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其淡如茶,一杯在握,清風徐徐。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興於漢唐,盛於宋,綿延元明清,振興於當代。 以絲、瓷、茶為 代表的絲綢之路,為人類文明進步樹立起輝煌的豐碑。 人們常說,茶禪一味也好,禪茶一味也罷,都充分說明茶禪與杭州這座 城市的歷史文化緊密相連。 說到禪,我印像最深的是杭州,因為杭州史稱"東南佛國"; 說起茶,我還是想到了杭州,因為杭州是 "茶聖"陸羽的故鄉,《茶經》首篇"南方之嘉木也"。從神農時代開始,就有史籍記載,是神農氏最早發現了茶。 杭州自古號稱「東南佛國」,素為「江南福地」。 從東晉到唐朝,正是杭州佛教從無到有、寺院從少到多的開山時期。吳越國時,杭州為國都。錢氏三代五王篤信佛教,建寺造塔200餘所,開創了"東南佛 國"的譽稱。 創建於唐天寶四年(西元745年)的杭州徑山寺,是中國著名古刹之一,被列為禪宗東南"五山十刹"之首,居靈隱、淨慈等江南名寺之前,成為"東南第一禪院"。相傳禪宗初祖達摩面壁修煉九年,飲茶以解渴提神,漸成佛門風尚。從此,大凡名山古刹之僧人,都劈山植茶以供飲用。徑山僧人常年飲茶參禪、以 茶待客,逐漸形成一套禮儀規范,是為"茶宴"。佛門高僧盤膝打坐,飲茶論經,鑒評茶葉,逐步形成" 點 茶法"。僧人還將徑山的"茶宴"禮儀傳到日本,形成今日之日本茶道的一個重要流派,藉此參茶悟道。 天寶十五年(西元756年)起,"茶聖"陸羽周游各地以考察茶事,並長期隱居徑山,耗費數十年心血 ,完成了傳世專著《茶經》。陸羽也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陸羽的《茶經》問世,開創了中國的茶文化。 南宋定都臨安,杭州佛教進入極盛時期,杭城內外、湖山之間梵宮佛刹隨處可見,大小寺院庵堂達80餘所,湧現了一大批高僧大德,成為引領佛學風尚之地。在這裡,不得不說起歷史記載的兩位高僧。一位是釋延壽禪師,開寶八年(西元975年),錢王錢弘向禪師問及國是,禪師反復說了八個字:舍別歸總,納土歸宋。杭州從此進入「東南第一州」時代。宋代開始,在佛國里的高僧們都認識一位通判(太守)蘇 東坡,蘇東坡與杭州的高僧也結下了深厚的友情。據說,蘇東坡有一次拜訪辯才老和尚,請教治理良策。 辯才法師當時已經80多歲了,在龍井寺交談到天黑,辯才送蘇東坡出了門,還破例過了門前的小溪。後人 在此建了一個"過溪亭"。 這裡還記載了寺院栽種龍井茶的歷史,至今還留有龍井"十八棵御茶"的史跡。相傳在清代乾隆年代,五穀豐登,國泰民安。乾隆皇帝下江南來到杭州。一天,在飽覽杭州湖光山色之後,帶領隨從巡遊獅峰山 ,沿著清澈的龍井泉水,走過碧綠的茶園,來到山下的胡公廟,與老和尚品茗,乾隆看那茶湯色碧綠,芽 芽直立,栩栩如生,回味甘甜,便向和尚了解獅峰龍井的採摘、炒制的過程,為其採制之勞、技巧之精深 深感動,並下旨將獅峰山下胡公廟前的一片茶園(共十八棵茶樹),列為"御茶",這裡從此被稱為"十八棵御茶"。 杭州山水之間,孕育了「茶禪一 味」,杭州的茶香與寺廟的禪意縈繞出濃濃的茶之韻味。 其實,茶並不只是茶葉,也不只是 一種飲料,它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在今天,茶具有生態、經濟、社會、文化、養心健身的功能和"茶和天下"的普世價值。茶道注重「精行儉德,淡泊明志」「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侈則肆,肆則百惡俱縱""和諧相融,相容並包""積力之所舉,眾智之所為""善於捨得,拿得起放得下""客來 敬茶,禮儀之道"。 杭州茶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 西湖龍井茶,位居全國四大名茶之首,杭州還有徑山茶、天目青 頂 、雪水雲綠、千島玉葉、千島銀珍等名茶,都受到世人的讚譽。龍井茶,虎跑水,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看今朝,國家還在杭州設立了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中國茶葉博物館、國家茶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茶文化勇立潮頭教育培訓基地等。杭州已名副其實地成為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的研究中心。 今天的杭州在政府"茶為國飲,杭為茶都"的倡導下,浙江省還倡導每年穀雨為"全民飲茶日"。每逢穀 雨前後,杭州乃至全省出現"萬民共飲茶"活動的盛況,全民飲茶之風欣然興起。茶文化的知識已普及到機 關、企業、學校、社區及茶館等,杭州城鄉茶樓茶館林立,杭州本地名茶有西湖龍井、九曲紅梅、徑山禪 茶等。 杭州人有去茶樓喝茶的習慣,約上三五好友,可在茶樓待上一天。在杭州的龍井村、滿覺隴、龍塢、大清谷等,品茶休閒已成為一種時尚,茶產業也隨之發展。"茶為國飲"和"以茶惠民"正在形成新的發展趨 勢,茶文化的復興和茶產業的振興,是"健康中國"建設的一種養生方法,為小康社會和休閒生活的到來,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偷得浮生半日閒,吃茶去! (註:王思源,浙江紹興人,現任中國佛教慈善基金會副秘書長,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標準研究所客座教授, 北大博雅佛教文物考古專家,香港國際商會聯合體名譽主 席,深入研究佛教文物考古及其文化傳承)。
© 維加斯新聞網和維加斯新聞報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隱私權政策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 lvcnn.com Software ©2018 Las Vegas Chinese News Network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