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西洋的形成(二):
現東非大裂谷的地勢,就應該是原大西洋兩岸的地勢,現在它們傾向於低矮,是因為這裡的下沉造成的。由於太平洋板塊的俯衝緩慢,因此大西洋的擴張速度也緩慢。從其他地方移來的岩漿在北大西洋溢出造成冰島的產生。完全一樣的原因,由於大西洋板塊的轉動慣量小於兩側板塊的轉動慣量,因此,大西洋板塊的東移速度大於兩側大陸板塊的東移速度。這樣在大西洋的東側開始出現俯衝現象。反過來這些事實的存在,證明了我的板塊的產生與運動的理論的正確性。
《飛碟探索》雜誌載文“關於亞馬遜河,必須知道的8大要點”(馬特•羅森柏格文、田呈蓮譯)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增幾次改道,亞馬遜河曾不止一次流入太平洋。這體現了在南大西洋演化過程中,南美洲同非洲大陸兩在一起的時候,由於內部核裂變產生的能量的加熱作用,使其中心隆起,這時的河流當然是向太平洋流動的,而當這一大陸從中間斷裂開來,形成南大西洋後,由於地下岩漿的溢出,造成了相信大洋的一側的陸地的下沉,加上太平洋板塊的向東俯衝的擠壓,從而在形成安第斯山脈的過程中,使得南美洲呈東低西高,並且,隨著時間的延長這裡地勢的西高東低會越來越明顯。這樣的板塊運動必然促成亞馬遜河的不間斷的改道,這就形成了上述亞馬遜河的改道現象。
中國的長江原本是向西流動的,後來伴隨青藏高原的演化才改為向東流動。這體現了西側的隆起加上東側大陸下岩漿的流失,造成了西高東低的態勢,長江流向的變化就是必然的了。這裡從大陸下溢出的岩漿與大洋板塊下的岩漿是不同的,見下圖。
馬紹爾提出,指以太平洋盆內部橄欖玄武岩、粗岩為代表 的鹼性岩系和環太平洋帶島弧及活動大陸邊緣鈣鹼性岩的地理岩石分界線。此線從阿拉斯 加沿西太平 洋島弧 帶、美拉尼西亞群島、湯加克馬德克到新西蘭以東的查塔姆島,以安山岩出現為標誌。此線以東,代 表太平洋板塊內部,以橄欖玄武 岩和 粗面岩為主;以西代表環太平洋島弧和活動 大陸邊緣,以安山岩、英安岩、流紋岩和玄武岩為主。
還有,現代的尼羅河是從其西側8公里的地方東移形成的這體現了阿拉伯半島斷出,形成紅紅海的過程中,地下岩漿的溢出,地勢的降低促成了尼羅河的東移。反過來,這也證明了大陸板塊的斷開,地下岩漿的溢出,使得大陸近大洋的一側下沉,相反的一側隆起的理論的正確性。可以預見,埃塞俄比亞高原寂靜斷裂出去,形成埃塞俄比亞島。
盤古大陸分裂的第三個階段,也是最後一個階段,在新生代早期開始發生。北美與格陵蘭從歐洲漂移開來,南極大陸釋放出澳洲陸塊,正如同五千萬年前釋放出的印度板塊,後來迅速向北移動並撞上亞洲的東南位置。
我們說大西洋的產生與太平洋板塊的迅速消失一一對應有三個依據,一是地球的面積基本保持不變,因此,沒有舊大洋的迅速消失,就不可能有新大洋的迅速擴張;另一個則是,太平洋上最古老的洋盆位亞洲的西側,屬於侏羅紀。而在這最古老的洋盆的西側對應著第三紀的新洋殼見下圖所示。也就是說在這一時期太平洋板塊已經開始逐漸遠離亞洲大陸向東發生明顯移動了。這一現象在中國的南海地區也明顯存在。前面已經有分析我們就不在此重複。我們知道板塊的移動的速度是非常緩慢的,從相互擠壓到彼此遠離並最終產生分離在兩者之間溢出岩漿產生新的大洋板塊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尤其是,連北太平洋中脊也一同消失在被美洲大陸下。這樣的俯衝消失過程一定很劇烈;最後,就是在地質時期,環太平洋板塊的劇烈活動期——火山噴發、地震等與大西洋的產生過程一一對應。
我們看下面的事實:
早三疊世,全世界基本繼承晚古生代末的故地理面貌,變化不大。從中三疊世開始,特別是到晚三疊世,發生了規模宏大的印支運動,使古地理輪廓向著典型的中生代面貌過渡。印支運動影響最大的地區是古地中海東段的秦嶺地槽、巴顏喀拉-松潘地槽、滇西地槽、緬馬地槽,從而形成世界上大規模的印支褶皺帶,導致古亞洲大陸向南增長和古地理面貌的重大改變,同時處於環太平洋地槽帶範圍內的蘇聯遠東地區、日本群島、馬來群島、北美科迪勒拉山脈等地也受到很大的影響。這是,古地中海地槽發生強烈拗陷。
