生存的抓手,這個抓手是靠什麼來抓?怎樣與其它物質結合?我認為是冠頂上有電子運轉所形成的電磁力,因為電磁形成簡單,作用廣泛、有效。這也是它在金屬材料上成活較久的原因。因為金屬表面有較強的價和電子運轉的微磁場,與冠頂上電子運轉所形成的電磁場相扶持,節省病毒能量。 (一家之言,假說,僅供參考)
【實體伴生場-哲學新發現】
一個世紀以前,法拉第為了避免電磁現像中的超距作用引入了“場”的概念。帶電物體會在其周圍的空間產生一個電場,以此與一定距離以外的另一個帶電體發生作用。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概念在19世紀就已經獲得廣泛接受。百年前人們只是對電場、磁場有所感覺,實際上是大自然安排所有實體都有自身伴生著的場。
無人駕駛、大數據、手機的所有信息都是由瀰漫在空間的電磁波進行傳導,執行實體必須接收這些電磁波並且有懂得、與之交流的場。也就是自然實體通過空間波與各自伴生的場進行相互聯繫互動,並不是現在有些理論所說的“碰撞”。實體的運動後果構成了自然的宇宙、萬物、現實的存在。
現代,瀰漫在周圍空間的電磁波越來越多,作用幾乎無所不能,管控著實體世界。萬事萬物都是以伴生場接受波的支配、在波的帶動下相互交流、相互運動,實體伴生著場的哲學存在越來越明顯,構筑波粒和諧、相依相存的世界。
場的存在、提示著人們的思維發現和探索方向,實體與場的伴生是自然物質存在的普遍法則,實體就是依據這些場進行聯繫和交流、實體在場的作用下發生運動,運動的後果就是我們眼前客觀存在的世界,場是所有原始運動的始作俑者。
是時候放棄那些:有時是粒子、有時是波的牽強,拚棄那些量子坍縮、量子糾纏的天方夜譚。那種繞開電子的運動,試圖在X子、XX子去破解物理,只能是緣木求魚。
綜上所述,從物質的構成、相互的聯繫、運動,都是實體伴生場之間的互動。生物學、醫學、信息學、人工智能、化學、物理學,工業技術的方方面面的內在基礎已經越來越明顯:這個基礎就是質子電子所構成的原子、無機-有機分子。正是這些原子、分子構建了世上萬物,是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核外電子的規律運動是構建晶體、分子、生物體的第一功臣。
科技大綜合將發掘、坦露各學科內在根基、破解自然遊戲規則。實體伴生場、在場的作用下相互規律運動、產生後果,是大自然的法則;物理學的核外電子的有序運動構成原子之間的連接,是分子構成、連接的基礎、是化學的基礎、是DNA-生物物質連接的基礎,將引領科學革命,成為人類第四次工業革命之科學基礎。
附:[1]《綠星同學》第一章 替身人
一段音樂之後,太空飛船廣播里傳來磁性的男中音:“親愛的綠星探索朋友,你們辛苦了。太陽係是我們宇宙中的近鄰,我們的飛船從綠星出發,已經在銀河系默默地飛行了4800年。現在正……”
打住,打住! 4800年。四千年前,中國的大禹正在治水,埃及金字塔才剛剛開始建造,來的是不是木乃伊啊!寫科幻不是寫神話,外星人難道是神仙? 4800年,就是科技再發達,人也不可能活幾千年。你還自詡文章質樸真實、邏輯理性,你還不如就寫個時空穿越,雖然很懸還可以囫圇吞棗地接受、起碼沒有明顯破綻。你這4800年,吃什麼、喝什麼、要不要呼吸?這外星飛來的是些什麼人?
問得好!這些外星人是什麼人?
