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暫的平靜之後,美國和歐洲的COVID-19新病例開始重新反彈甚至暴漲,尤其現在北半球已經進入冬季,再加上CDC剛剛確認了美國第一例Omicron感染病例……種種跡象讓許多人懷疑身處美國的我們是否將要迎來第五波疫情,過去將近兩年的努力是不是會被打回原形?
對於這個問題,醫學專家們說,答案並不是簡單的 “是” 或 “不是”。這是因為與去年相比,今年我們面臨的疫情情況非常不同。
傳染病流行病學家、紐約市 Health + Hospitals全系統特殊病原體計畫資深主任Syra Madad說:“這感覺當然有點似曾相識,但不是同一類型的似曾相識。”
首先,大約60%的美國人口已經完全接種了COVID疫苗,這意味著近2億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後將得到高度保護,避免了住院治療的可能性。而且數百萬符合條件的5至11歲的孩子會增加已接種人數。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 (Johns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流行病學副教授David Dowdy, M.D.在近期的媒體發佈會上說:“因此,即使今年冬天病例增加,我們也不太可能回到一年前加護病房和臨時停屍房擁擠的情況。”
CDC的最新資料顯示,未接種疫苗的人死於COVID的可能性是已接種疫苗者的11倍以上。在去年冬天的高峰期,當疫苗剛剛推出時,平均每天有3,400人死於這種疾病。現在,這個平均數雖然仍然令人震驚,但徘徊在1,000人左右。
儘管疫苗在預防感染方面並非百分之百有效,但專家預測,讓相當一部分人接種疫苗將有助於防止病例數激增而失去控制。未接種疫苗的人檢測出COVID陽性的可能性大約是接種疫苗的同齡人的六倍。研究顯示,更重要的是,接種疫苗的人如果真的感染了COVID,不太可能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
去年 11 月,美國每天有大約160,000例新感染病例;現在,我們得到的數字大約是80,000,Madad 說:“這個數字仍然非常高,但沒有看到我們去年看到的那種指數式增長。”
另一個因素可能使今年冬天的死亡率低於去年:在治療COVID-19方面取得進展。
兩家製藥商,即Merck和Pfizer,已經向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申請了抗病毒藥丸的緊急使用授權,他們說這種藥丸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病毒的人的住院和死亡風險。
FDA的專家諮詢小組將很快審查這些口服抗病毒藥物的資料。如果獲得授權,那麼這種藥丸將是第一個旨在防止疾病發展的家庭治療方法。目前可用的治療方法必須在醫療保健設施提供。
Dowdy 說:“如果您感染COVID-19,特別是如果免疫系統削弱或有其他風險,那麼這些藥能為現況帶來轉機。” 然而,他補充說,當涉及到首先預防感染時,“疫苗仍然是保護我們最好的工具”。
新冠病毒在這個冬天仍將有一些優勢。寒冷的天氣迫使人們進入室內,使得包括引起 COVID-19 在內的所有病菌都更容易傳播。Troisi 指出,東北部的一些州,甚至那些疫苗接種率高的州,已經看到 COVID 病例的激增。
再加上主要由傳染性極強的Delta變種驅動的病毒傳播率在美國大部分地區仍然很高,而且上周剛剛在南非發現的最新型變種Omicron的破壞力到底有多高,還是個未知之數。Madad 說,這意味著 “我們都有更多的機會接觸並暴露於病毒”。另外,隨著節假日的到來,更多的人將乘火車、汽車和飛機去探訪朋友和家人,給病毒帶來更多的傳播機會。
Madad說:“如果您沒有接種疫苗,您應該擔心。資料和科學是明確的:您暴露於病毒的風險真的很高,可能會有嚴重的後果。”
如果您已完全接種了疫苗,她補充說:“天不會塌下來;您仍然受到很好的保護。” 然而,如果您符合資格的話,那麼接種增強劑可以增加更多保護。在室內公共場合戴上口罩也可以。
Madad說:“歸根結底,病例仍然持續在增加,現在並不是我們可以放下警備的時候。”
所有這些COVID波峰何時會永遠平息下來?專家們說,這有點難以預測,而且這種病毒以前也曾讓我們措手不及。但是,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Anthony Fauci, M.D.在最近的一次新聞發佈會上說,當我們對疫情獲得更多控制時,我們所知道的大流行病可能會發生轉變。
他說:“我們不知道會有多少波疫情,但當情況發生時,我們就知道了。肯定遠遠低於每天80,000例新感染病例,也遠遠低於每天1,000例死亡病例和數以萬計的住院病例。”
同時,Dowdy補充說,季節性疫情潮可能會持續存在,我們可能會在許多年內經歷疫情潮,但是,隨著我們建立起對病毒的免疫力,COVID很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傳染力,這就是為什麼讓盡可能多的人接種疫苗十分重要。
Dowdy說:“世界可能永遠不會像疫情之前那樣,而且我們今年冬季可能仍然會看到病例激增。但是從 COVID-19的角度來看,我們有很多理由相信,2022年的情況會比過去兩年好得多。”(AAR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