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頭條新聞 简体  
陳冠英律師事務所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議 開審延遲法定退休年齡草案

2024年09月10日   維加斯新聞報

       (綜合報導)中國第14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1次會議10日登場,審議備受民間關注的「關於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草案。專家說,中國1950年代確定法定退休年齡制度後一直沒有大的調整,已與當今高齡化的人口結構和社會經濟發展脫節。
    央視新聞報導,今天在北京開幕的中國第14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1次會議,審議了中國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關於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草案』的議案」,由中國人社部長王曉萍作說明。但報導並沒有公布這項延遲法定退休年齡草案的具體內容。
    儘管如此,央視仍以「為什麼要延遲退休?專家解讀」為題報導,指中國「十四五」規劃和中共20大報告都明確提出,要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其中,「十四五」規劃中的「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高齡)化國家戰略」章節,即寫入了「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報導強調,中共20屆三中全會「決議」對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作出部署,提出「按照自願、彈性原則,穩妥有序推進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專家對此表示,這表明這項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因應中國人口高齡化。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戰略規劃研究室副主任關博說,人口高齡化已成為中國當前最基本的國情。人口預期壽命的延長,健康水平的提高,加上社會生產能力的改善,使勞動力與社會生產的結合方式,過去幾十年發生明顯變化,這些都為調整政策提供了「客觀的條件和政策的可能性」。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趙忠表示,中國法定退休年齡制度在1950年代確定後,事實上一直沒有進行比較大的調整或改變。以當時的人口狀況、經濟發展制定的政策體系,和現在的人口結構和社會經濟發展是脫節的。
    趙忠說,預期壽命增加,意味著可繼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年齡也告增加。透過制度性的改革,可更好地增加國家勞動力的規模,對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報導指出,中國高齡人口已在2000年達7%,進入「高齡化社會」及「中度高齡化」階段;預測2035年左右,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將突破4億人,比重超過30%,進入「重度高齡化」階段。
    綜合中國媒體先前報導,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另一考量,是因應中國人口老化及社會養老保險「收入不抵支出」的風險,進而減少基金的支出。因此,中國民間、特別是中高齡勞工,一直對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政策傾向感到擔心,深怕拿不到相關養老金。
    根據中國媒體報導,依中國現行法令,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勞工,退休年齡為男性60歲,女性50歲(女性幹部55歲)。

閱讀: 27488

推薦閱讀

尹錫悅彈劾案通過即刻免職 支持與反對群眾兩樣情

川普肖像印上去 「金卡簽證」曝光

川普對等關稅衝擊 全球瀰漫不安

川普對等關稅怎得出 紐約時報揭算法「超簡單」

馬斯克留任政府效率部 白宮:完成使命後重返民間

川普25%汽車關稅正式生效 美國買車更貴、工人恐失業

李梅 徐豫蓉 劉蘊琦 李昭夏 恆興地產 Cindy zhou 吳維安 楊紅 無限地產 兄妹地產團隊 愛家窗簾 UPS Chinatown 區域中心 富通貸款 文道律師事務所 蔡文偉聯合律師事務所 泛宇 陳雲卿  潘憲章 陳冬玲 權威保險-于娟 Windmill 兒童牙醫診所
新聞報微信

部分内容源自网络或由讀者提供, 如有問題請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 維加斯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 Las Vegas Chinese News Network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