為此,先來看看我們自己,地球人在地球上生存,每天都要吃、喝,分分鐘都要呼吸。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發展數百萬年,得益於藍色星球的呵護、哺育:有溫暖氣候、綠色植物、新鮮空氣、風調雨順還有磁場和大氣層。如此面面俱到的恩澤是地球環境對地球人類提供的生命維持系統,是眷顧、也是束縛。鮮活的動物一斷離開了地球的呵護,幾分鐘就氣絕命亡,性命不保。
生物人進入宇宙航行,最大的麻煩的就是你要脫離行星環境、要在地球外建立生命維持系統。說通俗點就是呼吸、保暖,再加上吃喝拉撒睡。這些在地球上有利於動物生命生存、繁衍、能夠促進人類的生存發展、不成問題的小事,卻成了宇宙探索最大障礙、最難的大事。生命維持系統在地球環境中的天然合理,卻成為人類太空遠航的最難以逾越的羈絆。
在數千年漫長的星際旅行中,生命維持系統既然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那麼,就不得不換一個思路,外星智慧就聰明地繞過了這些障礙——不需要生命維持系統。不需要生命維持系統!怎麼可能?是活人還是死人?那些偶然在某個地方出現、令我們眼睛一亮、令我們驚喜的飛碟是怎麼來的、操縱飛碟的難道不是人嗎?當然是人,是什麼人?答案只有一個:是機器人——不需要生命維持系統的機器人,具備人類全部智慧、能夠替代人類各種功能的替身人。
科技高度發達的外星文明睿智地迴避生命的障礙,派遣不用生命維持系統、而具有其他全部生物人功能、有個性,在歷史性漫長歷程中能夠蟄伏、能夠被喚醒的探索者,他們是除了生命維持系統之外具有所有生物人的功能的機器人、是能走會跑、能說會笑,是具備具體生物人全部智慧、全部功能的替身人。
外星人為什麼是機器人、替身人?怎麼不是媒體上經常看到的:頭戴球形透明罩、身著宇航服、英俊帥氣、像我們這樣有血有肉的人?為此,我們先來看看生物人,看看我們自己。
人們常常自我形容“頭腦聰明、四肢發達”,有意無意省略了中間的軀幹,其實,軀幹內的五臟六腑才是我們活著最重要的生命維持系統,其中的呼吸系統、消化吸收、血液循環系統都是為我們身體提供能量。我們呼吸,獲取氧氣、吃進食物,由生命維持系統轉化成能量,動物和人才能夠活著、運動,在歷史的長河中生存、繁衍、進化。由此看來,生命維持系統的最重要的功能、最終結果是提供能量。 200年前人類沒有發明用電,只有陽光、空氣(氧氣)食物和燃料是能量的僅有的來源。
在現代科技社會中,提供能量卻很容易實現,幾塊電池就能提供能源,體積不到臟腑的十分之一,而且還能反复充放。能源問題比較容易解決,用電池就能替代軀幹內的五臟六腑,有了能源,人還必須運動、有感官、會思維、判斷,有情感。運用現代的機械製造能力和電子技術,製作一個具有生物人所有的運動功能的機器人、甚至比生物人更強壯、更靈活的替身人,並不是遙不可及,幾乎是手到前拿。具有普通人的各種運動動作、能夠完成各種特定功能的機器人已經能夠在世界各大工廠生產出來。
除了運動,再就是讓機器人具有生物人的所有感官,人類的主要感覺器官分類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現在,視覺、聽、說已經是小菜,會做手機就能夠輕鬆搞定。感知溫度、濕度、風向氣候已經不是問題;要具有嗅覺、味覺、觸覺則需要有專門的傳感器,這運用現代科技進行研發也不是太難。最有難度的是,要讓機器人能夠像生物人一樣思維、一樣有智慧。思維包括調取儲存、記憶,然後分析判斷,執行。現代科技能夠有海量的高密度的儲存、記憶;但是若要像人腦一樣的分析判斷,具有學習、儲存、進步的功能,則需要有生物科技的突破,雖然有難度,卻已悄然起步。
美國《科學》雜誌評選的2014年十大科學突破,其中,第五、仿人腦芯片技術。第八、操縱記憶技術。這些突破意義重大,開始了仿生人類科技發展的新的征程。
在可以看到的將來,我們就可以把人腦的記憶、內存、思維、全部下載,輸入到機器人電腦中。例如:實驗室可以把某D教授的全部記憶、思維下載到機器人,於是這個機器人就具有了D教授相同的思維、判斷,甚至情感。那麼此機器人除了生命維持系統、生殖系統外,具有D教授作為生物人的全部功能,想教授之所思、做教授之所想,如果把體態、面象製作得逼真,此機器人就成為了D教授的替身人。到2030年,我們就可以把具有人腦思維、行為的替身人送到火星。
所以,當外星文明把自己的“人”送往藍色的地球,在啟程的當時,他們的科技能力至少比現在的我們水平高出六百年。
如今人類進入工業化社會才兩百多年,科技的觸角就已經伸向了替身人的研發,已經有了芯片技術突破,再過400年,我們的替身人技術將是怎樣?肯定是足以達到與原形人思維一致、能夠替代原形人做任何事情。有了這樣完善的替身人,我們還有必要去研發龐大的生命維持系統、還有必要研發風險係數極高的冷凍生命技術?情同此理,當外星文明能夠製作完美、甚至是有個性的替身人,他們就會放棄研發那些既困難、又難以持久的生命維持系統。就算是研發成功,還有個教育問題、人道問題。所以,現在徜徉在地球、月球及其周邊星球的天外來客只能是替身人。
閱讀: 3985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