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立貝卡/綜合報導) 並非所有昆蟲都能在拉斯維加斯酷熱的夏季中存活,但拉斯維加斯谷地的蚊子數量卻不斷上升,且開始對殺蟲劑產生免疫力。
儘管殺蟲劑能有效減少蚊蟲數量,但根據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UNLV)寄生蟲學與媒介生物學實驗室的Trishan Wickramasinghe指出,在沙漠林與亨德森的高爾夫球場周邊地區,試圖消滅攜帶西尼羅河病毒的蚊子行動似乎成效有限。
Wickramasinghe表示,儘管研究尚未完成,但他已經進行多次測試,發現有些蚊種即使暴露於比標準濃度高出100倍的殺蟲劑中,仍可存活。
UNLV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Louisa Messenger補充說,蚊子族群可迅速進化,產生對應致命殺蟲劑的抗藥性。Wickramasinghe進一步指出,這些具抗藥性的蚊子常見於沙漠林與亨德森地區的高爾夫球場水障礙區或其他水資源設施,這些區域殺蟲劑使用頻繁,且死水遍布。
目前正值克拉克縣蚊子季節高峰。南內華達健康局與克拉克縣病媒控制中心正在密切監控該地區的蚊子活動與相關疾病,特別是在2024年初夏創下歷史新高的蚊子活躍度之後。
Messenger警告,若缺乏整體性的社區防治行動,蚊患只會不斷惡化。她強調,這個問題幾乎不可能自行解決,只要有一戶人家放任院子裡的死水泳池未處理,就足以讓整個社區的蚊子數量回升。
截至7月17日,健康局尚未發現任何帶有西尼羅河病毒等蟲媒病毒的樣本。但高級環境衛生專家Christian De Haan表示,蚊子對公共衛生的威脅將持續至10月底蚊子季節結束為止。
De Haan說,每年到了八月、九月,就有可能出現病例,如果真的發現了,我們一定會對外公告,提醒民眾提高警覺、加強防護。
●兩大蚊種成焦點
目前在當地引起公衛與環境專家關注的兩大蚊種,分別是Culex quinquefasciatus與Aedes aegypti。
Culex quinquefasciatus是南內華達最常見的蚊子,棲息於濕地公園等潮濕環境,是西尼羅河病毒的主要傳播媒介。該病毒自2004年首次於當地被紀錄以來,去年共計有26起人類感染案例。
另一品種Aedes aegypti則更具侵略性與韌性,2017年首次現身拉斯維加斯。此入侵性蚊種的叮咬往往引發較劇烈的皮膚反應,並可能傳播登革熱、基孔肯雅熱、黃熱病與寨卡病毒等致病因子。儘管目前尚未在當地發現其帶病紀錄,Messenger指出,考量到拉斯維加斯每年接待約4,000萬名國際旅客,一旦有病原體透過機場進入,出現本地疫情只是時間問題。
Aedes aegypti在近年明顯擴散。自2017年最初僅在克拉克縣4個郵遞區號出現,至2023年已擴及57個郵遞區號。Messenger根據健康局數據推估,至2030年,Aedes aegypti的分布可能擴增至75個郵區。
De Haan表示,蚊子族群數量年年不同,部分受天氣影響。2023年颶風Hilary帶來大量雨水後,Aedes aegypti出現的區域大幅擴張。
他回憶說,去年蚊子季上半段活動非常活躍,但隨著7月高溫來襲、連續8個月無雨,誘捕數字顯著下降。
他也建議民眾做好個人防護,包括使用防蚊液、穿著長袖長褲、清除住家附近的積水處,以及為門窗加裝紗網。
●城市化推波助瀾
在UNLV的實驗室中,Messenger帶領的研究團隊正研究如何改善媒介傳染病的監測與控制。實驗桌上放著裝有數百隻吸血蚊的布籠,而塑膠密封箱則培養著蚊子幼蟲。
Messenger指出,Las Vegas快速城市發展正助長蚊子族群繁殖。只需瓶蓋大小的積水,蚊子即可繁殖;隨著土地開發、水池與小型造景水體增加,這些都成了蚊子孳生的溫床。
她說,隨著拉斯維加斯城市化進程,我們正在把蚊子融入我們的生活環境裡。
●缺乏統一防治計畫
不同於美西其他都會區,克拉克縣尚未設立全區性的蚊蟲防治計畫,相關工作目前由各地政府分別執行。
根據克拉克縣發言人Stacey Welling說法,病媒控制部門目前主要針對公共區域如沖水道、雨水溝進行防治,方式包含放養食蚊魚與使用殺蟲劑。但該單位並不針對私有地提供防治服務,僅以宣導教育為主。
Messenger指出,她多次建議設立防治區,但往往遭地方政府以經費與必要性為由質疑。為此,她設計並發送問卷,調查居民對蚊子問題的觀感以及是否支持建立縣級防治計畫。有意參與者可至 lvrj.com/MosquitoesSurvey 填寫問卷。
她說,希望透過這份問卷蒐集社區聲音,進而向決策單位呈現確切需求,「社區回饋,是我們最重要的依據」。
維加斯蚊患加劇,抗藥性引發公衛憂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