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  |  新聞報  |  黃頁
Simplified Chinese
logo
陳冠英律師事務所
許晉煌律師, Michael Hua Injury Law, 車禍 受傷 死亡 Car Crashes Injury Death 王欣律師, Wang Xin, 移民 人身傷害 邱樂立律師, Larry Chiu Hill, 刑事, 家庭暴力, 醉酒駕車傷人, 毒品, 賭場欠債 恆興地產, InvestPro Realty, 土地開發 商業住宅 餐飲酒店 租售管理 劉平, David Liu, 新世代地產 New Era Realty 鵬翔律師樓, PT Law, 車禍 移民 離婚 人體受傷訴訟 商業糾紛 移民法

主頁 > 資訊 > 文學小說

閱讀量: 666,053

蒋霞萍:如皋 — 寻找1939.5.25

《报告文学》

2022/09/03   維加斯新聞報
文:蒋霞萍

一.
     最近一段时间的夜里,我总是被一些不连贯的、稀奇古怪的梦惊醒。
     
     梦虽然不连贯,但是某些片段却又是那么的真实。

     
     ……枪炮声中奔跑于古街小巷的人群……大海上波涛汹涌中的邮轮……美国纽约大学静静的校园……
     ……古街、邮轮、纽约大学校园在梦中交替出现,突然它们又变成了一张邮票,那邮票小小的,白色齿轮形边缘十分清晰,橙黄的底色上中间有一个头相,邮票的左下角,盖了邮戳。圆形邮戳的四分之二压住了邮票。黑色邮戳的边缘线以及和邮戳同样颜色的两个汉字和几个中文数字都完好无缺,只不过那字是要从右向左念。
    
    我想看清楚那字和数字,而它仿佛和我闹别扭似的远远近近、近近远远在眼前晃来晃去……邮票在古街上、在海浪中、在校园里飘啊飘啊,我想抓住它,可它却远去了,远去了又回到了我眼前……
    
    梦里所有一切都仿佛像海上的浪,天边的云一闪而过。

每一次梦醒,我都是一身的汗。

    今夜又睡不着了,于是我睁开眼睛下了床。正值盛夏,透过高高的窗户,天空中一轮明月让屋子里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耳边真的传来哗哗的海浪声。我拉开窗帘,悄悄地在窗前坐下,看着眼前的大海在月光下闪着一片银色。周围是那样的安详,我盯着月光下的海面看了很久很久,直到我困了,才又回到床上。
    
    好不容易睡着了,梦又出现了。这一次是一些头戴礼帽,身穿西服,高鼻梁白皮肤凹眼睛的人,他们一会儿正走下邮轮的玄梯,一会又走在中国的古街小巷,一会儿又出现在上海的日本集中营。那古街小巷我熟悉,邮轮我也熟悉,美国纽约大学的校园我也熟悉,可是那些人我却从来没有见过,难道是我穿越了?当然不是!于是我又睁开眼睛,但这一次我没有下床,而是伸手拧开了床头柜上的灯,手向回收的时候,下意识的拿过了放在床头柜灯下的一个小小的相片夹。相片夹里夹着的不是相片,而是那张在我的梦里出现了若干次的邮票。那邮票上的两个字和中文数字其实我已经看了几十次,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在梦中,我却不停地去追它,而且一次次努力地再去看清楚它。)

    是的,2019年的夏天,身在美国康乃狄克州,纽海文城博兰佛海边的我,手里正拿着一张旧邮票,邮票上的邮戳是“1939年5月25日,如皋”。这张邮票来自一个信封,信的主人是美国纽约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塞韦罗·奥乔亚(Severo Ochoa)先生。塞韦罗·奥乔亚出生于1905年,他在34岁那年收到这封信。1959年也就是收到这封信的二十年后他和他的同事(Arthur Kornbefg)获得了生理学和医学诺贝尔奖 (RNA核糖核酸、DNA脱氧核糖核酸)。
    
    而在如皋,在这封信发出的6个月前,即1938年11月25号如皋城的李家出生了第十一个孩子,是个男孩。1948年男孩随家人去了台湾。1965年,27岁的他,来到了美国纽约大学师从塞韦罗·奥乔亚教授攻读博士学位。1973年的某一天,塞韦罗·奥乔亚教授对这位年轻博士说,我这里有一些信件和文献请你帮我整理一下。年轻的博士在为老师整理信件的过程中惊奇地发现了一封来自他的家乡——如皋的信。按照国际礼仪没有特殊原因,是不能要求收藏私人信件的,但是这位年轻的博士却对老师说:“老师您的信我整理好了,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什么请求?”塞韦罗·奥乔亚教授问。

    “能不能把这枚邮票给我保管?”年轻的博士请求道。
    塞韦罗·奥乔亚教授问他:“在这么多非常珍贵的文献中你为什么偏偏对这枚邮票产生了兴趣呢?”
    
