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隨著美聯儲接連激進加息,衡量美國住房貸款利率的指標升突破7%,至20多年來最高水準。購房者必須為更高的利率支付更多的利息,令得許多購房者望而卻步,房價隨之下跌,房地產市場加速進入寒冬。 據《華爾街日報》、美聯社報導,美國抵押貸款銀行協會(MBA)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21日當周,美國30年期固定抵押貸款合約利率上升22個基點,至7.16%。這是該指標連續第10周上漲。7.16%不僅超越了2008年金融危機的最高水準,還是2001年以來的新高,當時美國科技股泡沫破滅,為穩定經濟,美聯儲開啟了持續的擴張性政策。 此外,住房抵押貸款巨頭房地美同日發布數據顯示,本周30年期固定利率貸款的平均利率升至7.08%。一年前,這一利率剛剛超過3%。 上一次抵押貸款利率如此之高,正值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根據一項指標,過去幾周的利率增長是半個世紀以來有記錄以來的最快增長。貸款貸款人和房地產經紀人表示,這種速度引起住房市場動盪。 更高的利率對住房市場的影響尤其嚴重,即使房屋價格正在逐月下降,飆升的房貸利率依然讓許多潛在購房者望而卻步。根據房源網站Realtor.com的資料,目前買房者每月房貸中位數為2300美元,同比增長80%。一年前,房貸中位數為1300美元。 隨著抵押貸款利率的上升,該組織的購房或再融資房屋申請量在11周內第10次下降,下降1.7%至199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具體來說,MBA購房申請指數下跌2.3%,至2015年初以來的最低水平,而再融資的衡量標準卻幾乎沒有變化。 科羅拉多州斯普林斯市Intercap Lending的高級貸款官John Hastings表示:房貸申請明顯放緩,大約三分之一的潛在購房者決定等待抵押貸款利率下跌後再購房。 此前,全美住宅建築商協會首席經濟學家羅伯特.迪亞茲說道,受抵押貸款利率上升影響最大的是年輕人和首次購房者,「許多年輕購房者實際上退出了房地產市場,他們大部分選擇與室友合租,甚至與父母同住。」 美9月待售房銷售下降10% 遠遜預期 根據美國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的數據,在9月份的房屋銷售中,已簽約待過戶的數量比8月份下降了10.2%,並遠低於預期。此前,經濟學家預測它將下降4%。售房簽約數同比下降了31%。 這標誌著,美國房地產市場中的待售房屋銷售量(已簽署現房購買合同,但未完成過戶的數量)降至自2010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其中不包括2020年4月的數據,當時處於Covid-19爆發後的疫情早期。 美國房地產商明確指出,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抵押貸款利率的急劇上升。在疫情爆發後的前兩年,抵押貸款利率一直處於歷史最低水平。 據《抵押貸款新聞日報》(Mortgage News Daily)報導,在今年年初,最受歡迎的30年固定利率抵押貸款的平均利率約為3%。但隨後,它開始迅速上升,並在6月超過了6%。在7月和8月期間,利率有所回落,但隨後又開始上升。在9月份,即這些購房合同簽署的時候,抵押貸款利率已經超過了7%。 美國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的首席經濟學家勞倫斯‧雲(Lawrence Yun)對此評論說:「事實證明,持續的通貨膨脹對住房市場相當有害。美聯儲不得不大幅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貨膨脹,這導致買家和賣家的數量都大大減少。」 對抵押貸款需求和新上市的房源也在同時減少,因為房主們不願意放棄他們已經獲得的創紀錄的低利率,而去重新購房,將之換成更高的利率。對於潛在的買家來說,利率的提高意味著在首付20%的情況下,中位價房屋的月供,現在要比1月份高出近1000美元。 房地產經紀人網站Realtor的高級經濟學家喬治‧拉蒂烏(George Ratiu)對此表示:「隨著工資因通貨膨脹而貶值,以及利率的上升,買家的購買力已經減少了十多萬美元。」 他還補充說:「當我們展望今年餘下的時間時,我們可以預期的是,利率將繼續其上升的軌跡。美聯儲的貨幣緊縮政策尚未對通貨膨脹產生影響,這意味著,該銀行預計將會進一步提高其政策利率。」 雖然此前相當紅火的美國房市開始降溫,甚至一些地方的房價出現下降,但這種下降不足以彌補利率提高帶來的影響。自疫情開始以來,美國的房價已上漲了40%以上。這主要是由早期的那些谷底利率所推動的。 從地區上看,美國東北地區的已簽約待過戶的銷售數量當月下降16.2%,同比下降30.1%;在中西部地區,本月已簽約待過戶的銷售量下降8.8%,比一年前下降26.7%。 在美國南方,銷售量本月下降8.1%,同比下降30.0%;在美國房地產最昂貴的西部地區,銷售量當月下降11.7%,同比下降38.7%。
© 維加斯新聞網和維加斯新聞報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隱私權政策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 lvcnn.com Software ©2018 Las Vegas Chinese News Network Corp.