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來,從中學到大學,教科書一直說教 “金屬是由其自由電子導電 ”。為什麼金屬有一、二、三個價電子就有自由,價電子多了為什麼就沒有了自由,這個 “自由 ”是誰賦予的、有自由的邏輯原因是什麼? 自由電子的理論來自哪裡? 1905年特魯德(Drude)等人就金屬材料的導電、導熱性能良好的現實,提出 “金屬是由內部的自由電子傳熱、導電 ”的猜測,在沒有更恰適解讀的情況下,科學界接受了這個假說。 不久之後,人們在靜電實驗中發現:外來電荷在金屬球內沒有藏身之地、被驅趕在表面、尖端,同時產生靜電電壓,產生驅趕電荷的場。靜電電荷不能容身的事實表明:金屬內,每個原子的核外電子都有固定的數目、固定的歸宿,金屬內的電子不存在所謂的自由,靜電實驗對自由電子理論發出了挑戰。 自由電子理論與靜電實驗事實格格不入、面臨破產。於是有人就編造了一個自欺欺人的靜電平衡理論 ——外來電荷(多了或少了幾個電子)立馬產生了靜電,金屬體有了靜電,內部的自由電子頓時失去自由,立即回到原子周圍的平衡位置。我有專門文章評論這個自欺欺人的猥瑣理論 [1],不想在此費筆墨。必要告誡的是:此系列理論不僅不能解釋靜電是如何產生、也無能解讀靜電電壓是怎樣形成,於是所有的物理教程至今都回避電壓是什麼、電壓如何形成[2]。 靜電事實說明金屬內沒有自由電子,那麼,金屬憑什麼能夠導電、導電性能好的事實是怎樣形成的?“實驗是我們掌握的唯一知識,其他全是詩意和想像。”我們先來看一個人人都做過、極其普通、熟視無睹的實驗 ——接線板。 當我們往電源插入一個接線板,電壓立即傳輸到接線板的每一組插孔 -電壓直接導通。電壓導通時,並沒有形成回路,在導線全程測不到哪怕是非常微弱的電流,即在沒有任何電子流動前提下,電壓已經傳導到金屬導體各處。 證明:電壓傳導的全過程沒有電子參與、電壓的傳導完全不需要電子的參與。即金屬導體導電首先是能夠傳輸電壓,在電壓的通達、傳導過程中電子不起任何作用。能較好傳輸電壓的確實是金屬,但決不是金屬內電子的作為、絕不是所謂自由電子的作為。如果把橡膠、塑膠、陶瓷等的一端接入電源,在另一端完全測不到電壓,試電筆也沒有顯示,這類物質被定義為絕緣體。說明這些絕緣物質不能導電,首先是連電壓也不能導通。 導電 -導通電壓不是自由電子的作為,那麼金屬導體是怎樣導通電壓的呢?我們還是來看看身邊熟悉的物理事實:現在人人都使用手機,手機通話的必要條件是必須得要有信號,這信號就是 960MHz左右頻率的電磁波(微米波)。 早年,手機及收音機都必須配有一杆長長的金屬天線,用來收發信號(現在的手機仍然有隱藏的天線)。一定頻率範圍的中、短波、及微米波等電磁波能夠自由暢通地進入金屬天線 —— 金屬體內,說明這些頻率段的電磁波在金屬材料內暢通無阻,電磁波在非金屬體內必定是此路不通。現代物理學並沒有對電磁波能夠順利進入材料、如何在金屬內傳導予以足夠的重視和研究,做科學、搞工程的都不應該忽視這一自然現象。空間傳來的電磁波既不含有電子也不會是電流,金屬天線接收和傳遞的只可能是電磁波。金屬導體在接收和導通電磁波時完全不需要電子的參與,一定頻率的電磁波在金屬導體內暢通無阻,證明金屬導電性能好是因為內部存在著從米 -微米波的電磁波的通路,而不是所謂的自由電子。天線接收和傳遞來的電磁波經過電器元件的檢波、放大,最終成為了推動電子在回路中運動的電流、帶信號的電流才能形成聲音和螢幕上的圖像。 接線板和手機兩個熟悉的事例告訴我們:金屬記憶體在著電磁波和電壓的通路,在此我們我們可以推論:導線內的電壓與電磁波有相同的性質 ——都是能夠推動電子運行的波。 