    年轻的博士说:“因为这枚邮票来自我的家乡。”塞韦罗·奥乔亚教授看了看年轻的博士,又看了看信,允许了,并且亲手取下了邮票交给了自己的学生。年轻的博士小心翼翼地接过邮票,万分珍贵地收藏了起来。
    
    那天,这位年轻的博士和他的老师也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民国28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已经踏进了如皋城,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是谁拿起笔给当时还非常年轻的塞韦罗·奥乔亚先生写了这封英文信?

二.

    如皋古城的战火从1938年3月17号,日本饭塚部队的军靴准备踏上南通大姚港那一刻起就开始燃烧了,或者可以追溯到1925年日本成功研发螺旋推进器式“大小发动机登陆艇”就开始了。

    
    1938年3月17日凌晨3点,侵华日军第101师团、步兵101联队(东京)部队长饭塚国五郎、步兵第101旅团部队长佐藤正三郎率领的5000名日军,在日本海军“新兴丸”号“宜扬丸”号等多艘护卫舰的护送下,侵入南通大姚港江面。日本军舰在离江岸不远的江面上停下后,各军舰大小炮炮口齐刷刷一致对准了长江北岸。4点整,各军舰一起开炮猛击江岸,炮火瞬间对国民政府布置的江防工事造成了毁灭性破坏,摧毁了沿江的大量民房。与此同时护卫舰放下了一艘艘工兵指挥小艇,全副武装的日军陆军先头部队,动作灵敏鱼贯而行地从护卫军舰下到工兵指挥小艇上,他们一个个头戴钢盔荷枪实弹,只等炮火一停便迅速抢滩登陆,占领大姚港。随后这些先头部队扇形散开,按军用作战图指定的地点,准确无误肃清刚刚在护卫舰炮火中,顽强生存下来的国民政府南通沿江部队守军,为日军大部队登陆扫清障碍,再配合大部队多路向周边地区快速进发。

饭塚部队的作战计划每一个步骤都如此缜密,完全称得上严丝合缝。

    侵华战争开战初期,骄横不可一世的日军曾扬言要“三个月占领中国”。他们的自信第一就是来自作战部队指挥官身上的一张张军用作战图。这一张张军用作战图上的每一条线每一个点都有着详细说明,精细到哪一镇的桥梁可以载重多少(准确到斤),哪里可以开军用卡车,哪里只能步行通过。对于中国长江流域沿江各省市城镇情况,那些战前以各种身份掩护的日本特务,把6000余公里长江两岸,每一个港口的水深、流量、四季风向,军防工事,部队配置,换防时间,换防口令以及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水源林场了解得事无巨细、滴水不漏。这些秘密情报被统一送往日本军部,再由军部汇总绘制成作战图,分发到承担该地区占领任务的指挥官手上。饭塚对南通地区从江防工事到地形地貌了如指掌。

    第二,是日本军部为将在占领区作战的军队所配备的针对性的军事装备。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盟军在地中海达达尼尔海峡,加里波利海岸进行了惨烈无比的登陆战役。当时,作为协约国的日军目睹了战役的过程,也由此引发日军对未来登陆作战以何种方式进行的思考,并开始研发登陆装备。因为日军对登陆作战并不陌生。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日军在金州湾和山东省荣城登陆,成功切断了北洋水师旅顺、威海两大要塞的后路,包围并全歼了当时亚洲第一舰队—大清北洋水师。1904年日俄战争中,日军故伎重施,再次以登陆作战的形式包围、封锁了旅顺港,用重炮在旅顺港全歼了沙俄第一太平洋舰队,为后期决战创造了条件。但是两次战役虽然成功,却血腥异常,而且当年日军使用的登陆船只,是从日本国内征调的木船和舢板。随着武器的进步,继续使用木船和舢板登陆滩头必将造成重大伤亡。因此日军决心研发出能自动行驶,并带有一定防弹能力的专业登陆装备。小、大、特种发动机登陆艇研发成功于1925年至1927年。这些登陆艇研发成功后很快便装备上登陆舰,在中国和太平洋战场大量使用,并发挥了阶段性重要作用。
    
