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25日電)北檢偵辦罷免提議偽造案,聲押禁見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北院裁定駁回,經高院撤銷發回,北院今天改裁定羈押禁見。黨主席朱立倫說,會持續抗告,拜託律師盡所有全力。 台北地檢署偵辦罷免提議偽造案,17日展開搜索、約談行動。檢察官訊後,聲押禁見黃呂錦茹等人。台北地方法院裁定駁回。北檢不服裁定,22日對黃呂錦茹的部分提出抗告。台灣高等法院昨天撤銷原裁定,發回更裁。北院今天上午10時再開羈押庭,下午1時許裁定黃呂錦茹羈押禁見。 朱立倫與數名國民黨立委、黨公職今天中午到地檢署外聲援黃呂錦茹,下午獲悉黃呂錦茹被羈押禁見後,朱立倫接受媒體訪問時說,今天是民主黑牢,想把黃呂錦茹關進去是北檢的決心,一定要達到目的,這樣的司法手段、這樣逆轉的方式,是典型民進黨操控司法的手法。 朱立倫說,民進黨對付在野黨的方法,壓不住人心,也壓不住人民的怒吼,明天下午全民站出來,找回台灣的民主、救台灣的民主。 朱立倫也說,台灣不容獨裁者用司法的大刀、用不成比例的方式對付在野黨,前面是民眾黨,現在是國民黨,將來就是你我或全台灣的人民。 朱立倫強調,現在針對黃呂錦茹,司法的部分會持續抗告,拜託律師盡所有的全力。 黃呂錦茹遭羈押 親筆信悲憤交加 (又訊)國民黨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疑涉「死亡連署」偽造文書事件,25日北院重開羈押庭裁定羈押禁見,引發各界譁然。據了解,黃呂錦茹在23日上午似乎已預料無保請回裁定恐被撤銷,因此手寫書信交給黨內同仁,內容強調自己一生盡心盡力,以自己微薄之力及平凡之智慧為社會公益、從不藏私;也心繫同仁「求神解救,他們好無辜,他們以為做的是救國救民,解救社會國家免於更大浩劫的工作。」 知情人士透露,黃呂錦茹23日上午特別手寫了一封書信,抒發個人內心情緒。信件指出他回想這一聲,做任何事都盡心盡力,以自己微薄之力及平凡之智慧,為社會公益從不藏私,「今日被追殺至此,可謂身敗名裂。」 黃呂錦茹也直言,自己面對如此這般的政治追殺感到侮辱、凌辱,但她仍擔心一起工作的同仁,「求神解救同仁,他們好無辜,他們以為做的是救國救民,解救社會國家免於更大浩劫的工作啊!」 黨部同仁直言,黃呂19日無保請回返家後僅稍作休息,未顧及自己兩天兩夜幾乎完全沒有進食、闔眼,體力和身體機能尚未復原,旋即和律師見面討論後續法律事宜,同時責成區黨部幹部探視姚富文、初文卿的家屬,強調會盡力辯護、有什麼需要都可以跟黨部說;另一方面也擔心罷免二階段連署的進度,關心電話拜訪的成效,沒有一刻鬆懈,仍心心念念、關心黨務。 庭訊結束後,黃呂錦茹的丈夫及親友在法庭外得知羈押結果,情緒激動,怒批司法不公,強調「主委根本沒犯罪」。律師團則表示,黃呂已年過70,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健康狀況恐難負荷羈押環境,將於下週一(29日)前往台北看守所探視,並研議提出抗告,力拚翻案。 黃呂錦茹在國民黨內資歷深厚,擔任台北市黨部主委期間操盤多場選戰,如今突遭收押,恐影響藍營年底選舉佈局。黨內人士憂心,此案若持續延燒,不僅衝擊基層士氣,更可能被對手操作成「黑金復辟」議題,對選情不利。 黃呂錦茹羈押禁見 北院:有勾串、滅證之虞 (台北25日電)北檢偵辦罷免不實連署案,18日聲押禁見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遭駁,北檢抗告成功,北院今天再開羈押庭,認定黃呂錦茹犯罪嫌疑重大,有勾串、滅證之虞,裁定羈押禁見。 台北地方法院指出,綜合檢察官聲請及抗告提出全部證據資料,判斷的基礎已與4月19日聲押時有所不同,因認被告黃呂錦茹涉犯刑法第216條、第210條行使偽造私文書、個人資料保護法第41條非法利用他人個人資料罪等罪嫌,犯罪嫌疑重大,且有事實足認黃呂錦茹有勾串共犯、滅證之虞。 北院表示,經斟酌比例原則,認為確保後續偵查、審判的順利進行,具保、責付、限制住居、科技監控等較輕微的強制處分不足以替代羈押,認有羈押的必要,依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2款,黃呂錦茹自4月25日起羈押2個月,並禁止接見、通信。 台北地檢署偵辦綠委不實罷免提議書案,17日展開搜索、約談行動。檢察官認定黃呂錦茹、國民黨台北市黨部書記長初文卿、總幹事姚富文、第一區黨部執行長曾繁川等人涉犯偽造文書等罪嫌疑重大,且有勾串、滅證之虞,向法院聲押禁見。 北院審理後,認為初文卿、姚富文涉犯偽造文書等罪犯罪嫌疑重大,且有滅證、串供之虞,裁定自4月19日起羈押2個月,並禁止接見通信。黃呂錦茹、曾繁川則犯嫌不足,裁定駁回,2人當庭釋放。 檢察官對黃呂錦茹部分提起抗告。台灣高等法院認為,根據同案被告、相關證人供證,罷免提議人名冊、罷免提議人名冊查對結果、黨員名冊與通訊軟體對話紀錄等證據綜合勾稽後,呈現黃呂錦茹對此案犯罪事實有相當程度參與。黃呂錦茹是否罪嫌不足,尚有研求餘地,昨天撤銷原裁定,發回北院更裁。
© 維加斯新聞網和維加斯新聞報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隱私權政策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 lvcnn.com Software ©2018 Las Vegas Chinese News Network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