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美國歷史最悠久的社會保障制度——社會安全金(Social Security),於今年迎來90週年。這項由羅斯福總統在1935年簽署《社會安全法》所建立的制度,旨在為美國長者提供經濟保障,如今每月向近6,900萬人發放福利,成為許多退休人士賴以維生的重要收入來源。然而,這項廣受跨黨派支持的制度,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財務與政治挑戰。
財務困境:破產時程加速
社安基金的支付能力長期以來一直備受關注。根據最新報告,該基金的預估破產日期已從2035年提前至2034年。屆時,社安基金僅能支付約81%的承諾福利,這對數百萬依賴這筆收入的長者來說,無疑是一大打擊。
財務困境加劇的主因之一,是退休人數的快速增長。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執行長米耶西亞‧明特-喬丹(Jo Ann Jenkins)預估,到社安制度百年之際,領取者將增至8,200萬人,這將對基金造成更大的壓力。
此外,近年來的政府新政也加速了資金消耗。民主黨總統拜登簽署的《社安公平法》,廢除了「意外收益削減」及「政府退休金抵扣」條款,提高了前公職人員的福利。同時,川普政府的新稅法雖然為65歲以上人士提供臨時扣稅優惠,但由於低收入長者難以受惠,並未緩解整體財務壓力。
政治角力:私有化爭議再起
在資金枯竭的危機下,社會安全制度的管理與改革方向也引發激烈的政治辯論。財政部長貝森特(Steven Mnuchin)提出的「川普帳戶」引發私有化疑慮,儘管他隨後澄清並非意圖將社安制度私有化,但此番言論仍引發廣泛討論。
2005年,小布希政府曾推動設立個人退休帳戶,試圖將部分社安金轉入個人投資,但最終因公眾普遍反對而未能成功。這一歷史經驗顯示,美國民眾普遍對社安制度的私有化持謹慎甚至反對態度。
然而,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的研究員瑞秋‧格雷斯勒(Rachel Greszler)認為,社安制度規模過於龐大,已偏離最初為低收入者提供「安全網」的初衷。她建議將福利調整為按工齡統一標準,並轉向個人投資帳戶,以提高低收入者的福祉。
對此,社安維權組織「社會安全工作」主席南希‧奧特曼(Nancy Altman)則表達擔憂,認為川普政府可能會將福利管理私有化,進一步削弱這項制度。
公眾信心下降與未來展望
根據美聯社與NORC的民調顯示,隨著社安金破產日期的逼近,長者對退休後能否領取全額社安福利的信心正在下降,尤其在民主黨支持者中更為顯著。
儘管社安局局長弗蘭克‧畢西格納諾(Frank J. Bisignano)在一封公開信中強調,將透過技術改進和流程優化,來提高服務品質,並承諾「保護和維護」這項制度,但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格倫‧哈伯德(Glenn Hubbard)提出了一項折衷方案:縮小社安制度規模,限制富裕退休者的福利,同時提高最低福利標準並減緩其他人的增長速度,以避免大幅增稅。
社安制度作為美國經濟的基石,在90週年之際面臨財務枯竭與管理危機。歷任政府的不作為與新政加速了破產風險,私有化爭議與公眾信心下降更添挑戰。未來如何平衡財務穩健與公平性,確保這一制度能繼續為數千萬美國人提供保障,將是各界亟待解決的難題。
美聯社與NORC民調顯示,越來越多長者對退休後能否全額領取社安金信心不足,尤其是民主黨支持者。專家普遍認為,社安制度作為美國經濟的重要支柱,若要在未來持續運作,改革勢在必行,必須在財務穩健與公平保障之間取得平衡,才能確保數千萬美國人的退休生活安全。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90年前,簽署《社會安全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