    日本帝国主义为发动侵华战争,全面占领中国作了超细秘密情报、超强军事实力的充分准备。此次,日本饭塚部队即将在中国南通大姚湾登陆的就是被称之为“小发”的工兵指挥小艇。

    南通至如皋距离仅60多公里。

三.

    手机发出连续收到信息的提示声,声音虽轻柔,但在午夜里听起来还是让人十分清醒,我看了一眼床对面的夜光电子钟:凌晨三点半,中国这时候是下午了。我知道这是中国邮政集团的乔妍和如皋的彭伟在给我留语音了。
    
    乔妍是我多年的朋友,而彭伟则是我“寻找1939.5.25”在网络上认识的。
    
    为了找到如皋那位在1939年5月25日给给塞韦罗·奥乔亚(Severo Ochoa)先生写信的人,我通过各种渠道查阅了大量如皋历史资料,其间在网上“结识”了热衷如皋地方历史研究的学人彭伟。他是如皋人,是留学新西兰的“海归”,现任《如皋日报》副刊编辑。他已经发表了大量有关如皋的文史文章。古往今来多少故事风起云涌,多少人文交相辉映,一段段被遗忘的如皋往事,一个个鲜活的如皋灵魂,在彭伟的笔下栩栩如生地向我们走来。我没有告诉彭伟关于邮票的故事,只是向他了解20世纪30年代的如皋有谁可能用英文给国外写信。这位超乎寻常热爱家乡,苦心钻研如皋历史的“网友”,除了向我推荐了很多有价值的如皋历史文献外,还尽其所能为我联系如皋在海外的作家、故人与我相识。我们经常就如皋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连续讨论数小时,结束后意犹未尽又互相留语音或者信息继续探讨,近期几乎更是每天如此。

由此,我渐渐地打开了如皋—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厚重的大门……

    翻开中国历史,从有记载开始如皋这方水土就贤达辈出,三国时吴国名将吕定公、北宋大学者胡瑗、北宋词人王观……他们是如皋人。
    如皋学子“怀忧国爱民之心入仕途,施展平生所学为国兴利革弊”,他们入朝为官深知“吏行水上、人在镜心”,一个个为江山社稷呕心沥血,刚正不阿。

    王俊乂、王觌、戴联奎、沈岐、沙元炳,他们中有因才华出众,被钦点状元,有因“为民上书”而青史留名。有十岁能文、十六岁入泮,在朝廷供职34年的帝师,有进士、实业家、教育家。他们彬彬济济,促天子日日勤政,使民生衣食无忧。“集贤里进士、金龟压钮”是他们留给如皋的荣誉。
    如皋人称得上“家传经学,里有名贤”。从明末至民国,可谓群星璀璨:忠君爱国的许直、李之椿,诗文家、书法家冒辟疆,戏剧家、美食家李渔,篆刻家许容与黄楚桥,入宫出诊的名医薛宝田,追随沙元炳兴办教育实业的许树枌等,举不胜举。
    如皋之所以能代产伟人,得益于那里一代代人“文翁兴学”,40年代的如中校长是毕业于北大的高材生。
    如皋不仅民风淳朴而且官场清廉。官在任时深知“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其身正,欺人如欺天,负民即负国。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不令而行,等量齐观”的道理,虽不是每位都“公仪休灭官烛看家书”,也一定是“浆水不交,洗手奉职,省身克己”。离任时个个两袖清风,天公地道。

斗转星移,时代潮流汹涌澎湃,历史变革的关键时刻,同样活跃着如皋英才的身影:

