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公布2019年對於全球衛生的10大威脅,除非威脅能得到妥善因應,否則數以百萬人生命將陷於危險。 *另一波全球流感疫情:時間和規模無法預知。專家指今年主要流感病株是H1N1,主要影響孩童和50歲以下成人。 *空氣污染和氣候變遷:空污引發癌症、中風、心臟和肺臟疾病,如今全球9成人活在空污中。空污的主因燃燒化石燃料,也是氣候變遷主要禍源。預估2030年到2050年間,氣候變遷每年將多增25萬人死於營養不良、瘧疾、腹瀉等。 *不願打疫苗:民眾對接種疫苗猶豫,導致可預防的疾病再現,以麻疹為例,最近全球病例增30%,雖不見得因此導致,但有些麻疹幾已消失的國家卻死灰復燃。 *抗藥性超級細菌:過度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藥劑和抗瘧疾藥,會導致抗藥性超級細菌的產生。WHO警告,能用這些藥物的時間已快耗盡。細菌、寄生蟲、病毒和真菌等對藥物的抗藥性,恐將人類帶回無法輕易治好肺炎等疾病的時代。 *弱勢地區危機:全球逾16億人住在乾旱、饑荒、戰火衝突地區或流離失所。100多萬敘利亞人逃離內戰,到黎巴嫩當難民,但生活仍陷危險,簡陋的難民營帳篷抵擋不了洪水和酷寒,造成更多人喪生。 *伊波拉病毒之類的高威脅性病原體:伊波拉病毒已大致被控制,但去年剛果民主共和國又傳出兩次疫情,都蔓延到大城市。過去疫情發生在農村的經驗,不見得適用於人口稠密的城市,使疫情更形嚴峻。 *非傳染性疾病:全球7成以上死亡病例是死於非傳染性的癌症、糖尿病和心臟病,導致1500萬名30至69歲的人早死。 *登革熱:由蚊子咬引發的登革熱,數十年來威脅性逐漸增加。氣候變遷讓人感染風險提高,據估全球40%的人有感染危險,死亡率最高20%,多發生在印度和孟加拉等國的雨季。 *基礎醫療系統差:世上還有很多國家欠缺足夠的基礎醫療設施。 *愛滋病毒(HIV,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目前約有2200萬人接受HIV治療,有感染風險者也接受抗愛滋病毒治療,以避免感染。但愛滋病毒仍繼續肆虐,每年造成近100萬人死亡。
© 維加斯新聞網和維加斯新聞報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隱私權政策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 lvcnn.com Software ©2018 Las Vegas Chinese News Network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