在中生代環太平洋地槽是構造運動最強烈的地帶。從發展來看,環太平洋地槽可分為內外兩帶:靠近大陸的部分稱內帶,靠近太平洋的稱外帶,中生代時,環太平洋地槽有大幅度拗陷和巨厚沉積,火山活動異常頻繁,大約從侏羅紀起到白堊紀,即相當燕山運動時期,地槽的內代受到擠壓形成了寬闊的褶皺山脈。如北美的內華達山脈和亞洲西伯利亞東部各山脈等,都是這時先後形成的。
環太平洋地槽內帶褶皺升起,轉化為古陸的一部分,此後地槽的位置逐漸向外推移,在下頜就是所謂的外帶。外帶包括北美的海岸地槽,亞洲東部的日本和我國臺灣,以及菲律賓、印尼、新西蘭等地槽,他們到了新生代才褶皺隆起。可見,環太平洋地槽發展的特徵,是其位置由內向外推移,褶皺山脈一次由內向外擴展。
當環太平洋地槽褶皺隆起時,而地台的某些部分卻劇烈拗陷,發生了巨大海侵。侏羅紀,尤其是白堊紀,古地中海的海水侵入了歐洲、東非洲等許多地方。晚白堊紀海侵還是地史上最大的海侵之一。但亞洲東部包括中國在內以及其他一些地方,卻一直聳立於海面之上,它和西方的海洋環境行形成鮮明的對照。
當然,環太平洋板塊的劇烈活動及太平洋板塊向北美大陸下強烈的俯衝消失,一方面促進了大西洋的產生與擴張;另一方面,這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大西洋的強烈的擴張產生的擠壓力也會擠壓太平洋板塊,使其產生強烈的活動及向北美大陸下的俯衝消失。
從大西洋的形成到科迪勒拉山脈的產生、青藏高原的隆起、阿爾卑斯山脈的產生、非洲版塊的隆起及印度洋的擴張這是一個關係鏈。是時間具有內在聯繫的統一過程的先後體現。
前面我們詳細分析過,由於今天大部分的張裂活動,都是發生在兩千萬年前,包括有:紅海的張裂使阿拉伯半島自非洲漂移開來,東非張裂系統的產生,日本海的張裂,讓日本往東移動進入太平洋,以及加里福尼亞灣的開啟,使得墨西哥北部及加州一起往北運動。
雖然許多新的海盆在新生代時張開,但是過去六千六百萬年以來的地球歷史可以說是各大陸在激烈碰撞的時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碰撞就是大約五千萬年前印度撞上歐亞大陸的事件。
在白堊紀晚期的時候,印度是以每年15 - 20cm的速度在接近歐亞大陸,這可以說是板塊運動速度的世界記錄了。經過白堊紀晚期與邊緣島弧的碰撞之後,北印度開始隱沒到歐亞大陸之下,抬起了西藏高原。亞洲、印度由碰撞所造成地殼變動的作用至今仍然持續著,這是因為印度是一片固態的大陸地殼岩石圈騎在主要由較堅硬的海洋地殼岩石圈所構成的板塊之上,而另一方面亞洲則是由較鬆散的大陸碎塊接合、拼湊而成。因此在碰撞帶(或稱縫合帶)的地區,由於歐亞大陸內這些碎塊與碎塊之間仍然熱絡,而很容易產生反應。於是當印度撞上亞洲的時候,這些大陸碎塊便沿著滑移斷層(順著老的縫合帶)被擠往北邊和東邊,而沿著這些斷層所發生的地震則至今仍然持續著。 同時這也造成碰撞縫合線的“古跡”變得越來越不明顯。
印度與亞洲的碰撞其實只是古地中海在閉合過程中一系列大陸與大陸碰撞的一部份罷了。從東到西所有的大陸與大陸之間碰撞包括有:義大利、法國與瑞士的碰撞形成了阿爾卑斯山;希臘、土耳其與巴爾幹省的碰撞,形成了西奈山和底那瑞;阿拉伯半島與伊朗的碰撞;以及最後、也是最年輕的碰撞-澳洲撞上了印尼群島。
二千萬年前,南極洲整個被冰雪所覆蓋,同時北方的大陸也開始迅速冷卻。世界看起來已經和今天非常類似,不過佛羅里達州和亞洲的一部份則還是在海洋的覆蓋下。
由於大陸岩石圈受到水準方向的壓力,導致了大陸碰撞階段的山脈抬升作用。就全球的尺度來看,在新生代的期間因為大陸被消耗,造成了海盆面逐漸增加的結果,也正因為海盆漸漸增大,容納海水量變多的緣故,使得海水面在過去六千六百萬年來持續下降,一般來說在大陸互相碰撞的年代(包括泥盆世早期、泥炭世晚期、二疊世和三疊世),海水面都比較低。
並且非洲版塊是一個很古老的版塊,處於大陸的核心區域,地下岩漿富集。膨脹抬升主要在這裡進行。南半球先分裂,地勢降低轉速增加,與北半球搓開加速了南北美洲的斷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