    “江苏五才子”顾延卿,随薛福成出使英、法、意、比四国。
    小说家、诗人顾仲起赴广州,入黄埔,东征、北伐。

    同盟会沈卓吾助孙文策划起义。
    黄埔教官黄坚叔,战时笔耕不辍,著《中国军制史》。
    
    哥大硕士陈端,率留美学生声援“五四运动”,后于“西安事变”成为调解人,终使各方达成和解。
    他们一个个鹤鸣九皋、德才兼备,忧国忧民,高瞻远瞩。
    
    如皋才俊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浓得化不开的“乡缘情”。无论他们是为官或经商,崇文或习武一个个都情系家乡。为家乡招贤纳士,使得如皋千百年来人文荟萃,辈出俊才。
    
    他们不仅才高八斗,工书画、通诗联,纂县志,还在乡里兴教育,办实业,设医院,造福百姓。吴亚鲁:创办民权报刊《平民声》;俞铭璜:创办“春泥社”和“如皋书报社”;王树声留美,导弹、航天发动机技术专家;韩德培:留学加拿大,现代国际法学一代宗师;吴俊升:留法博士,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宋桂煌翻译高尔基专著;陈爱棠、黄兴楼、吴慕陶、沙乾一等,医术高超,名播四方……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如皋才俊,熠熠生辉,风云际会!

    经年累月,如皋已是“闲情逸致洞天福地、世外鸿篇巨制桃源”。家家富裕,人人丰足,年节庆丰,如皋坊隅巷陌,点花放灯,熙熙攘攘、鼎沸人声、川流不息。千年的修行,终得苍天眷顾,如皋仁者长寿!百万人口的小城,百岁老人不足为奇,80、90岁以上的老人更是十分寻常。
    掩卷长思,虽然上述乡贤,不可能在1939年5月25日那天给塞韦罗·奥乔亚先生写英文信,但我每每想起仍不由得虔诚肃穆,生怕侵扰了这些远去的如皋先贤们。

四.

    海纳百川,达观天下。如皋不仅有着厚重的人文传统历史,又是一个非常包容的城市。要寻找到如皋谁在1939年5月25日给塞韦罗·奥乔亚先生写了信,就必须了解如皋那一段时期的与国际交流,了解了如皋那一段时期的国际交流情况,有一件事无论如何是绕不过去,有几位人物也不得不提。
    
    《南通市民族宗教志》记录了20世纪20年代,一批毕业于美国卡尔文神学院的学子,漂洋过海在中国江北一带调查麻风病蔓延,最后在如皋建造新式麻风医院的情况。“……倘不亟思救济,将来病菌广播,滋蔓难图,为祸之烈,何堪设想。”这是调查报告部分内容。他们认为调查仅仅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尽快对麻风病人进行治疗。鉴于当时苏北还没有专门治疗麻风病的医院,他们最终选择了地处江北各县中心的如皋,作为建造新式麻风医院的合适地点。他们给当时的如皋县长写信(素仰县长热心公益,赤子人民对于此举乐予赞助),希望能拨给他们十余亩地,用于建造新式麻风医院,但他们也表示如果一时无官荒可拨,自己极愿出资金购买。他们介绍了新式麻风医院将注重科学治疗,以绝癞毒根源。还特别介绍了对治疗麻风病富有经验的美国人海深德医师(Dr.Lee S.Huizenga)。

    海深德医师是美国麻风救济会医药顾问。1920年携妻子到中国,1921年春和戴厚德等人横渡长江,第一次到如皋进行初次考察,9月下旬又再次进入如皋腹地考察。海深德医师先后在南京和泰州工作,1923年海深德医师在如皋城冒家巷开设门诊,1925年在如皋西门百岁巷创立长老会医院,1933年创办如皋圣教医院附设麻风病诊疗所。海深德医师是一位国际著名医师,1925、1926年分别出席了香港、韩国国际医学会议,1938年代表美国、中国出席在埃及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麻风大会。他撰写了《如皋诊所年度报告》《江苏如皋县磨头乡的麻风病问题》和《关于1937年如皋麻风的报告》。《如皋县志》记载了他以全部热情投入到中国的服事,在美国海深德医师推动了CRC整个宗派向中国的宣教事工,在中国,他所带领的医疗事工影响力无人可及,以至于当时很多人都以亲眼见过海深德医生为极大的殊荣。“我喜欢这里的工作。”这是海深德医师给朋友回信时经常说的一句话。而当时即使与江南土地肥沃,山河秀美,交通便利,文化繁荣相比,江北也是土地贫瘠,人们贫穷多难,处处是湿地,运输困难,文化落后,更何况与美国富裕的生活、工作环境相比?

