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上周一艘貨櫃船撞垮巴爾的摩的基伊大橋( Francis Scott Key Bridge),引起人們對美國60多萬座橋樑中一些橋樑潛在安全漏洞的關注。報導指出,美國每13座橋樑就有1座「狀況差」,數千座橋可能因碰撞而倒塌。 基伊大橋已經矗立了47年,過去它從未遭受任何人都認為會導致倒塌的撞擊,但當一艘重達10萬噸以上的大理號貨櫃輪與之相撞時,不到一分鐘,大橋就塌陷了。雖然這種災難性倒塌可能無法完全預測,但由於碰撞而導致的橋樑倒塌也有前例,但此類事件可能是可以避免的。 最近聯邦安全檢查橋樑時發現,美國有數千座橋樑狀況不佳。據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和聯邦政府稱,在美國有4萬6000座橋樑結構老化且狀況不佳,其中1萬7000座橋樑面臨著一次撞擊就倒塌的危險。 各州至少每兩年檢查一次美國公路橋樑,並將其分類為「良好」(good)、「一般」(fair)或「差」(poor)。被發現狀況不佳的橋樑的某些結構元件處於「嚴重損壞」狀態。 根據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2021年發布的最新基礎設施報告卡,美國61萬7000座橋樑中約有4萬6100座(佔所有橋樑的7.5%)被認為存在結構缺陷且狀況不佳。該組織表示,雖然結構缺陷的橋樑並非本質上不安全,但它們需要大量投資來維護,這些橋樑也面臨更高的關閉或體重限制風險。 後續經濟影響也觸發擔憂,大橋傍的巴爾的摩港鄰近首都華盛頓,為美國東岸主要港口之一,大橋重建需時勢影響港口運作,每日經濟損失嚴重。 基伊大橋所在的I-695公路為通往巴爾的摩港的主要通道,讓貨車可以繞過市中心直達貨櫃碼頭,現時大橋倒塌,貨車要繞道市中心道路,行車里程增加之餘,也令司機飽受塞車之苦,隨時比使用大橋花上逾倍時間。塞車反而事小,影響經濟事大,目前巴爾的摩港已暫停讓貨櫃輪駛入港口,只容許貨車處理現存貨櫃。貨輪公司馬士基在一個聲明中指出,原定運往巴爾的摩港的貨櫃將會轉送至鄰近港口,提醒客戶會運送會因此延誤。 事實上亞馬遜在巴爾的摩港設有貨倉及收發中心,是大華府地區重要貨品集散地,港口停擺肯定對區內民眾有直接影響。 除了時間上的延誤,繞路或將貨物送到其他港口亦會增加運輸成本,預料東岸海運及鐵路運輸、以及來往歐洲海運的運費會因而大升。業內人士指來往歐洲的運費已上升至疫情時水平,往亞洲的運費更暴漲超過一倍,除了大橋倒塌,亦因為紅海危機令船隻要捨棄蘇彝士運河、取道較遠的非洲好望角。 巴爾的摩斷橋 首塊200噸殘骸已撈起 (綜合報導)美國聯邦官員31日表示,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大橋遭失控貨輪撞擊坍塌後,有關當局正著手展開複雜的清除工程,工作人員已吊起第一塊重達200噸的殘骸。 懸掛新加坡國旗的貨輪達利號26日凌晨因失去動力撞上基伊橋(Francis Scott Key Bridge),造成橋身崩塌,導致6人喪生。 當局希望先將這座橋拆卸成小塊,再逐步移除,盼能助搜救人員尋獲所有遇難者遺體,並重新開啟這條重要航道。 基伊橋坍塌後,殘骸層層堆疊,導致美國最繁忙港口之一的巴爾的摩港因出入航道受阻航運中斷。 馬里蘭州州長摩爾(Wes Moore)告訴微軟國家廣播公司(MSNBC)說,他的首要任務是在重啟水道前找到罹難者遺體。 美國海岸防衛隊(US Coast Guard)發言人芮維斯(Kimberly Reaves)聲明指出:「事故現場以北的大橋結構上層一部分已切割成段,昨晚吊起了第一塊殘骸。」 芮維斯說,「昨晚卸除下來的殘骸重約200噸」,將用起重機吊到大型平底船上,待船上裝滿橋體殘塊後,再運到陸上存放地點。打撈行動今天持續進行,摩爾表示,「儘管情況極其複雜,但已經開始取得進展」。他說惡劣的天氣條件和水下殘骸,讓潛水員無法著力提供協助。
© 維加斯新聞網和維加斯新聞報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隱私權政策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 lvcnn.com Software ©2018 Las Vegas Chinese News Network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