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化學課,我們學習到:燃燒是物質氧化反應的一種形式。碳與氧不充分燃燒可以形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可以繼續燃燒、形成二氧化碳。
當時的我就思索:二氧化碳也是由碳和氧組成,碳和氧都可以燃燒,為什麼二氧化碳就不能繼續燃燒成個三氧化碳、四氧化碳,反而還可以作滅火劑?燃燒放出了熱量,這熱量是哪來的?
困惑了十幾年之後,本科畢業,再查文獻。權威的說法是:燃燒後熵增加、焓減少。那麼焓在哪裡?什麼是焓呢?為什麼碳有焓,氧有焓,燃燒成二氧化碳後焓就沒了?焓、熵聽上去很高深,可是來無影去無蹤,沒有細節、沒有邏輯,只是編造了兩個新名詞,是一個唬人的包裝。
看來,現代物理的燃燒理論很虛偽,是在繞圈子,難以令人信服。大自然不會唬人,求實求真必須另闢蹊徑。
上一篇文章《熱是什麼?》談到:大自然在火光中啟示我們,物質熱發光的顏色與溫度之間有準確的正比關係,導致躍遷時輻射出的電磁波頻率亦隨之變化,溫度高-核外電子速率高,核外電子的速率隨著溫度有規律地變化。燃燒一般伴隨著高溫,那麼,就應該從熱-核外電子的規律運動來理解燃燒。
燃燒伴隨著發熱、發光,自然是涉及到核外電子。那麼,我們就應該去整合核外電子相關知識、看看與核外電子密切關聯的元素週期表:元素原子的價電子,從1到8是一個週期。核外電子呈2、8、18 均布,價電子數是8 的惰性氣體化學性質十分穩定。這是大自然告訴我們:核外電子數達到8個就達到穩定狀態。
幾何中 二維平面把球體分為2;三維空間能把球體分為8,達到穩定狀態。
在化學實驗中,不同元素的物質較易發生的化學反應一般都是使生成物的共有外電子數之和達到8或8的整數倍,組成新的分子,達到穩定狀態,如: CO2 、H2O等。氫與氧燃燒形成水、為什麼必須是兩個氫和一個氧的結合?因為只有兩個氫1+1+6才能等於8,共有的8個價電子才能滿足原子核各面對電子的需求,在分子表面均衡穩定運轉,因而不需要電子有很高的速率。所以形成穩定狀態的氧化反應,總是放熱反應;核外電子總是降低速率、輻射能量。
從電子運動的觀點來看,燃燒-氧化反應,是因為氧氣的核外電子速率很高,而且相當活潑,當氧與核外電子的速率較高的燃料原子結合-發生反應時,生成物達到穩定狀態,雙雙降低速率,躍遷,並輻射出電磁波,宏觀的表現就是發熱、發光。
碳和氧結合,在氧不充分的條件下,形成一氧化碳。這時它們的核最外層電子之和是10,價電子不能均布,仍處在速率較高的不穩定狀態。如果氧氣充分溫度合適、則進一步反應形成二氧化碳。其核最外層電子之和是16(二個8),達到最穩定的狀態,核外電子降低速率,大部分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輻射,電子速率維持在一個最低最穩的狀態,再不能大幅降低。這是分子組成的制約,所以也就不會出現三氧化碳、當然也不會出現四氧化碳。
物質燃燒時發出的光、熱,實際上是核外電子降低速率的部分動能。煤炭、石油等蘊含的化學能,微觀上是含有速率較高的核外電子動能,氧化反應之後,形成熱能、機械能。從這種意義上講,我們的汽車、輪船、飛機竟都是由微小的核外電子推動的;火箭、衛星也是由微小的核外電子送上天。
億萬年來,太陽的輻射加速了核外電子,通過光合作用形成了核外電子速率較高的碳氫化合物——植物、動物(還有氧氣),億萬年後,形成了地球上的煤、石油,今天我們開採了這些碳氫化合物,利用它們核外電子的部分速率,與氧化合,推動了汽車、火箭。自然的法則就是這麼和諧簡單。
現在有一個熱門的話題“水變油”,有人說這是科學新發現,應該給予支援;有人說這是科學騙子。究竟水能不能變油呢?現在您就可以判斷了。
剛才我們討論到,水的核外價電子之和是8,已經是能量最低的穩定狀態。要讓水變成燃料,必須打破水的最低能量狀態,必須提高其核外電子速率,這就要給水輸入能量(電解,加入電子速率極高的化學物品)。這樣做得不賞失,所得到的“水”已經不是水了,也不是什麼神奇的水變成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