    海深德医师在中国民国时期医学界备受尊敬,他的受尊敬,除了医术高明,还有他的爱心。民国政府为他发行了纪念邮票。他去世时《纽约时报》发了长篇悼念的文章。国际友人来华办学校,建医院,明清已有,但选择客居县城的颇不多见。那么会不会是他在1939年给塞韦罗·奥乔亚写了信?

    然而研究结果是令人失望的。海深德医师在1938年迁往上海,因为帮助中国人全家被日军囚于集中营,最后死于日军集中营。

中国素有友好之邦之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在我收集到的如皋历史资料中,有一份藏于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美国传教士关于日军在如皋暴行事致上海总领事馆函”的重要文献,文献的署名是归正基督教会艾伯特・H・施密特、亨利・A・迪克斯特拉。

    “函”的落款时间是1938年6月4日。全文4600余字,用了“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惊恐的人们和他们悲惨的遭遇”,“这个城市被洗劫一空,妇女们在那些野蛮士兵的强迫下根本没有安全可言……”等字句形容他们亲眼所见1938年3月19日至6月4日期间日军在如皋的暴行。“函”中叙述了“卡尔斯比克女士的房间被(日本兵士)屡次闯入,为了寻找值钱的东西,他们将物品翻得散乱不堪。”,“国际红十字会为我们当地红十字会捐赠了160美元用于救助灾民,日本人也拒绝交付。“函”中特别提到“中国军队和日本军在这个城市的争夺战持续了23天……”而不是日本媒体宣传的中国军队在他们到来时望风而逃。记录了日寇在“城墙附近已成“无人区”也并没有阻挡日本军人在其射程内滥杀无辜。”

    “函”是英文的,讲述日军暴行的发生地是如皋,据记载,日军占领如皋期间戴厚德与中国牧师在如城东门的圣教医院建立难民营,阻止日军进入,保护如皋民众性命。是否有可能是艾伯特・H・施密特和亨利・A・迪克斯特拉两位中的一位,或是“函”中提到的那位叫“卡尔斯比克“的女士在1939年向塞韦罗·奥乔亚先生写了信?

    塞韦罗·奥乔亚出生于西班牙,1921年毕业于博士拉加大学,1929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后前往德国从事生化研究,1937年进入英国海洋生物实验室,1938-1940年在英国牛津大学继续研究,1941年前往美国。1959年因在核糖核酸的合成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我查阅了若干塞韦罗·奥乔亚的生平资料,虽然略有出入,但都显示,1937到1940期间他在牛津大学。也就是说1939年5月25日如皋有人在距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不到4个月的时间,给在英国做研究的塞韦罗·奥乔亚写了信,而塞韦罗·奥乔亚把这封信珍藏了34年。

    这枚邮票从战火纷飞的中国如皋经过海上数月颠簸到达英伦三岛,和塞韦罗·奥乔亚一起经历了英国的“至暗时刻”,后随主人进入了美利坚合众国。这枚邮票,见证了这位西班牙科学家走进诺贝尔奖殿堂。直到有一天,一位从如皋到上海,从上海到台湾,从台湾到马来西亚,从马来西亚到美国,年轻博士接过了它。这枚邮票,也见证了第一位台湾最年轻的警官,冲破美国的“玻璃顶”成长为美国有史以来华人最高警政长官,成长为赫赫有名的“现代福尔摩斯”。

    邮票的两位主人,都曾年少丧父随母亲长大,都曾经历战乱,享誉世界。

    又过了36年,这张80年前的邮票到了我的面前。

    谜一样的世界,谜一样的如皋。谜一样的邮票,谜一样的塞韦罗·奥乔亚与如皋不解之谜……

五.

