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每日科學》(Sciencedaily)報導,美國匹茲堡大學公共衛生研究院的一項新發現表明,在正確的細菌幫助下,食用大豆後產生的代謝物雌馬酚,可能有助降低失智症風險。 雌馬酚是在食用大豆後,由腸道細菌產生的一種代謝產物。報告顯示,體內雌馬酚指數較高的日本老年男性和女性,其大腦白質損害水平較低。 皮特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副教授關川彰(Akira Sekikawa)指出,大腦白質病變是造成認知能力下降、失智的重要危險因素。 研究小組測量了91名認知正常的日本老年人血液中的雌馬酚指數,並根據雌馬酚的指數差異對參與者進行分類,然後在6到9年後再對他們進行腦成像檢查,以檢測白質損傷和β類澱粉蛋白質沉積物的水平,這兩者是阿茲海默症的病因。研究發現無法產生雌馬酚的人,其白質病變機率比能產生雌馬酚的人多50%。 此外,研究團隊表示,雌馬酚的產生也能降低心臟病風險。由於心臟病與認知能力下降、失智密切相關,因此雌馬酚的產生可以幫助保護衰老的大腦以及心臟。 在日本,研究表明飲食中攝入大豆與降低可失智症的風險有關,但美國的臨床試驗無法能證明這一點。團隊認為,這種差異可能是由於體內微生物組成所致,可以將飲食中的大豆異黃酮轉化為雌馬酚的細菌,日本人的腸胃中有40-70%,而美國人中只有20-30 %。
© 維加斯新聞網和維加斯新聞報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隱私權政策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 lvcnn.com Software ©2018 Las Vegas Chinese News Network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