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很多華人不能理解的是,在美國購買的房產,既然連房產地下的土地都已經買下了,為什麼依照自己的喜好改建房子卻不行?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在海外建房為何會受到諸多限制。
說到房屋的改建,有兩個事件不得不提:
事件一:2016年中國農曆新年,加拿大溫哥華西區發生了一起群體性事件,同一社區的業主聚集,抗議一位華裔業主對自己房子的改建。近年來,隨著中國人海外置業如火如荼,當地社區抗議華裔居民房屋改建的事例屢屢發生。
事件二:FaceBook創始人現任CEO紮克伯格為了房子的私密性,在加州Palo Alto的家周邊,花費超過3000萬購買了附近的4所房產,申請將其推倒重建。2016年9月,Palo Alto建築評審委員會否決了他的重建計畫。
然後問題來了,自己家的房子,連土地都是私有的,房子憑什麼不能按自己的喜好來建?
01、在美國,有錢也沒法任性:
在美國許多城鎮,有大量的房屋都是自建房。但是細心的人不難發現,這些房屋的外觀、佈局往往都非常相似,很難在其中找到特立獨行的。在許多成熟社區想自己建房,能夠選擇的戶型是極為有限的,能夠自由發揮的餘地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設計師的所有設計都必須照顧到社區整體風格,無法完全根據屋主的意圖來任意設計。在一些歷史性城鎮,房屋改建受到的約束也會更多,必須要向有關政府部門提交申請,並對設計圖進行嚴格審核,甚至對施工都會進行監查。
改建這件事不是有錢就可以任性的,即便是富可敵國的紮克伯格也不行。不只是美國,在華人熱衷置業的許多發達國家都是如此。
02、改建房屋限制多:
曾有華人朋友想著買一棟房子,然後多建幾層或者改成豪宅坐等升值,這種投資思路恐怕只能是一廂情願。美國很多地方法規還會對改建或重建房屋的投資額作出嚴格限制,要求其不能超過社區內周圍房屋的平均價格,以免對整個社區的房價造成不當影響。至於改變房屋用途,比如在一樓開超市,在花園開個農家樂什麼的,更無異是異想天開。如果真這麼幹了,等著你可能是高額罰金甚至是集體訴訟。
如果癡迷改建非做不可,也可以,找一個地廣人稀的地方或者海島。這種地方對於房屋籌建的限制要比成熟社區少得多,但還是要正式提交申請,獲得審批方可進行。只是選在這種地方建房,能否升值和升值空間是個問題。
03、高度自治的社區形態:
在許多發達國家,房屋改建之所以如此麻煩,與其高度自治的社區形態有很大關聯。以美國為例,社區有強大的管理委員會、非營利性組織以及社區居民參與並主導社區的主要管理事務。
社區管理委員會:社區管理事務中的主要角色。社區管理委員會的成員都是社區裡不計酬勞的志願者,由社區居民直接選舉產生。社區管理委員會平時根據由全體居民投票通過的社區管理條例行使職權管理社區,並承擔市政府與社區居民之間的溝通橋樑。
除了社區管理委員會,非營利組織也遍佈美國的各個社區。這些非營利組織主要致力於社區服務管理,服務範圍很廣,是社區服務的具體承擔者。社區居民通過參加社區會議、社區聽證會和競選社區專業委員會委員等方式參與到社區管理中來。而政府在社區管理活動中則處於一個超脫的狀態,其主要職能為社區發展制訂有利的政策,對非營利性組織進行定期考核,為社區管理提供包括財政支援在內的各種便利。
可以說,美國的社區真正做到了高度民主自治。社區力量形成了非常大的合力,在這種環境下生活,社區居民必須讓出一部分個人利益給集體利益、公共利益。
04、集體主義傳統:
之前提到的溫哥華改建事件中,可以看到華人與當地居民截然不同的看法。當地居民普遍認為:這是整個社區的事情,重建後的新房屋必須能夠融入社區整體風格,這並非完全私人的事情。而華人的觀念則是:房子是我的私人物業,土地也是我自己的,其他人無權干涉重建計畫。
這似乎與我們以往的經驗大相徑庭,“自由”不是老外一直標榜的嗎?為什麼做什麼事情都左右受制?事實上,在美國的群體生活,集體主義才是傳統。
雖然美國影視作品當中充滿了個人英雄主義情結,但仔細看就會發現,即使是超人、蝙蝠俠等超級英雄都有很強的犧牲精神,他們恪守法律和道德,團隊、集體觀念也都非常強。
國內房屋改建普遍存在,因此讓很多華人朋友以同樣的心態面對海外房產的改建。以上文字提醒大家,海外房產改建之前,要認真瞭解當地法規,按照流程提交申請,切記不可違規操作,惹來天價罰單得不償失。
欲知更多房產資訊,詳情請諮詢:華豐地產:702-858-1288, 6218 W Desert Inn Rd. Las Vegas NV 89146.
閱讀: 123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