    1932年8月13日,民国政府发行了一组特殊邮票-北平版烈士邮票。邮票有六组,以纪念六位在辛亥革命中有杰出贡献的英烈。他们分别是邓铿、陈英士、廖仲恺、朱执信、宋教仁、黄兴。票面图案格式与国父伦敦版大致相同,中央为先烈像,框以椭圆花圈,中央顶端为国徽。邮票上先烈照片由遗属提供,经选定由德纳罗公司镌制凹版邮票母模,财政部印刷局翻版印制。陈英士烈士像邮票为壹分和五角两种。

    根据史料记载,邮票应该有过两次印刷。第一次在北平财政部印刷局印制,七七事变发生,北平沦陷后无法续印,于是将前印先烈像邮票原模,交由香港商务印书馆翻版添印。北平印刷有12种面值,香港添印时,因业务需要,全套加印共19枚。民国28年5月25日,如皋寄往英国所用的邮票为壹分陈英士烈士。

    陈英士(1878—1916年),又名其美,浙江湖州人,同盟会主要骨干之一,曾任沪军都督。民国2年(1913)袁世凯阴谋称帝,陈英士奋起“讨袁”。失败后,追随孙中山先生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并在上海组织“反袁”武装暴动。民国5年被袁世凯派人暗杀于上海,民国6年5月18日安葬于湖州。

    我是在研究邮票后不久的一个傍晚,在纽海文博兰福沙滩面对夕阳下波光粼粼瑰丽的大海,录了给中国邮政集团乔妍的视频信:

    “乔妍你好,最近这段时间,一枚神奇邮票的故事就像我镜头下的海浪,一波一波的久久不能散去。民国28年5月25日,有人在如皋给当时在英国的‘塞韦罗·奥乔亚’先生发去了一封信……

    我除介绍了塞韦罗·奥乔亚的生平,还告诉她,第二位收藏这一枚邮票的人就是Dr    Henry Lee,著名华人神探李昌钰。

    我对乔妍说:“1939年战火纷飞的如皋,那位拿起笔写信的人是谁?信给当时的英国带去了什么样的消息?这一切我们都不得而知了。因为塞韦罗·奥乔亚先生1985年回到了西班牙,1993年在西班牙去世。给我们留下的,是这枚传奇的邮票和谜一样的故事……”

    乔妍收到我的视频信,当天回信代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提出希望能够把这枚邮票放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里展出。

    隔壁房间里传来椅子轻微挪动声。这是Dr Henry Lee起来工作了。如皋“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二期将开展,他把世界名案档案文献和毕生藏品一批批如数送回来了如皋,其中也将包括这枚神奇的邮票。

朝向大海的窗帘上出现了清晰的花纹,天亮了。

    我走到窗前拉开窗帘,一抹朝霞映红了东方的天空和海面,我眺望着远方,缓缓举起手中的邮票,顷刻间,邮票上英气勃发的英雄沐浴着朝霞仿佛呼之欲出。一股崇敬心情油然而生,同时鼻子一酸热泪夺眶而出,我轻声地说道;“英雄,你离开祖国太久了,我们带你回家!”

    是啊,曾经他们都年少英俊,曾经他们都从战火中走出如皋。

    他,出走何止半生?但归去却仍是少年!

    他,离开时懵懂年少,归来已是一座丰碑!

    我突然明白了,其实80多年后的今天,是否能找到当年的写信人,是否能了解信里的内容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份传承,那份精神,那份一腔热血追求真理,向往和平,报效祖国的大爱!邮票留给我们的传奇和美好弥足珍贵。难道不是吗?无论是塞韦罗·奥乔亚,陈英士还是李昌钰,他们都曾用毕生的奋斗和理想的实现照亮过世界,又把一生的荣耀送回到了家乡。

    手机又“嘟嘟”响了起来,我放下邮票打开手机看到了乔妍的来信:“霞姐,听了你关于烈士邮票的故事,非常感动也长了知识。它是博士的心爱之物,应该捐献给家乡博物馆。我仅代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向你们提一个小小的请求,能否同意我们做几枚复制品,请博士签名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收藏展出。这里是青少年教育基地,博士的故事和你讲的邮票故事,能够让更多的青少年励志,这样意义、作用会更大。”

    我笑了,立刻回信:“乔妍,谢谢你。李博士一定会同意你们的请求,复制邮票签字后放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让传奇和美好故事激励更多的人。”

后  记

    报告文学《如皋—寻找1939年5月25日》终于完成。它是我创作以来篇幅最短、文字最少却写得最辛苦,最“惊心动魄”的作品。


    纪实的生命是真实,文学的特性是艺术。而我是极力主张“人必须有自由的灵魂和飞翔的梦想”。所以严格来说我并不擅长这样的题材。在自媒体时代,有多少人看你的作品就有多少种理解。《如皋—寻找1939年5月25日》里的人物、事件都是真实的,所以越往深处写越担心受怕,但越往深处写也越有一种一定要写下去的强烈愿望。