兩個熟悉的事例證明:金屬導電性能好是因為內部存在著電磁波的通路,而不是所謂的自由電子。導體導通電流的一個必要前提是:必須連成回路。這也證明在電子流動時系統(回路)內電子的總數必須穩定,物質每個原子的核外電子數也隨時保持動態穩定,不存在什麼自由。 金屬中 1價的銀、銅導電性能最好,2、3價的金屬導電能力很好,4價的石墨導電能力也很好,4價的矽是半導體的主體材料,價電子越多物體的導電能力越差。 這是大自然在告訴我們:物質的價電子少,外電子層不飽滿,不飽滿就是空,空能夠容納一定頻率範圍的電磁波進入、並且在其間傳導,形成流通。 金屬能夠傳導電流,首先是能夠導通電壓、導通電磁波。是因為金屬物質的原子的價電子較少,外電子層不飽滿,存在著電子空位、存在著電壓波能夠在其間傳導的通路,在電壓波作用下,物質內的電子在連成回路的通路間換位移動,形成電流。 金屬導體的導電能力好,是因為價電子層空,存在著電壓波傳導的通路,這也是金屬導體導電的物理機理;絕緣體難以導電是因為價電子多、通道阻塞。現代物理把這種能使電子運行的通路說成是載流子,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把公路說成是汽車。 所有物質不管是金屬導體、半導體還是液體、超導體,只要是能夠導電,都是因為有了電子空位在物質內形成通路,電壓波在電子空位通路間傳導,形成閉合通路後,電子才能在其間按電壓波的指令(直流、交流、正弦波、方波、信號波)換位元運動形成電流。 近代物理學為瞭解讀晶體導電,研發了以單電子近似法的能帶理論。該理論的進步在於繞開了測不准、電子雲的束縛、回避了自由電子理論,回到了元素週期表,提出了共有化電子理論。無厘頭是按需要任意賦予共有電子能量,構成能帶。定義:價電子少的成為導帶,價電子多的是滿帶。論述導帶的電子導電能力好;滿帶的電子不能導電,卻不能說明這是為什麼?饒了一大圈,還是自然事實:價電子少的導電能力好,價電子多的是絕緣體。多了導帶、滿帶,能隙、等效勢場等等新名詞,還是沒有能力解釋價電子數量與導電性能形成反差的原因。仍然沒有 “流通 ”的哲學觀點,能帶理論多了一些公式和計算,結果牽強,其理論基礎還是載流子,大自然崇尚簡單,不會不厭其煩去製作 “自由電子 ”“離子 ”“空穴 ”“庫伯對 ”等等名目繁多載流子。自由電子導電理論與靜電實驗的事實相悖、與靜電電壓的形成格格不入、與接線板導通電壓的事實不符,不能面對手機信號的接收、發射的事實。所以,自由電子導電只是一個錯誤的猜想、不是自然事實,不能讓它繼續誤導我們的孩子,應該告訴孩子建立“通則流”的自然哲學思想。 在現行教材中,經常把已經證實的理論和大多學者認同的假說(自由電子假說)混為一談,貼上同樣漂亮的標籤。這種魚目混珠使學子良莠難辨,只能全盤接受,喪失了思辨開拓的機會。形成了對科學的褻瀆,對學子的蒙蔽。 百年物理學在這些方面不能光明正大(回避電壓的形成、編造“靜電平衡”騙人的理論等),這些雖然是探索過程中難以避免的曲折,也不是當代物理學者的責任,但是它畢竟矇騙了人民,阻礙了科學的進展。當代物理學者應該為傳承和強化“自由電子載流子”而自責,召開一個世界物理電學會議,勇敢地站出來給人民一個道歉。
© 維加斯新聞網和維加斯新聞報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隱私權政策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 lvcnn.com Software ©2018 Las Vegas Chinese News Network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