    感谢创作这部作品的经历,三年来我在如皋的历史长河中穿梭跋涉,在与作品中人物一次次神交开拓了视野、升华了情感、荡涤了灵魂。他们引领着我走向了世界。

    感谢在创作中给了我极大鼓励与支持的如皋市委主要领导,感谢彭伟、杨进进、宋继高先生;感谢海归学者、“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原负责人陈心悦、旅美女作家赵美萍、中国邮政集团的乔妍女士等朋友们。感谢你们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启发。

    作品虽然完成了,但我仍然忐忑不安,担心由于我的知识面局限,对历史事件挖掘不够深刻,以至于挂一漏万。在此对有可能出现的错误提前向读者致歉。

谨以:《如皋—寻找1939年5月25日》向历史致敬。

      2019年9月初稿于台湾
      2020年8月二稿于美国纽海文
      2021年9月三稿完成于美国萨凡纳
      2022年8月定稿于美国夏威夷

      文中图片均为作者提供
      作者:蒋霞萍,嘉迪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扬州人,旅美作家,南京大学亚洲影视与传媒研究中心创作委员会副主任,著有电视文学剧本《凤凰涅槃》,长篇小说《情归何处》,散文、短篇小说集《船上人家》,《神探李昌钰探案系列》等。

蒋霞萍:如皋 — 寻找1939.5.25
邮票上的数字是时间:“民国28年5月25日”(即1939年5月25日),两个字是地名:“如皋”。

蒋霞萍:如皋 — 寻找1939.5.25
如皋古城的战火从1938年3月17号开始燃烧

蒋霞萍:如皋 — 寻找1939.5.25
宋代大儒胡瑗

蒋霞萍:如皋 — 寻找1939.5.25
左一为海深德医师

蒋霞萍:如皋 — 寻找1939.5.25
塞韦罗·奥乔亚先生与他的学生李昌钰

蒋霞萍:如皋 — 寻找1939.5.25
李昌钰博士

蒋霞萍:如皋 — 寻找1939.5.25
作者 蒋霞萍


推薦閱讀

著名老街 Fremont 藝術節

海龜與燈塔

人工智能:真的還是假的?

交響曲

我的先生

新光海鮮
李梅, Nancy Li, Las Vegas Realtor 徐豫蓉, Diana Xu, State Farm  劉蘊琦, Rain Liu, 新世代地產 New Era Realty 李昭夏, Jenny Li, 拉斯維加斯商業房地產經紀 王裕郡, Eugene Wang, 拉斯維加斯著名華人房產經紀 王裕郡 無限地產, Cayden Ni, 小倪同學, 資深地產經紀, 高價現金收房, 快速過戶, 特別貸款協助 姜連盛地, David Jiang, 拉斯維加斯地產經紀 愛家窗簾, iHome, 布簾 捲簾 斑馬簾 百葉窗 蜂巢簾 防爆防曬玻璃膜 防曬紗窗 UPS Chinatown, Apply China Visa, Low Cost Mailing from Las Vegas to China, Passport, ID and China Visa photos, Notary Services 魏湘梅, POA Commercial, 美國地產國際投資集團 文道律師事務所, Wendot Law Group, 車禍 刑事辯護 移民 民事 林孟儒律師, Lin Law Group,  蔡曉薇律師, JTL,  陳氏註冊會計師, Chen Accounting , Chen Accounting Group - Michelle Chen CPA 長友保險, Service Plus Insurance,  人人保險, Family Trust Insurance,

拉斯維加 斯誠信空調 安裝維修 Chinese Magazine 99 Ranch Market Royal Business Bank American First National Bank cathay bank east west bank world Chinese Media Nan Hua Time China News 山河服務站 Mountain River Service Station CNA taiwan post LVYP

© 維加斯新聞網和維加斯新聞報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隱私權政策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 lvcnn.com Software ©2018 Las Vegas Chinese News Network Corp.

fackbook logo twitter logo google logo Youtube logo Wei Bo Logo Wei Bo Logo Youku logo QQ Video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